張勇 徐元玉(揚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揚州 225000)
?
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學生消極心理的表現(xiàn)及對策研究①
張勇 徐元玉*
(揚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揚州 225000)
摘 要:健美操運動已成為各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主要內容之一,由于健美操運動是一項對學生身體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的運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因自身條件的不足或長期難以達到老師所要求的標準而產生一系列消極心理,主要表現(xiàn)為焦慮、懶惰、自卑等心理狀態(tài)。結合現(xiàn)有的教學經驗和健美操課堂教學內容,對學生心理進行綜合判斷和分析,合理組織課堂教學,提出相應應對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消除學生在健美操學習中的消極心理。
關鍵詞:高校 健美操教學 消極心理 應對措施
健美操運動源于人類對人體健與美的追求,是音樂、舞蹈、體操三者有機結合的產物。它融體育、藝術和教育于一體,具有強身健體、改善形態(tài)和娛樂身心等功能。由于健美操這項運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不良心理。有時候部分學生會因為自己達不到健美操健與美的要求而感到焦慮不安,甚至有些學生會因為自己沒法在健美操學習中做到音樂、舞蹈、體操三者有機結合的效果而苦惱、自卑。這些不良心理表現(xiàn)對于健美操的教學和發(fā)展都產生了極大地制約,一方面使得高校的健美操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另一方面也影響了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
1.1 渴望健美操動作的規(guī)范與優(yōu)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焦慮
焦慮是由緊張、不安、焦急、憂慮和恐懼等感受支配而成的一種復雜的情緒反應,它總是與即將來臨的,可能造成的威脅或危險相聯(lián)系。作為體育教師,有時候為了追求動作的完美性,我們不得不在對動作示范講解的時候突出很多細節(jié)和重難點,而就是在這個時候,部分學生會在健美操學習過程中因為自己對某些動作的難以駕馭或者理解不了老師所說的而感到恐懼、不安,心理上感到緊張和不快,甚至痛苦和難以自制,在生理上還伴有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功能的變化或失調。對于學生們來說,適當焦慮可以幫助他們集中注意,調節(jié)供血系統(tǒng)來更好地學習動作,這對于教學是有幫助的,然而過度地焦慮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集中體現(xiàn)在動作要領沒能掌握,甚至技能動作也是沒有得到任何地提高。健美操運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無論是力量、肢體協(xié)調、音樂節(jié)奏還是動作靈敏性,健美操都有著自身特殊的要求,因此部分學生在學習健美操運動過程中會因為某些動作總是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感到焦慮。尤其是女生,當她們每個月到了生理期的時候,她們在健美操學習過程中會體現(xiàn)得更為焦慮、煩躁,有時候女生會因為自身力量的缺乏,動作總是顯得沒有爆發(fā)力,久而久之也就喪失了對健美操學習的興趣。
1.2 為獲得學分,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而導致內心的懶惰
懶惰心理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現(xiàn)在大部分高校都是學分制要求,高校學生選擇體育課程很多都是抱著拿學分的態(tài)度去的,所以在學習期間,他們更多重視的是“量”,對于專業(yè)學習他們不會全身心投入,考勤對他們來說可能是更為重要的一部分,因為他們本身就不喜歡上健美操課,但是為了那個“學分制”的要求,他們只能服從。所以他們認為只要自己到了體育課堂上就行了,只要有那個學分就可以。還有就是一些學生對自己動作“質”的重視度不夠,可能有時候一個動作根本沒有做到位,他們也就模糊地混過去了,他們沒有想過要把自己的動作做得有多標準。就像健美操里面的很多動作,本來是要求雙臂伸平90°,可是有些學生可能就只做到70°甚至60°,重點是他們還不以為然。正是因為這樣的心理存在,高校健美操教學質量才得不到有效地提高。美國心理學家E.托爾曼通過對動物的實驗研究提出行為的目的性,即行為的動機是指望得到某些東西,或者企圖躲避某些討厭的事物。憑借經驗,我們還期望通過某些途徑或手段來達到我們行動的目的。所以這一點更加強調的是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能使學生更加把握好他們所要學習的方向和學習目的,只有樹立良好的學習動機,學生才能在學習中收獲知識。
1.3 因自身條件的不足與學習能力的缺乏,內心產生自卑
所謂自卑是指一個人嚴重缺乏自信,而嚴重缺乏自信的孩子,他們常常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或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常用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具體體現(xiàn)在遇事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辦起事來愛前思后想,總怕把事情辦錯被人譏笑,且缺乏毅力;遇到困難畏縮不前。在健美操教學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時候會因為自己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或者學習效果總是遠遠落后于班里其他同學而感到過分自卑。其實,學生的自卑心理在體育學習中是屬于非常正常的一種現(xiàn)象,我們每個學生的體育基礎本來就不是一樣的,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本就完成不了教師的教學任務,他們根本跟不上教學進度,正是因為這樣,在同齡人、同班人當中他們逐漸地產生了自卑、厭學心理,他們認為自己好像真的比其他同學差一截,所以他們在健美操學習課堂上會感到不合群,壓力感很大。健美操的教學與學習本來就是復雜的,有時候一些學生因為自身身體協(xié)調性的缺乏而完不成老師教的動作,再加上健美操又配合音樂這樣的一個元素,有些學生天生音樂節(jié)奏感不行,這樣在學習上他們會顯得更加地吃力。這時候,他們會更加關注身邊同學對他的評價,他們認為同學們會看不起他,甚至嘲笑他,就這樣長時間下去,學生會害怕健美操課,他們在健美操課堂上感覺抬不起頭來。
2.1 學生長期存在著消極心理將影響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在高校健美操學習中,學生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就會在學習中遇到很多的阻礙,他們的心態(tài)越不好,學習效果將會變得越糟糕。健美操很多動作都是講究精確、細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消極心理將限制他們對動作的理解和學習,他們往往很難達到老師所要求的技術動作要求標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人才的標準要求越來越高,沒有一個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將很難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學生在健美操學習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意志品質,克服困難、擺脫各種消極心理,使自己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取得不一樣的效果,使自己可以以一個更好的心態(tài)適應以后的工作生活。
2.2 學生長期存在著消極心理將給高校健美操教學質量帶來消極作用
隨著健美操運動在各高校里的不斷普及,社會各界人士對高校健美操教學質量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健美操運動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發(fā)展起著非常大的作用,無論是在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柔韌性、靈敏性等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健美操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全面發(fā)展。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學生的消極心理將對健美操教學產生極大地制約,這將不利于高校健美操教學質量的提高,長期下去,高校健美操將不會得到有效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將會下降明顯。
3.1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
興趣永遠都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體育興趣作為體育學習動機的重要元素之一,是一種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內部動機,可使學生在從事體育學習過程中伴隨有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產生學習的需要。所以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懂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針對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一方面,我們可以大量運用體育游戲,根據(jù)以往經驗,我們可以明確知道,體育游戲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愛上運動;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在健美操教學中加入其他的運動元素,比如街舞,拉丁舞等,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更加地高漲,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得到有效提高。
3.2 教師合理組織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
體育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它也是學生克服困難、完成學習任務的基本保障。在健美操教學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意志力不夠堅定或者是遇到一些難度動作而選擇退縮的學生。在這個時候,老師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師要在嚴格要求的基礎上,耐心幫助他們,尊重他們,對學生進行正確地引導,從而使學生不斷樹立自信,完成學習任務。創(chuàng)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使學生與老師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和諧的教學氛圍會更加地激發(fā)學生運動的激情。教師在過程中要充分把握好學生的心理,及時發(fā)現(xiàn)并表揚學生的各個進步點,鼓勵他們學習,讓他們擁有成就感。
3.3 采取有效措施,調節(jié)不良心理
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逐漸調節(jié)學生的消極心理,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身體語言的仔細觀察,獲得學生思維和感受的有價值的信息。有時候學生往往會因為對一個動作感到越害怕,結果反而是越學不好,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適當降低動作難度,如果他們不擅長這個動作,作為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去學習另一個動作,并鼓勵他們在這個動作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信心去學習,讓他們用自己的創(chuàng)意使這個動作更具美感。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努力與成功的關系,使學生明白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最后,給學生提供反饋,使學生明白評判成功的標準是以自我為參照的,表揚和強調努力、個人進步及個人目標的達成,而不是獲勝。
針對當代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學生出現(xiàn)的消極心理,我們還可以采取一些其他有效措施。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學生進行混合教學,把不同心態(tài)的學生組成一組,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幫助。作為一名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多采用鼓勵的方式,讓學生有信心、讓學生始終保持一顆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甚至是對待以后的工作。
參考文獻
[1]高會軍,蒙萬寧.高校體育教學中差生體育心理分析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9(12):125-126.
[2]李志芳.高校體育課堂消極體育心理的轉化方法[J].運動,2013 (14):96-97.
[3]匡小紅.健美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通訊作者:徐元玉(1966—),女,江蘇射陽人,揚州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E-mail: xuyuanyu@126.com。
作者簡介:張勇(1992—),男,漢,安徽天長人,揚州大學體育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基金項目:①揚州大學立項課題(課題編號:YZUJX2013-15B)。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2.036
中圖分類號:G8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1(b)-0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