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劉楠(1976-),漢,吉林長春,中級教師,大學本科,長春汽車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學校。
摘要:隨著社會市場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我國的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形勢也較為繁榮,教育體制改革也不斷的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不斷的開展,在開展過程中,要從準備、合作和反思中存在問題三個環(huán)節(jié)入手,有利于實現(xiàn)我國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優(yōu)質開展。現(xiàn)本文就對我國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基本問題進行探究,僅供交流借鑒。
關鍵詞: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基本問題;思考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2-0285-01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中小學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就十分的有必要,能夠增加學生的實踐能力,鍛煉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全方面的發(fā)展。在開展實踐活動課程的過程中,要從準備、合作和反思三個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有利于促進綜合實踐課程的順利開展。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準備
在開展綜合實踐課程的過程中,存在各種的因素影響活動課程的順利進行,例如學生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不愿與陌生人員交流,還有就是學生會遇到不配合的居民,也會影響活動課程的順利開展,但是在開展調查問卷的過程中,有的同學的表現(xiàn)還是很不錯的,能夠順利的完成是實踐活動課程的任務。
造成綜合實踐課程不能夠順利開展的一種重要原因就是在活動課前沒有做好準備工作,準備是實現(xiàn)高質量實踐活動課程的有力保證。在準備工作中應當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活動的選定、活動計劃的制定和幫助學生準備。通常情況下啊,前兩個部分會受到高度的重視,因為活動選定和活動計劃的制定是活動課程開展的據(jù)基礎,也就是說沒有這兩個方面,也就談不上活動課程的開展了。而第三個方面往往會被嚴重的忽視,但是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直接影響實踐活動課程的質量高低,與學生的關系是最為密切的?!安焕沫h(huán)境”被有人認為是增強學生信心和勇氣的一個挑戰(zhàn),但是不利的環(huán)境的程度也要控制在一個范圍當中,因為無限度的不利環(huán)境不但不會增加學生的信息和勇氣,反而會對學生造成嚴重的打擊,因為其處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如果實踐課程超越了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那么就會嚴重的打擊到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也就是說在學生付出一定的努力之后,能夠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是對學生的發(fā)展最有利的,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的最終目的。因此,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之前,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做好準備工作,發(fā)揮教師對學生的作用,促進學生身心兩方面的積極準備工作,特別是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的增強。
為了幫助學生做好準備工作,教師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首選,要對全面的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點,找出學生之間的共性和個性差異性,因為學生的社會閱歷較淺,社會檢驗嚴重不足,對于和陌生人的交流或多或少會存在畏懼的情緒。其次,教師要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全面的分析,探究需要具有什么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幫助學生提高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再次,教師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情景的教學方,模擬活動課程的活動形式,再現(xiàn)活動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情況,讓學生對活動課程有一定的認識,并減少畏懼情緒。最后,學生與未來合作人員交流的機會,教師也要創(chuàng)設,對方的需求要全面的了解,增加學生的參與熱情度,保證活動的順利完成。因此說,只有做好活動課程的準備工作,才能夠保證順利課程的順利開展和成功,發(fā)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作用。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合作
家校合作是綜合實際活動課程的主要實現(xiàn)方式,“請進來”和“走出去”是家校合作的具體形式。所謂“請進來”就是學校邀請學生的家長積極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使活動課程順利開展,例如,邀請在醫(yī)院上班的家長為學生講解相關的醫(yī)護知識,有利于增加學生的安全意識。而所謂的“走出去”就是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讓學生走入社區(qū),真正的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例如在生產牛奶廠家的家長邀請學生參觀生產車間的活動。
但是僅僅具備這兩種形式就能夠實現(xiàn)實踐課的目標了么?經(jīng)過實踐證明,僅具有這兩種形式是遠遠不夠的,參與人員的全程參與和全身心投入能夠促使家校合作的成功。全程參與是指家庭和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始到借宿都要不斷的進行溝通和交流,抓好活動的關節(jié)環(huán)節(jié),最后將共識達成。而全身心投入是指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家庭參與者和學校參與者要在價值觀、認知和情感等方面全身心的投入,合作人員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是影響投入程度的關鍵因素,要充分的尊重合作人員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家校合作的具有這四方面的要素,才能夠實現(xiàn)綜合實踐課程的順利進行和完成,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反思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不同角度組織學生進行反思:至少可以從,即反思對象的不同、反思內容深度和范圍的變化以及活動時段的不同來分別設計反思的主題。首先,根據(jù)反思對象的不同,反思的主題可以被細化為社會實踐、社區(qū)服務、社會問題、自我、合作者以及公民權利和義務六個方面。其次,根據(jù)反思內容深度和范圍的變化,反思的主題又可以被分為自我、他人和社會三個方面,即隨著反思的不斷深入,主題逐步由對自我全方位的反思到對具體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反思,再到對社會基本問題、社會政治、社會經(jīng)濟以及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等問題的思考。再次,根據(jù)反思的時段不同,如活動之前、之中和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假設、傳統(tǒng)觀念以及先前經(jīng)驗的反思,到對問題解決和策略使用的反思,再到對獲得的新知識、新技能和新價值觀進行思考。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開展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準備、合作和反思,對于存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問題進行思考也是較為重要的,有利于我國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順利開展和完成,推進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
(作者單位:長春汽車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學校)
參考文獻:
[1]張飚.淺談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的小組活動[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5(03).
[2]繆建新,陸軍.試論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理念[J].當代教育論壇,2006(10).
[3]孫喜春.教師如何指導綜合實踐活動[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