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
【摘要】課堂教學蘊涵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們的 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fā)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們的培養(yǎng)和教師 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課堂教學是對學生 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和主要形式,而素質教育的核心內涵則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因而,激活課堂,增加教學中的生命意識,探索教學是現代教學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英語課題 教學 激活
一、帶著興趣,帶著思索。長期以來,對如何在短時間內有效地導入課文,喚起學生潛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學生都能帶有興趣去學習理解課文。如:由復習單詞導入課文;由老師介紹課文的背景材料 或簡單地先復述課文;由課文的內容提出一系列建設性的問題,讓學生先作簡單的討論;如果課文 有較強的故事情節(jié)等等,則讓一組學生以課本劇的形式在講解課文之前先行表演。現代教學論強調的是:creative , 要求的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學生,為了讓學生既能拓寬思路,又能以最佳狀態(tài)進入課文的學習。近一學期我嘗試了一種新的手段導入課文,學生熱情高,進入角色快。
二方式多樣化,感受多方位。信息反饋暢通,說起課堂教學,人們就會想到這樣的一個教學模式:復習——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練習——布置作業(yè)。課堂活動為:聽-聽老師、聽錄音、聽同學;說:背誦、回答、小品表演;讀:讀課文;寫:作業(yè)鞏固。無可厚非, 這種教學模式的運用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大多數的教師和學生已習慣此教學方式。 但你會發(fā)現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課堂缺乏生氣,學生缺乏活力。學生為學而學,一個字“苦”。首先,建立全新的腦圖,實踐證明,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偏愛的學習方式。我們有些人是視覺學習者,當他們看到學習的內容以圖象形式出現時,他們學得最容易最好。有些人是聽覺學習者,通過交談的聲音或音樂來學習。有些人則是觸覺與動覺學習者,當他們通過觸摸或者能親身運動,體驗和實驗時會學得更好。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盡量讓學生運用不止一個感觀進行學習,盡量通過其它感觀牢記信息。傳 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一行一行地記筆記,但大腦不是以此方式運作的。大腦是將信息存儲在樹狀的樹突上的,它以類型和關聯存儲信息。因而,當你用大腦自身的記憶方法工作,你就會學得容易迅速。其次,創(chuàng)設多位一體格式,心理學研究表明,長時間地保持同一姿態(tài)會使人產生厭倦,若讓厭倦感無止境地蔓延發(fā)展,即使最優(yōu)秀的人也會變得平庸。同樣地,厭倦感對學生也會產生嚴重的危害。學生如發(fā)生厭倦感,任其加深,那他上課時就 會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就是最積極的學生上課期間有時也會跑神或心不在焉。為振奮學生的精神,讓學生思路重入正軌;為保持學生高昂的學習激情,讓學生思想集中,我不斷采取新的教學手段,而不是一味地親自在黑板上寫或畫出腦圖來讓學生復述。
三、思維有深廣度,見解有創(chuàng)新度。教育學家卡羅爾,布盧姆,哈爾施費格等人多年來對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進行過深入研究,他們的研究表明,教學活動情況應以學生參與的程度來衡量;學生的參與情況體現在積極學習時間的長短上;學習機會和動機是參與的決定因素;教學直接影響將學習機會轉化為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動機等,其它因素。在某些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只是被動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參與的動機不明確,老師也只是讓學生以指定的方式參與指定的活動,盡管參與人次多,課堂活躍,但學生毫無主動性。他們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并未得 到提高。因而教 學活動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生如果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參與的活動具有交際性,通過活動學生能收到明顯的學習效果。那才是學生的有效參與。而教 師能做的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使之在學習時進行積極思維,激活學生已有的圖式,并能準確、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思想。
四、留有激情,留著懸念。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質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所在。要想提高課堂 活動的質量,首先要靠教師精心設計課堂及課后的活動內容。且須遵循學生在做中學習;學習應該與學生的需要和興趣相關聯;學習應該和課堂以外的現實世界相關聯。在當今信息時代,光靠課堂上學得課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光靠課堂上老師的灌輸也是遠遠不行的。學生應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一切便利,及當代高科技 賦予的各種快捷的信息服務,自我充實,把課本知識及外界的 現實世界相聯系。讓全體學生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可使學生在活動和運用中學會外語,更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自信心,這也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有效地培 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總之,通過多種手段,激活課堂教學是提高每個45分鐘的課堂教學質量, 減輕學生負擔的重要途徑。每一個教師必須在“解惑”上多下工夫,既教知識,又教給學生去解決知識癥節(jié)的要領,輕松而又敏捷地掌握、理解知識。
【參考文獻】
[1]郭躍進.新課程教學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周燕.“四位一體”教學法優(yōu)質課大賽第六屆專輯[M].北京:英語輔導報出版社,2003.
[3]孫玉明,李鐵軍.上好一堂課的22個關鍵要素[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