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曉
摘 要:現(xiàn)在的高中生如何借鑒古人的優(yōu)秀為文之道,從而寫出富有文采的文章,進而“因文明道”呢?本文在古人“文辭觀”的基礎上,淺析古代“文辭觀”對高中生寫作的引導和規(guī)約作用。
關鍵詞:高中;寫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7D-0090-01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寫作學理論的指導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劉勰在《文心雕龍》里指出:“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并指出:“古來文章,以雕縟成體,豈取騶奭之群言雕龍也。”可見做文章要用心,質和文、情和采的統(tǒng)一則可成為“道之文”。那么,現(xiàn)代的高中生如何借鑒古人的優(yōu)秀為文之道,從而“因文明道”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辭達
孔子倡導“辭達而已矣”,千百年來被尊為“千古文章之大法”。盡管人們對孔子的觀點持有不同的見解,但我們說,一篇文章應“明其足以通意”,即表意清楚。然后,“才有庸儁,氣有剛柔,學有淺深,習有雅正”“才性異區(qū),文辭繁詭”。不同才能、氣質、習性的人,創(chuàng)作出文辭風格變化多端的文章。蘇軾進而強調文章要在達意的基礎上,“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物了然于心者”。
高中生知識儲備少,涉世尚淺,缺乏系統(tǒng)的文辭理論,大部分學生的寫作水平較低。故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強調為文之“辭達”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教師往往要求學生“多讀多寫”,但要求過于籠統(tǒng)和空泛,缺少具有操作性強且微觀具體的實用技巧。事實上,作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培養(yǎng)寫作主體——學生智能,讓學生在堅實的知識儲備的基礎上,掌握具有操作性和程式性的技術理論。久而久之,優(yōu)秀的文章將現(xiàn)于世。
二、尚簡
古代文論特別強調文章語言的精煉簡省,用盡可能少的文字表達盡可能多的信息。猶如經典電影中的每一個道具、每一句臺詞都是有特定的指示含義,文章寫作中應剔除表情達意外多余的任何一個文字。古人強調“文約事豐”“意則期多,字惟求少”“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F(xiàn)代的學者已鮮有類似的寫作精神。
縱觀學術界,舉凡微言大義、美文名篇少有長篇大論的,無一不“尚簡”,這不是簡單的咬文嚼字所能達到的。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切實引導學生按照各種文體的基本要求進行作文的“入格”訓練,甚至讓他們“戴著鐐銬跳舞”,強調惜字如金的重要性。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國文的受重視程度被放大。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更有責任,積極提倡學生在寫作時借鑒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力求言簡意賅。深受新文學影響的高中生,在寫作中常常引入了網絡語言、電視語言(淘寶體、凡客體、咆哮體)等,只要語言精簡就是可取的。比如,影響頗大的高考滿分作文《給四郎的一封信》用電視劇《甄嬛傳》中流行的“甄嬛體”,以甄嬛給雍正寫信的形式,立“人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天地便一片祥和”之意,構思行文可謂精巧至極。
三、質文結合
“質”與“文”是古代文論中一對非常重要的范疇?!百|”與“文”可指內容與形式,也可專指形式。古代文論家重視文章寫作中“質”(形式)與“文”(內容)的關系。 諸如“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等,都說明了內容與形式有機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那么,高中生如何做到質文的結合呢?
首先,尚質。文章語言不僅要像白居易的詩作一樣質樸自然,易讀易記,也要力求自然,切忌雕飾,追求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清淡,提倡元好問“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的本真。
其次,尚文??鬃釉缇吞岢隽恕稗o欲巧”“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劉勰在《文心雕龍·原道》中說:“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可見語言要有文采,才算是天地的心靈。別林斯基認為,文章內容再好,如果沒有文采,“有如一個面貌丑陋而心靈卻偉大的女人,可以對她敬仰,但要喜歡她是不可能的”。現(xiàn)代有學者指出,文采就等于句式;文采就等于引用;文采就等于修辭;文采有時還體現(xiàn)在標點符號上。這些說法是有正確性的。
不同的句式,盡管表達的意思一樣,但有別樣的表達效果。另外,寫文章時,學生有意引用現(xiàn)成語 (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說明自己對新問題、新道理的見解。這樣做不僅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有啟發(fā)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比如,成語的運用。成語是約定俗成的,是有一定的歷史故事襯托與哲學意義的。它的運用不僅言簡意賅,而且能彰顯文采?!霸跒碾y中,我們要對災民雪中送炭”,短短的幾個字,句意因“雪中送炭”而洋溢著濃濃的暖意和溫情。在寫作中,我們要積極鼓勵高中生運用古人的思想精華。標點符號,過去很少有人專門關注。近幾年的高考語文試卷中,加進了對于標點符號使用是否恰當的考題,才引起人們對標點符號的關注。在句中,標點符號的不同運用,其表意效果截然不同。
“文章隨時運,無日不趨新。”社會主義高度發(fā)展的今天,先進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任重而道遠,高中生作為寫作的初級群體,更應該從古人的優(yōu)秀思想文化中吸收精華,棄其糟粕,總結寫作規(guī)律,勇于探究和創(chuàng)新,從而提高寫作水平,創(chuàng)作出有助于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優(yōu)秀作品。
參考文獻:
張家梅.淺談高中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校園英語,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