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平
摘要:在寫作教學中引入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寫作教學頓然有了生氣。學生被吸引到寫作訓練中,積極投入地練習寫作,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寫作強度不足的問題。
關鍵詞:寫作教學;游戲;寫作訓練
古語有云:曲不離口,筆不離手。要想唱好歌,必須天天練嗓子;同理,要想寫好文章,必須天天練寫作。寫作訓練要想有效果,還得學生愿意練、喜歡練、全身心投入地練。但當前的寫作訓練過程大多枯燥、乏味,學生不愿練寫作,甚至厭惡寫作,這使得寫作訓練收效甚微。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筆者嘗試把寫作訓練與多數(shù)學生感興趣的游戲結合起來,寓教于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運用“故事接龍”的游戲促進寫作訓練
本人常在課堂上開展的游戲是“故事接龍”。首先,指定一個學生開個頭。學生可以隨意編織一個情節(jié),或只是點明某個時間、設置某個環(huán)境。然后,由后面的同學把情節(jié)接上。在接續(xù)情節(jié)的過程中,教師不要過多干涉,就由學生自由地想象、推理。只要能使情節(jié)發(fā)展,符合情理就行。這樣,學生就會投入其中,大膽想象,自由發(fā)揮。學生們設置出的情節(jié)往往新穎、有趣、引人入勝。“故事接龍”的過程不僅使參與的學生享受到其中的樂趣,而且吸引了班里其他同學的目光。許多時候還能引起一片驚嘆聲、歡笑聲。集體編故事的過程不僅使學生情感上掀起了波瀾,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靈感。通過這個游戲,學生的寫作就有事可寫、有情可抒、有理可說,為寫作訓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教師可以針對這個游戲對游戲過程做一些梳理,對其中的一些閃光點做一些強調(diào),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觀察、感受進行寫作。教師不應預設過多的條條框框,而應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戴著鐐銬跳舞是難有樂趣可言的,只有在自由的狀態(tài)下,才能享受寫作的過程?!埃▽懽餍睦砘顒拥淖杂尚裕┦棺髡叻路鸹癁楦呱骄薮?,走獸飛禽,深切地感受著身為大自然的一部分的樂趣,這就是古典文藝理論家們所極為推崇的‘物我交融的境界。”[1]至于寫得好壞,那是下一環(huán)節(jié)——作文修改中才要考慮的事情。并不是文章寫出來就萬事大吉了,還要修改,進行逐詞逐句地推敲。魯迅先生說過:“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盵2]通過反復朗讀習作,從立意、構思、行文等方面尋找漏洞,進一步提升,力爭使習作提高到更高的層次。最后,教師可以總結這次活動的經(jīng)驗和不足,以及它對于寫作訓練的意義,為下一次類似的活動的開展打下基礎。
二、巧用“誰是大偵探”的游戲促進寫作訓練
“誰是大偵探”的游戲也深受學生的喜愛。游戲的規(guī)則為先指定一人出題,一般是給出幾個描述性的詞,或是虛構某種情境。選出四五個人憑自己的理解和猜測,就出題人的內(nèi)容進行補充,目的是要得出正確的答案。為迷惑選手,這四五個人中間事先安排了一個“托”,有意放出煙霧彈進行誤導。最終根據(jù)他們的表現(xiàn)讓眾人判斷誰是那個“托”。這是一個智力游戲,具有較強的邏輯推理性,要求旁觀者“察言觀色”。其中充滿了懸念,很能激發(fā)人的思考。無論判斷的結果正確與否,學生們都會全身心的投入。
這個游戲緊緊吸引住了學生們的注意力,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不知不覺中,學生仔細地觀察,冷靜地思考,還不時觸發(fā)種種情感,這為寫作準備了充足的條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游戲的過程,尤其是學生自身在參與游戲中的推理過程以及伴隨著的情感變化,以此作為寫作的切入點,寫出富有個性的文章。“誰是大偵探”這個游戲為學生寫作提供了鮮活題材,對于所有學生來說,都有可寫之處,解決了學生寫作中“無米下炊”的困境。通過這種游戲的方式使學生用自己的話寫真實的事件、抒真實的情感,打破學生寫作時“內(nèi)容編造”“情感虛構”的怪圈?!案璧戮驼f過:‘依靠體驗,對我就是一切,臆想捏造不是我的事情,我始終認為現(xiàn)實比我的天才更富于天才。”[3]像這種喜聞樂見又真實有效的寫作訓練才能使學生得到實實在在的鍛煉,進而提高其寫作能力。
三、妙用“卡片表演”的游戲促進寫作訓練
本人還有一個常用的游戲,也借鑒了一些電視娛樂節(jié)目的做法。具體過程如下:教師事先準備好一些卡片,有的卡片上是一些詞,有的卡片上是一些描述性的內(nèi)容。游戲開始后,先選擇一排學生作為參與者,教師隨機選取一張卡片,只能給第一個學生看,然后由這個學生通過表情、動作來表現(xiàn)卡片上的內(nèi)容(不能用嘴說),第二個學生根據(jù)觀察,把自己理解到的意思用同樣的方式表現(xiàn)給第三個學生,以此類推,直到這一排的最后一個學生,再把這個學生理解到的意思與卡片上的內(nèi)容作比較。大多時候,比較的結果是彼此有很大差別。對于這個游戲,學生可以做多方面的闡釋,常見的想法有:通過別人傳話尚且難免出現(xiàn)偏差,更別說具有多種傳遞意義的表情、動作了;如何通過觀察、理解準確把握對方意思……正是有了這些不同的思考,學生可以從不同視角審視這個游戲,也就能寫出不同特點的文章了。“把熟悉的東西通過藝術手法的加工變得不熟悉,使我們對它感到陌生、新鮮,從而對它發(fā)生興趣,產(chǎn)生去仔細觀察和了解它的強烈愿望。”[4]在游戲中,學生的表情、動作帶有表演性質,能吸引其他同學的注意,最終結果又讓很多人大吃一驚,增添了游戲的魅力。
學生關注這個游戲,教師抓住其中的焦點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學生用文字把這些思考表述出來,他們的思緒就能像泉涌般源源不斷,流淌于筆端。讓學生真正享受到寫作的樂趣,這才是學生進行寫作的不竭動力。
游戲是學生普遍喜愛的活動,而喜愛寫作的學生卻是少數(shù),如果把大多數(shù)學生并不喜愛的寫作訓練與游戲結合起來,寫作教學就將出現(xiàn)很大的改觀。筆者相信這將是寫作教學探索和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張蕾等編.寫作心理學[M].濟南:明天出版社,1989:254.
[2]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122.
[3]陳建新.大學寫作[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48.
[4]謝亞非.寫作[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