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和
【摘 ?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除了對學生進行基本的課文教學,讓他們積累字詞句等基礎知識外,還應該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相應能力。如閱讀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 ?想象能力 ?創(chuàng)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38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除了對學生進行基本的課文教學,讓他們積累字詞句等基礎知識外,還應該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相應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哪些能力呢?
一、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顯得非常重要,但是我們的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育做得并不是很理想?!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能較熟練地運用讀書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痹谛抻啺妗缎W語文教學大綱》中對小學生課外閱讀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規(guī)定了整個小學階段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50萬字。我們現在的小學生的閱讀量遠遠難以達到這樣的閱讀量,學生的閱讀情況令人擔憂。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說:“同志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上講的占多少,得之于課外閱讀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課外閱讀?!币虼耍挥惺拐n外閱讀成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
但是,目前小學生閱讀情況堪憂。一是學生的課外閱讀書不多。很多學生的課外書籍大多是《作文大全》、《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選》、《小學生同步作文》之類買來模仿寫作文用的。只有少數學生有《十萬個為什么》、《天天都有新童話》等書目。
二是課外閱讀的時間少。課堂上的閱讀時間肯定沒有,放學后不是被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占去,就是由于處理不好學習、讀與玩的關系,白白地浪費了時間。針對以上情況,我們應發(fā)動全班同學積極捐出自己的藏書,由專人負責保管、借閱。
其次,幫助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從有限的時間里擠出一些來供課外閱讀用。比如,每天中午從吃午飯到下午上課有一個半小時,我就讓學生每天中午抽出至少半小時的時間來讀課外書。這樣一來,既擴大了閱讀范圍,也保證了足夠的閱讀時間,增加了閱讀量。學生也會在長期的閱讀中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二、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一切創(chuàng)造性勞動都是從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開始的。”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學生可以打思維的閘門,它滲透在小學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必須具備的心理品質,特別是在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把觀察、思維及各種實踐活動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學生學得活潑、深入、全面,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主要表現在閱讀和作文兩個方面。
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憑借教材進行想象,有助于學生入情入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理解課文中發(fā)展想象,又通過想象進一步理解課文。引發(fā)想象,可在理解課文詞句時進行。如教學《豐碑》一課,在講讀到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引導學生理解“豐碑”一詞時,教師讓學生說出了這個詞的本義后,又進一步問:“如果讓你為這座‘豐碑刻上一段碑文,你會寫些什么?”學生紛紛回答,有的說:“我會寫上‘軍需處長永垂不朽!”有的說:“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有的說:“您把死留給自己,把溫暖送給別人!”有的說:“您和日月同光,您與雪山長存!”孩子們說得多好啊!在教師的啟發(fā)下,他們展開了想象,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引發(fā)想象,還可在文章“空白”處進行。所謂“空白”,就是故事可能發(fā)生的情節(jié)、細節(jié)和結局等。
如教學《荷花》一課,根據第四自然段的最后兩句:“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讀著這么優(yōu)美的句子,教師不妨讓學生將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去聽聽蜻蜓和小魚會對自己說些什么。此外,讓學生根據有關描述進行即興表演或繪畫,將古詩改寫成短文等,這些都不失為拓寬學生空間、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好方法。
小學作文訓練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想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運用想象思維指導學生寫作,利用寫作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想象,是打開學生思路、豐富文章內容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可以通過編故事、續(xù)故事、續(xù)寫、擴寫、科幻作文、寫童話、看圖作文等等富有創(chuàng)造性想象因素的作文訓練形式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等等。
三、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非常重要,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呢?教師應尊重學生,尤其要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認識能力、生活經驗等存在著個性差異,他們閱讀同一篇課文會有不同的理解,全是十分正常的現象。所以,我們語文老師對課文的分析不能過于絕對化,不能以自身的權威給學生絕對的結論,把學生的思維禁錮起來。
我們不妨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讓他們發(fā)表自己在閱讀中的體驗,如對課文中人物的評價,對文章中心思想的領悟,對某一事件的看法,或者對詞句的辨析等。要鼓勵他們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不人云亦云,敢于對老師所給的結論提出疑問,精心培育孩子們獨創(chuàng)性的思維品質。
另外,教師要善于設計能啟發(fā)學生作多元思維的問或如教學《圓明園遺址》時,給學生一個討論題——“圓明園遺址該不該重建?說說你的理由?!边@種開放性問題是頗有價值的。孩子們有自己的思考,并能自圓其說,理當受到肯定。
如果我們在課堂上都能有意識地讓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去理解課文,提倡思維的多元化,日后,學生就會不受習慣思維及習慣勢力的束縛,提出新穎的、別出心裁的觀點,創(chuàng)造思維自然得到了培養(yǎng)。
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發(fā)表各自不同的意見,這是一種求異思維活動,必須受到老師的尊重和接納。但是遠離語文教學的本體目標,對思想教育和語言學習都無價值可言。所以,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三點:
一是要讓學生把各自的思考過程說清楚,不能只注意聽其說的意見是否新穎、獨特,更要看其思維過程和表述中的語言質量,使思維和語言同步發(fā)展;二是要把求異思維與求同思維結合起來,達到相互轉化的目的,不能視所有的求異都是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三是要與潛心閱讀文本結合起來,使求異思維真正建立在充分感悟文字的基礎上,讓學生的心智活動的開展與閱讀的過程保持一致。
在語文教學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聽說能力等,只有我們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小學六年的學生中,才能夠得到應有的鍛煉,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