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錄
【摘 要】在對話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shè)一種民主、平等、真誠、信任的對話氛圍,教師從高高在上的權(quán)威地位上走下來,歸還學生的話語權(quán);通過盡可能多的對話實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感到的不僅是民主的愉悅體驗,更是智慧、情感共享的愉悅和體驗;在閱讀、探究、質(zhì)疑、感悟、品味、交流等對話形式中,師生要學會相互傾聽。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對話教學;有效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許多新的理念正沖擊著傳統(tǒng)的課堂,對話教學也正逐漸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語文教學中對話教學是在師生與文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在民主平等和諧的關(guān)系中進行的,從而達到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對話教學呢?
一、創(chuàng)設(shè)對話氛圍,歸還學生的話語權(quán)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苯處熞嘈艑W生有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有自我發(fā)現(xiàn)的潛力,學生也應該相信教師及其他同學在引導和幫助自己發(fā)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彼此敞開心扉,真誠交流和溝通,實現(xiàn)共同提高。例如,在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的語文課上,學生真是神了、奇了,妙語連珠,聽課的老師也時常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或開懷大笑。出現(xiàn)這樣的場面,也是因為于老師很有親和力,能蹲下來和孩子“對話”,注意尋求學生的聲音,讓學生在一種零距離的、活躍的心理狀態(tài)下敞亮心扉,放飛思想,進行師生“視界融合”的“對話”,取得心靈的溝通。所以在對話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shè)一種民主、平等、真誠、信任的對話氛圍,教師從高高在上的權(quán)威地位上走下來,歸還學生的話語權(quán)。在語文對話教學中,學生的每一次發(fā)現(xiàn)、每一份想象、每一次發(fā)言、每一種設(shè)想,都是有價值的,都應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贊許。
二、通過對話實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蕭伯納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彼此交換,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每人可擁有兩種思想?!苯處熍c學生、學生與學生,在互動過程中還實現(xiàn)著多種視界的對話、溝通、融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認識偏見得以糾正,并產(chǎn)生新的視界,讓真理的探求不斷增加新的可能性。要進行真正有效的合作互動溝通,必須運用多種對話的形式。
1.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教師可引導學生多向文本提出為什么,善于表達“我認為……”,樂于向文本說“這里寫的真好”,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分析、學會批駁、學會欣賞。在生本對話中,學生與作家、編者站在平等的地位上,沒有對作家作品、編者敬畏之情、盲從心理,學生對文本的感知和理解會更深刻、更精彩,更個性化,無數(shù)的體驗、奇思妙想紛至沓來。
2.教師與學生對話
是一種對話主體,民主對話的雙方,在民主的氣氛中,雙方自由言說,在對話中分享理解對課文的感悟,分享領(lǐng)略課文精神的愉悅。在對話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拓寬想象和聯(lián)想的空間,讓學生通過對話挖掘出更新穎的內(nèi)涵,豐富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
3.學生與學生對話
語文對話教學十分重視學生的互動關(guān)系,鼓勵學生間相互交流,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通過學生個體之間、學生個體和群體之間的思維碰撞與交融,共享知識、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語文世界的奧秘與神奇。
4.學生的自我對話
它是理性的思考,是思維的整理,體驗后的反思,語文教師要讓學生自我對話自覺化、習慣化。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想法、說法、推理、結(jié)論、情感、行為等多作正反比較和對比。通過內(nèi)省的過程,引導學生的悟性從晦暗走向敞亮,個性張揚,充滿靈性,智慧四溢。
通過盡可能多的對話實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感到的不僅是民主的愉悅體驗,更是智慧、情感共享的愉悅和體驗。
三、師生要學會相互傾聽
新課標指出:“使學生具有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眱A聽是對話的前提,也是感受性閱讀、個性化閱讀的基礎(chǔ)。在閱讀、探究、質(zhì)疑、感悟、品味、交流等對話形式中,師生要學會相互傾聽。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對作品的初步認識,了解學生們初步的感受、分析和理解。關(guān)注學生的即時表現(xiàn)、學生的觀點和發(fā)言,關(guān)注學生的興奮與疑惑,洞察他們這些想法的產(chǎn)生的過程。學習過程中更需要學生間的相互傾聽,它可以幫助他們學習討論傾聽的藝術(shù),學會準確地與他人交流。學生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一種意志的鍛煉,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學中,只要我們重視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善于適時引導,就能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同學發(fā)言的良好習慣。
總之,對話教學代表著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一種新型的師生關(guān)系、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如果每一位教師都將教學對話也當成一門藝術(shù)來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富有個性的語言風格,那語文課堂必將妙趣橫生,引人入勝。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G].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汪潮.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