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央宗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對高中數學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構建高效的高中數學課堂,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與思考能力,才能讓高中數學教育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如何構建高效高中數學課堂,是每一位高中數學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思考的問題。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實施創(chuàng)新的教學行為,才能讓高中數學教育效率日益提升。本文以新課改背景下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為主題,展開了較為深入的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高效;主動性
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效率,是數學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高中數學知識難度較大,抽象性提升。如何利用有效的方法組織數學課堂教學,是一個教學難題。關注高中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形成,明確科學的高中數學教學目標,才能讓學生有個性化的數學學習體會,在數學課堂學習中得以成長。
一、營造和諧課堂氛圍,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新課程改革明確規(guī)定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課堂學習主人翁地位是任何人不可撼動的。教師,是數學課堂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導者。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更新個人師生關系理念,盡全力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減輕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心理負擔。與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相比,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更好。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需要教師對自己重新定位,認清個人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在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中,教師是權威,是學生不可侵犯的數學神圣。但在這種課堂環(huán)境下,只有教師一個人在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沒有參與課堂的機會。被動的學習,會影響學生正確數學學習觀念的建立。要跟上新課程改革的步伐,教師要全面認知一言堂教學方式的不足,在課堂中多給學生留思考的時間與表達的空間,調動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主動性。
比如在講解有關于集合的知識時,教師不能用所有的課堂時間向學生講解什么是集合,集合有哪幾種類型,如何書寫等知識。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將陳述表達改為問題,組織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比如“你們知道什么是集合嗎?你們覺得數學中的集合是什么意思?”這樣的問題適合用于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用數學概念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表達看法。當然,在營造和諧氛圍的過程中,無論學生發(fā)表什么樣的言論,無論學生的看法正確與否,教師不要給予批評,積極接受學生異想天開的想法,讓數學課堂更加自由與民主,才能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樂于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能成為讓課堂整體教學效率得以提升。
二、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實施教學,有利于數學教學過程形象性與直觀性的提高。在過去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用黑板板書的方式實施教學,組織學生在課堂中看黑板抄筆記,教學方式單一。教育技術的發(fā)展,讓當代高中數學教師有利用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的機會。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高中數學課堂中,對抽象的數學概念進行形象化處理,有利于數學學習內容難度的下降,更能擴大數學課堂的信息容量。在利用信息技術實施教學前,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與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特點、思維特點制定信息技術應用規(guī)劃。讓信息技術服務于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講解立體幾何知識時,考慮到部分高中學生空間想象力不足,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立體幾何圖片,利用三維動畫,讓立體幾何知識變得簡單、形象。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立體幾何圖形,其速度要遠遠高過教師在黑板上畫立體幾何圖片。用信息技術節(jié)約課堂時間,利用節(jié)約下來的時間講解重難點知識,有益于學生數學課堂學習收獲的豐富,更能促進數學課堂結構的科學化。
三、靈活課堂教學方法,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數學知識的開發(fā)者與探究者。在高中階段,學生的理解力與學習能力增強。教師要肯定學生的學習能力,組織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關注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將數學學習堅持下去。
比如在講解有關于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時,鑒于這部分內容較為簡單,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生自主學習前,教師要給學生設置明確的自主學習目標,像“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主要有哪些?如何確定其位置關系?”這樣的自主學習任務易達成,且與教學重點內容相關。在學生自主學習后,鼓勵學生走到同學面前給學生給大家匯報自己的自主學習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給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才能促進學生得到豐富的收獲。又如在講解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時,教師可以負責講解基本知識點,鼓勵學生合作練習。針對教學重點,給學生布置五道基礎運算題目與一道綜合性題目,讓學生在合作小組內共同學習。在小組學習中,自主完成五道基礎運算題目,在小組內校正答案,對者幫助錯者改正錯誤。而綜合性題目,則由每一位學生自主讀題,共同討論完成。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組織合作學習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形成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一節(jié)課中,教師可以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以問題的提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知識講解時,利用互動教學法降低知識難。利用自然的銜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美好。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環(huán)境下,高中數學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更要關注個人教育專業(yè)能力的提升。利用一切教育資源實施教學,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感受,在實踐教學中反思,才能讓數學教育工作越做越好。以新課程改革目標為指導,投身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中,是當代高中數學教師的必要選擇。
參考文獻:
[1]許春紅. 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實踐探索[J]. 才智,2014,19:127.
[2]麥康玲. 新課改背景下的數學高效課堂的實踐與探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4,22:85+150.
[3]劉存鑄. 新課改形勢下如何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J]. 中國校外教育,2013,05:100.
(作者單位:拉薩江蘇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