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梅月
【摘 要】初中生物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生物知識,還要培養(yǎng)他們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問題教學之重要性可窺一斑。文章重點探討生物教學中設疑的幾點策略,以及應注意的事項,以實現(xiàn)問題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生物;設疑;課堂教學
長期的“填鴨”教學,教師的照本宣科,使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而有效的問題提出,可激發(fā)學生思維,增加學生互動的機會。下面重點從提問的時間、問題質量等幾個方面,論述初中生物教學中的設疑教學法的有效策略。
一、問題提出應適時
1.提問的問題密度應平均
所謂問題提問的密度要平均,是指一節(jié)課所提出的問題不能集中在某一個時間段內(nèi),應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均勻分布,都有問題供學生思考和探究,時刻以“問”促“思”,因“問”而“啟”,由“問”而 “動”。
2.注意提問時機
課堂猶如戰(zhàn)場,提問的時機猶如抓住戰(zhàn)機,抓住問題的時機,是有效提問的核心問題。
課之開始的提問,使課堂教學以問題而展開。如教學《生物學是探索生命的科學》時,導入時,如果教師的平鋪直敘“今天我們學習生物學是探索生命的科學法,翻開課本到第……頁,看教材、思考教材中的問題、完成課后的練習題……”這樣的導入,從課堂的開始就注入了乏味、單調的色彩。而如果教師采取問題教學法,設計1-2個問題,如展示科技小組的成員們對草坪中的枯萎的草而取樣的情境,針對這個情景提出問題:他們的科學探究的方法是什么?這個方法的過程是怎樣的?
這個問題,由情境“取樣”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取樣調查,引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取樣調查的過程”以及除了取樣調查,還有哪些科學探究的方法等,使情境問題在一開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和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導入階段有效提問之后,進入教學的主題,然后在課堂教學中,課之結束等部分,都提出利于學生思考、發(fā)展思維、有助于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的問題,使課堂教學就像一篇散文——形散而神聚。
二、問題質量要高
1.難易度應適宜
問題的質量問題,首先表現(xiàn)在問題的“難易度”上,問題艱澀、難度大,一定影響學生的思考,使學生束手無策,連問題都看不懂、弄不明白,談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回答問題就更天方夜譚了。此外,過于簡單的問題,也不能激發(fā)學生思考的興趣,即中學生的注意力。
如教學《人體和動物體的組成》時,如果教師在課之初就提出問題并讓學生回答:人體由八大系統(tǒng)構成,那么,構成人體的八大系統(tǒng)有哪些?八大系統(tǒng)有什么作用和功能?問題提出,如果是為了提出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以引起學生的注意,也無可厚非。而如果問題提出之后,就讓學生思考和討論并回答,如果學生課前不經(jīng)心預習,這樣的問題顯然難度太大,也很陌生,使學生一時摸不著邊際,摘不到南北。
而如果教師換個角度、換個提問的方法,將不是這種狀況。如教師呈現(xiàn)人體的結構圖,讓學生總體上把握八大系統(tǒng)的名稱,進一步分別呈現(xiàn)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等,并逐一提出問題,這樣,問題更具體,更具有針對性,使學生的思考也有針對性。如呈現(xiàn)呼吸系統(tǒng)的圖片,提出問題“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有哪些、有什么功能?這樣的問題,既與學習內(nèi)容有關,也利于學生思考,增強問題的直觀性。
2.抓住學生的興奮點而提問
學生對于理論性的問題,感到枯燥、艱澀,因此,善于提出學生“興奮點”的問題,能最大限度啟發(fā)學生思維。
如《人的生殖》的教學中,對于生殖系統(tǒng)的問題上,關于男女生殖系統(tǒng)有差異的問題,容易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對于青春期的學生而言,他們想探究這個問題無可厚非,因此,在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時,教師不妨巧妙設計問題,讓他們盡情想象和探究,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如人具有生殖功能,那么,生殖系統(tǒng)包括哪些方面,男女不同性別的生殖系統(tǒng)是否相同,有什么不同等問題,都是有效的。
學生喜歡動,喜歡實驗,因此設計實驗性質的問題,也是激活他們興奮點的有效問題,如猜想骨的成分有哪些?用什么方法能驗證你的猜想?在學生說出“燃燒”、“脫鈣”等方法后,讓他們親自實驗,在實驗后,提出問題:通過骨的燃燒和脫鈣實驗,說明骨中有哪些成分?這些成分對骨的特性有什么影響等,這樣的問題層次性地提出,為學生實驗探究提供方法指導,促使學生動起來。
三、提問的對象應兼顧全體學生
問題的提問,應該兼顧到全體學生。這個問題包含兩個層面,一個是難度適中,有層次,適合每一位學生都能“因問而啟”;另一方面,問題的回答應兼顧每一個學生,應對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能眼看著優(yōu)生,心里想著優(yōu)生,不能僅僅根據(jù)優(yōu)生對問題的反應的快慢問決定教學的速度和進度,不能對任何一個學困生、后進生而“另眼相看”。為此,教學中應踐行孔子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理念。
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不免給學生留出質疑、析疑的空間和機會,培養(yǎng)問題意識、提高問題能力。
教學需要智慧,問題教學也需要智慧。如何讓問題教學助生物教學走向高效,讓問題有助于生物教學,對課堂有益,對學生有益,值得我們不斷探討,不斷摸索,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探討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參考文獻:
[1]張莉萍,高培仁.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提問策略探析[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1(4).
[2]艾永潔.初中生物課堂開展“問題教學”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 ,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