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萬琴 桂朝建
摘 要:新課改后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如何讓45分鐘的課堂發(fā)揮出最大的價值,成為教育界探討的焦點。特別是對于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科而言,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不容小覷。
關鍵詞:高效課堂;備課;教學設計;習慣
高效課堂,不是為了追求教學進度,將課堂節(jié)奏變得很快;也不是為了節(jié)約時間,將課堂變成教師自己的“一言堂”,學生被動參與其中,本末倒置;更不是為了追求所謂的高效而高效……高效課堂是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實現(xiàn)最大化的價值,當然,還需要教師個人的不懈努力與學生的配合。那么,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究竟需要什么條件呢?
一、認真?zhèn)湔n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
如今很多在崗教師由于繁重的工作負擔和時光打磨,已經(jīng)褪去了年輕的熱情,對待初中語文的教學工作或多或少存在著誤區(qū):認為語文內(nèi)容比較簡單無需備課、相同的內(nèi)容已經(jīng)講過很多遍不需要重新設計等等。然而,認真?zhèn)湔n是對工作的一種態(tài)度,也是對學生負責任的表現(xiàn),所以還需保持一份耐心和認真,勤勤懇懇地去對待自己的工作。首先,教師要積極參加專業(yè)培訓活動,與同仁溝通和交流,提升專業(yè)素質。時代在不斷地變化發(fā)展,新課改的進程也在不斷地推進,我們所教的學生又是新成長起來的年青一代,因此無論是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還是教學方法都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自我,與時俱進;其次,要做到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同事之間既是競爭對手更是最好的合作對象,雙方互相促進,才能共同進步;最后,教師要對課堂上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做好預設以及對策,在課堂上,教師作為引導者,才能有的放矢,即便是出現(xiàn)問題也不會手忙腳亂,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解決問題?!按蜩F還需自身硬”,認真?zhèn)湔n才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
二、優(yōu)化教學設計,保持課堂提問的高質量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語文學習是由一個接一個的問題組成的,教師拋出一個個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提問的作用可見一斑。首先,問題的設置要經(jīng)過反復思考,保證問題恰當且有意義,不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困擾。對于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自然不必贅述,無法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問題,即使再精彩也要忍痛割愛,以免課堂內(nèi)容過于分散,學生抓不住重點;其次,提問的意義在于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也是授課的對象,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完成思考的過程。因此,學生在思考中無論是否偏離方向,都要保證他們自己思考的權利,如果學生的回答完全正確,此時的教師不應只滿足于答案正確即可,還應繼續(xù)追問學生的思考方向。如果學生的回答與正確答案相似,教師不妨采用學生的答案。條條大路通羅馬,在語文學科中,很多問題原本就沒有固定答案,這樣一來,也滿足了學生小小的成就感。如果學生的回答不夠全面,教師要做的則是追問以及繼續(xù)引導,直到學生經(jīng)過思考的過程,親口說出答案為止。如果學生的回答完全錯誤,教師需要追問積極引導,并且找另外一名學生進行互評,讓學生自行解決,共同得出結論。最后,做到提問環(huán)節(jié)的過程優(yōu)化。提問是為了引導學生思考,因此將思考的時間交給學生是必不可少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妨走到學生中間,與他們一起交流討論。例如,在講授《背影》一課時,父親說:“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父親為什么這樣說?學生會說:“這是在安慰作者?!苯處熃又鴴伋龅诙€問題,可這時最悲痛的人應該是誰呢?學生思考得出:“應該是父親。”教師抓住機會,再繼續(xù)追問學生,父親這樣難過,為什么還要安慰作者呢?然后,鼓勵學生集思廣益,將自己想象為作者,分析父親的心情和用意,最后得出父親是怕影響作者的學業(yè),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三、培養(yǎng)良好習慣,以自身影響學生
初中是學生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可塑性比較強。所謂言傳身教,老師本身就是最好的教科書,教師的很多習慣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一舉一動。比如,課堂上很多教師喜歡拓展延伸,固然學生十分喜歡聽,但是很多與課堂無關的內(nèi)容卻沒有必要放到課堂上占用大半時間,因此,教師要把握好尺度,不說廢話,只說與語文課堂有關的話題,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表達方式就會是高效的、有意義的。另外,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比如及時完成作業(yè)、積累好詞好句、學會利用零星時間閱讀等等,語文學習要“得法于課內(nèi),受益于課外”,只有這樣,才會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時代在發(fā)展進步,生活節(jié)奏也在加快,我們的初中語文課堂自然而然要精當、簡練,而不是繁瑣拖沓。我們希望將學生培養(yǎng)成對當今社會有用的人才,首先就要讓自己的課堂成為高效課堂,為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助力,讓初中語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堂,愛上語文。
參考文獻:
黃珞珈.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目標的認識及嘗試[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3(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