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翠
摘 要:絕大多數技工學校畢業(yè)生將很快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名技能勞動者。但囿于現階段技工學校畢業(yè)生的自身綜合素質,其中一部分畢業(yè)生很難適應企業(yè)標準和崗位要求,成為“過客”。本文通過對現代企業(yè)員工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技工學校學生生源現狀的分析,強調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如何強化學生從業(yè)素質培養(yǎng),從而提升技工學校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率和美譽度,打造技工學校品牌。
關鍵詞:技工學校 數學教學 培養(yǎng)員工素質
數學是技工學校文化課程設置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終身教育的重要學科,是聯系科學與技術的橋梁,其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人的持續(xù)、全面、和諧發(fā)展。
近年來,職業(yè)技術教育迎來了發(fā)展的春天,社會對懂技術能動手的技能工人的需求遠遠高于理論型(學術型)大學生。能否招到優(yōu)秀員工并將其留住培養(yǎng),已經關乎一家企業(yè)的改革創(chuàng)新和長遠發(fā)展。鑒于學校功能性的區(qū)別,技工學校已成為培養(yǎng)初級技術工人的主要陣地之一。
一、職業(yè)員工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通過對部分企業(yè)管理者和招聘代表的調查,筆者認為一名合格的企業(yè)員工除具有一定的技術能力基礎以外,還應該具備諸多素質,這里簡單列舉幾項。
一是忠誠,這是企業(yè)員工最基本的素質,表現為熱愛企業(yè)、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踏實肯干,處處以企業(yè)利益為重,個人利益絕對服從企業(yè)利益,講奉獻、顧大局。二是責任心,這是做好工作的基礎,表現為努力克服困難,全力做好分內工作,工作扎實認真,盡職盡責,不敷衍、不推脫、有擔當。三是上進心,這是做好工作的動力,表現為人生有目標,有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和拼勁,追求進步,敬崗敬業(yè)。四是服務精神,表現為以他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他人提供優(yōu)質服務,一切以滿足他人的需求為最高標準和職業(yè)操守。五是團隊合作,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想獨立完成一件事是非常困難的,表現為依靠團隊,相互協作,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六是學習精神,表現為永不滿足現狀,有不畏艱難險阻的信心,堅持邊做邊學,學以致用,不斷突破。七是注重細節(jié),表現為高度的嚴謹和細致,這是合格員工的關鍵。任何一項工作都是由許多個細節(jié)構成的,任何一個細節(jié)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整個工作毀于一旦。
二、技校學生綜合素質的現狀
一名合格技術工人應該具備上述基本素質,抑或具有幾項基本素質。但了解技工學校教學現狀的人都清楚,由于生源層次不高,學生學習目的性不強,紀律約束能力差,心理問題突出等,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合格工人談何容易。
1.“喜新厭舊”,缺乏忠誠度
現在是信息時代,新事物、新思想、新媒介等層出不窮,對全社會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讓學生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幾無可能,特別是智能手機,已經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學生購物、瀏覽新聞、聊天、玩游戲等都通過手機進行,可以說智能手機對學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但對教師而言,這種影響多數是負面的,比如教師上課時學生卻在玩手機。學校是集體生活,學生之間會相互交流、模仿,因此他們很容易喜歡上最新的軟件、APP、游戲等,而且缺乏長久興趣,跟風意識強烈。
2.心理問題突出,缺乏責任心
技工學校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叛逆期,極易產生心理問題,表現為急躁、好動、悲觀、偏執(zhí)、無所謂等,他們大多對未來感到迷茫,對自己的現狀唏噓慨嘆,但又習慣于被照顧,坐享其成,不愿為此努力拼搏。他們大多在初中階段成績較差,調皮搗蛋,容易受到老師、同學們的輕視,心態(tài)極度脆弱。另外,根據調查,筆者學校學生中家庭離異或單親的學生比例較高,有的班級甚至達到百分之二三十,且有上升趨勢。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學生,由于缺少父母一方(或兩方)的關愛,更易孤僻、偏激,進而心理扭曲。
3.自私,缺少團隊合作和服務精神
現階段的技校學生大都出生于2000年以后。根據對筆者學校部分在校生的摸底調查,獨生子女所占比例依然很大,他們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媽媽的呵護下,絕對是中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這一代,資源獨占,眼里沒有他人,往往延伸出自私的特征;精神孤獨,沒有兄弟姐妹,缺乏同齡伙伴,習慣于一個人,也不會與人交流和合作共享。
4.基礎知識薄弱,缺少求知欲和上進心
按照現行中考的錄取規(guī)則,第一批生源進入重點高中,第二批生源進入一般(非重點)高中,第三批進入職業(yè)高中,輪到技工學校的生源基本上是第四批了。他們普遍文化課程較差,而數學又是其中的重災區(qū),不乏不知0.1和0.2誰大誰小的學生。筆者學校80%以上的學生來自于農村,父母受教育程度大多不高,加之現在農村的經濟條件較好,部分父母對學生的要求也不高,只求安穩(wěn)“混”到畢業(yè)就好?;谏鐣?、家庭、個人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導致學生學習目的性不強,學習習慣差,隨意性、波動性大,不求“甚解”,只求得過且過。
三、培養(yǎng)學生具備員工素質的對策
客觀地講,人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是天生的,是性格決定的,只是因為個人在教育、規(guī)范、心理等方面的差異導致不同表現。因此,教育的作用就是將個人原有的隱性素質顯性化、擴大化。鑒于現階段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習觀應該滲透到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滲透到每一門學科。筆者是一名在職的技工學校數學教師,憂于學生現狀與企業(yè)需求之間的錯位,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方式、方法的組織策劃,有目的性地引導培養(yǎng),從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1.重視目標告知和課后總結,培養(yǎng)學習目的性
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及學生實際而制定的一種具體要求和標準。教學目標對教學具有指導意義,可以指導控制教學過程。一節(jié)數學課,教師先將學習要點和實現目標告知學生,既可以約束教師教學的隨意性,更可以讓學生知道要學什么,增強了他們學習的目的性。根據學生現狀,課堂學習目標設置應適合絕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易于完成又有一定難度。授課結束時,學生對知識要點的歸納是分散的、零碎的、不成體系的,課后總結必不可少,它能鞏固知識,檢驗效果,強化興趣,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和思維高潮,進而開拓思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通過長期堅持,學生會自然而然適應這種教學模式,認可這種教學模式,進而喜歡教師的教學方法。
2.優(yōu)化教學比例,激發(fā)上進心
技工學校教學是不以普通高考為目的的,更多地體現基礎性、實用性和操作性。因此,教師應該大膽地打破教材“中心論”,依托教材卻不唯命于教材??梢愿鶕W生所學專業(yè)知識及將來工作的實際需要,適當刪減部分難度大但應用領域相對狹窄的數學內容,通過降低知識難度讓基礎薄弱的學生更好地接受;還可優(yōu)化考試比例,建議試卷分占60%~70%,出勤率、課堂互動表現、課后作業(yè)等占30%~40%,通過折算計算出最終成績。此外,比例的設置不應一成不變,隨著年級增長,合理增加試卷分所占的比例,不斷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
3.“課代表”輪換,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和服務意識
許多教師喜歡讓成績好且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擔任數學課代表,這樣雖有利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但在全班學生能力全方位提升上卻值得商榷。技校學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具有較強的虛榮心,表現的欲望也較強,只要稍加引導,便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梢圆话才殴潭ǖ臄祵W課代表,而是由班級學生輪流擔任,建議值日或者值周。當值課代表主要負責課前黑板的擦拭、課件的準備、課前目標告知的講解、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的組織、課后作業(yè)的收交和配合教師完成作業(yè)批改等,讓其深入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更多地承擔工作責任和增強服務意識。對于部分工作開展不力或不適應的學生,教師應加強指導或示范引導,同時適當延長其當值時間。
4.“組團”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服務精神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把學生按照基礎好、中等和較差三個層次分成若干小組,組內實行一對一或一對多幫帶,讓基礎好的學生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完成課前預習、課后作業(yè)等相關內容。課堂互動和回答問題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答題錯誤或不完整的可以由組內成員進行更正和補充。還可以開展組別數學競賽,在題目設置上盡量做到題量大、難度全覆蓋,時間可以安排短一些,這樣小組成員就會自然而然進行分工,各司其職,互相幫助。教師只起到監(jiān)督指導作用,對一些惰性較大、排斥幫帶、排斥學習的學生進行教育規(guī)范。
5.訓練“找錯”,培養(yǎng)注重細節(jié)的習慣
技校學生總體對學習重視程度不夠,要求不高,數學學習常常表現為不會做的題根本做不出,會做的題馬虎、大意又做錯。教師要善于歸納總結學生做錯的題型和原因,每隔一段時間,組織一次“找錯”訓練,即將一些錯誤的題型統(tǒng)一到一張試卷上,讓學生進行更正和重新計算。題型的設置也應遵循由易到難和難易結合的原則,最初的題型可以選擇初中甚至小學的錯誤題型,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和對細節(jié)的把握能力。
6.善于表揚、鼓勵,形成上進氛圍
贊揚與鼓勵是學生心靈上的磁石,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激發(fā)學生對某種事物的興趣,增強其自信心。因此,當學生在學習狀態(tài)、學習成績有了進步和提高的時候,教師不應“吝嗇”自己的表揚,應該及時在課堂上加以客觀地評價和鼓勵,使學生在心理上得到一種滿足。這種滿足可以持續(xù)一段時間,而這種滿足一旦突破心理上的“關卡”,學生就會產生對數學學科甚至學習的興趣,其意義不可估量。
7.加強思想教育
教師肩負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責任?,F階段技校數學教學提倡25分鐘講解,有充足的時間方便教師自行組織安排。針對當前學生對智能手機、網絡新聞等的愛好和興趣,投其所好,開展新聞事件批判。通過言辭碰撞、背景剖析等,傳播正能量和折射學生自身的不足,讓學生汲取經驗、吸取教訓,提升辨別是非的批判能力。
四、小結
“條條大路通羅馬”,提升技工學校畢業(yè)生的基本素質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不可能有一成不變的方法和途徑,任何一種方法都有其特定適用人群和環(huán)境。教師在其位謀其政,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思考、摸索、嘗試,提高學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提升其素質水平,盡力讓學生以更好的狀態(tài)、更高的能力適應社會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