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靜
摘 要:漢字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載體和工具。在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起點,是閱讀寫作的基礎(chǔ),識字的能力直接關(guān)系學生的閱讀和寫作。小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識字量才能比較順利地進行語文教學工作,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因此,識字教學成了語文教學的頭等大事。
關(guān)鍵詞:識字教學;識字興趣;教學效率
基于識字教學對語文學習的重要地位,我們不得不對它進行必要的研究和探索,以此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保證語文教學能順利進行。就此我談談在教學工作中的幾點體會:
一、正確認識識字教學的基本任務
漢字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產(chǎn)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為了表達思想、傳遞信息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集音、形、義于一體的語言符號。漢字產(chǎn)生于生產(chǎn)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又運用于生產(chǎn)生活和社會實踐中。所以,識字教學要解決好學與用的關(guān)系,所以說既要掌握漢字的音、形、義,又要讓學生學會靈活應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把識字教學的要求定位于:認識漢字3500個左右,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以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主動識字習慣和能力的目標。這一定位告訴我們,識字量固然重要,但學生的識字興趣、主動識字習慣和能力更重要。
二、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蹦敲?,在識字教學中必須讓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
1.運用圖畫、實物,激發(fā)興趣
學生初學漢字的難點是識記字形。一、二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較差,為了引導他們的形象思維,我在教學識字采取圖畫的方法,運用圖畫聯(lián)系象形字的特點講字形,這就比單純地記筆畫形象得多,學生有興趣,記得牢。有些漢字的部首,以簡單的說教難以記住或區(qū)分,我就因材施教,出示一些跟部首相似的實物讓學生觀察,學生就很有興趣地把這個部首的寫法和名稱記住了。
2.采取順口溜、猜謎語的方法,激發(fā)興趣
教生字時,如果將一些難記、抽象的生字編成順口溜來分析字形,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如,在教“碧”字時,將它編成順口溜:“一位王姑娘,身穿白衣裳,坐在石頭上?!奔群唵?,又易記。小學生好勝心強,喜歡開動腦筋,所以把一些生字編成謎語,讓學生猜出謎底,學生既開動了腦筋,又識記了字形。
3.運用游戲法,引起興趣
在識字過程中,適當?shù)亟M織學生進行一些游戲,不僅使學生消除疲乏,而且能使學生自然地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如,在教“明”字時,首先發(fā)下定有“日”字和“月”字的卡片,讓“日”字的學生上臺,問:“我的朋友在哪里?”拿著“月”字的學生上臺說:“你的朋友在這里”。全班學生齊說:“組成‘明,明天的‘明?!?/p>
三、讓學生自主參與識字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識字目標中明確指出: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結(jié)構(gòu)中,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是施教者,學生處于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知識的地位。這種教學結(jié)構(gòu)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束縛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式語文教育以“生本教育體系”為指導思想,建構(gòu)“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結(jié)構(gòu)為目標。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思想,教學活動都圍繞著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討論協(xié)作學習而展開,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要求學習者自主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gòu),使自身思想、情操受到陶冶,并逐步具備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與他人團結(jié)共事合作的能力。
當然在學生識字過程中,老師要適當?shù)匾龑?,用激勵的語言讓學生樂在其中,不要讓學生為了學而去學,而是要讓他們想學,做到真正的在學中得。
四、多種形式反復出現(xiàn)漢字,增強認識
根據(jù)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反復出現(xiàn)的形式越多越新,實際效果越好,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應該采取多種方式識字。在課堂上,可以先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自讀,然后老師指名讀,先對生字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后去掉拼音,讓學生自由練讀,可以以開小火車的形式輪流讀,進一步加深對生字的印象。在熟記生字的前提下,再把生字組成詞語,讓學生讀詞語鞏固生字,這樣三步走,效果明顯好多了。
五、注重指導學生規(guī)范書寫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識字教學中,不僅要加強識字訓練,更要加強寫字訓練,這也是加強學生對字形記憶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寫字訓練中不必面面俱到,而是抓住典型字,以點帶面進行指導,先讓學生觀察字的特點,然后進行范寫,教師強調(diào)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并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這樣,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益于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
歸根到底,在認清當前識字教學的基本任務下,讓學生對識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能自主學習,老師則只是引導作用,把課堂放手給學生,使學生的思維之花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
參考文獻:
韓大庚.提高識字教學效率[J].中國教育學刊,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