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雯雯
摘 要:體育院校英語教學如今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要提高體育專業(yè)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就要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體育院校學生由于形象思維較發(fā)達、抽象思維較薄弱,英語語言基礎較薄弱等特點,如果教師教學方法使用不當會造成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減弱,學習積極性嚴重受挫,使學生陷入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因此,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英語思維能力至關重要。
關鍵詞:體育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英語思維能力
一般來說,相對于普通專業(yè)本科入讀的學生,體育院校專業(yè)的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起點不高,英語學習習慣和英語思維能力仍有待提高。英語語言學習對于體育專業(yè)學生而言相對內容多、難度大,學生難以接受,在大學英語教授過程中若未能顧及這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習慣,造成學生學習效果不佳,學習積極性嚴重受挫,使學生陷入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
體育專業(yè)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已經完全形成了漢語思維方式,那就是習慣于先把英語單詞生記硬背,強行記憶在腦海中,閱讀文章時再生搬硬套轉換成漢語的意思,反過來寫作過程中運用漢語想好如何表達,再將漢語意思譯成英語寫下來,這種機械式的學習方法就會不可避免的導致所謂的“中國式英語”,不但表達時意思牽強,語言生硬,久而久之更會影響學生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興趣,一味為了應付考試而投機取巧,造成學習效果低下,興趣喪失。因此,筆者認為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培養(yǎng)起體育生良好的英語思維模式至關重要。具體做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轉變教學重心
針對體育生死記硬背的特點,教師應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即以語法詞匯學習為中心的教授方法逐漸轉變?yōu)橐哉Z言習慣和句法結構為中心,這樣就將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重心落在了語言結構能力培養(yǎng)方面,主要著重語言內部知識的傳授。體育專業(yè)學生英語教學大綱明確強調了語言學習的實踐性與可操作性,強調必須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語言能力,將語言融匯到專業(yè)中生活中。擺脫傳統(tǒng)意義上的填鴨式應試教育,否定為了四六級考試而臨時抱佛腳以考試為目的的觀念,而實用英語的要義又在于在教授過程中教師能夠在符合語言習慣的基礎上,讓學生們能下意識并習慣性的運用標準規(guī)范的語言去組織句子,在表達過程中思考句法關系,養(yǎng)成用目標語的思維方式思考目標語的表達,而不是純粹地讓學生去死記片面瑣碎的語言元素。這種教學方式直接關系到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及結果。
二、加強語言對比,認識文化差異
對于從高中緊張訓練學習狀態(tài)中進入大學階段的體育學生來說,對于英漢語的語言差異文化差異尚不太了解,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認知仍停留在“逐字逐句,一一對應”的階段,即找出每一個單詞的意思由此拼湊出句子繼而文章的含義。這種做法之所以在學生之間不約而同,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對于英漢語言文化的基本對比與了解。因此,筆者認為課堂上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向學生大量講解英漢語言差異。形合與意合的差異,英語語言的句法結構較重形合,句子中各語法成分的連接要使用恰當?shù)倪B接詞,以來表明其句子構成關系。漢語語法的句法結構較重意合,句子中各語法成分的相互連接更多要依賴語義的貫通和語境的映襯,連接詞則使用較少。句子狀態(tài)的差異,英語的從句與主句、各個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與結構連接必須要表達得十分明了。英語的關系詞十分繁多豐富,包括介詞、關系代詞、關系副詞、連接詞等,有了這些關系詞的連接和過渡,英語就可以從形態(tài)表象上來保持各句內和句間的種種關系。因此英語句子結構似一串珍珠項鏈,主干似一條線,將各個珍珠(從句)串聯(lián)起來,句子結構緊湊,邏輯清晰,由此往往形成長難句。相反,漢語的句子結構則似一盤散沙,用逗號將語言逐節(jié)逐句隔開。漢語句子可以在統(tǒng)一的施事者或主題語之下按邏輯順序依次展開,即使小句間有逗號離隔,但語言的意思表達仍十分清楚,句間的聯(lián)系也是十分緊密。語法狀態(tài)的差異,英語被認為是靜態(tài)的語言,而漢語則被認為是動態(tài)的語言。英語的靜態(tài)表現(xiàn),其實質是名詞和介詞使用廣泛,帶來獨特的優(yōu)勢,而介詞使用方法豐富又是名詞運用較廣所帶來的必然結果。這是由于名詞與名詞之間要聯(lián)結就不得不借助介詞。是以在對比雙語差異時常常要進行動態(tài)和靜態(tài)之間的轉換,擺脫英語特有的名詞化框架以及大量介詞的干擾,實現(xiàn)地道無障礙的英漢轉換。除此之外,還有心理差異、邏輯差異等等。體育院校學生對于這些差異知之甚少,教師只有全面廣泛地介紹了兩種語言在本質上的不同之后,為學生對于語言的認識展開一扇新的大門,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三、培養(yǎng)語感,使用地道英語
由于英語基礎較薄弱,訓練強度大導致學習時間有限等原因,體育生在用英語進行交流時,仍然是不敢說、不會說,心理及語言上都存有障礙。針對這一點,教師在課堂上還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這就需要建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首先要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足量的語言輸入,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英語世界中,做到這一點就意味著教師除了要盡量用淺顯易懂的全英文授課外,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提供大量輸入豐富多彩的真實言語材料,例如真實語言場景的新聞和其他類型的報刊文章,英語視頻等,作為對教材的補充。在全英文的氣氛中,讓學生學習英語國家的地道語言使用方式。在這種方式下,培養(yǎng)學生在聽說讀寫譯各方面的語感,刺激思維反應。語感的產生便是思維的轉變的開始,語感的成熟便是思維方式的形成。
很多的體育生學生面對新奇的大學環(huán)境躊躇滿志,下定決心學好語言,但是很快就半途而廢,其實這種現(xiàn)象并不單單只是缺乏恒心,缺乏堅持。對于語言沒有足夠的認知,以為只依靠一味地背誦和記憶就能通過考試,高枕無憂,這是種錯誤的做法,而教師對此也負有很大的責任,英語教師除了教授知識之外,更要結合體育生的特點,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獨立地批判地思考問題,提升學習能力。
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應始終堅持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把語言的聽說讀寫譯各個方面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應掌握的技能和知識,增強體育專業(yè)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提高綜合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擴大知識面。
參考文獻:
[1]何其莘.怎樣達到用英語思維[J].英語學習,2000,(4).
[2]林大津.跨文化交際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3]孟彥莉.思維方式與高校英語教學[J]沈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4]榮開明.現(xiàn)代思維方式談略[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9.
[5]王鮮杰.思維與英語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11).
(作者單位: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