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榮民
?
初中英語課堂評價對學習的反撥效應
裴榮民
摘 要:針對初中英語課堂評價對學習的反撥效應,提出課堂評價是形成性評價的組成部分,評價的手段包括課堂觀察、課堂提問、課堂作業(yè)、小組討論等,并擺出了初中英語課堂評價失當的現(xiàn)狀,分析了這些評價失當產生的原因,檢驗了課堂評價中運用多元評價、及時評價、明確的評價標準和得當的教師言語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解題能力、學習策略的正向反撥作用,得出多元評價、及時評價、明確的評價標準以及得當的評價言語能夠促進初中英課堂評價對學習的正向反撥。
關鍵詞:反撥效應;課堂評價;形成性評價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 )》提出:“形成性評價是指貫穿在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其主要目的不是評估學生的學習結果,而是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向學生提供及時的并具有個性化特征的反饋,為了調整和改進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依據,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教學的效果?!?/p>
本文中的“課堂評價”是形成性評價的一部分,是根據課堂教學目標,確定的評價維度,通常泛指所有收集有關學生學習情況的信息,并為改進教師的教學和促進學生的學習提供反饋的活動。按評價時機劃分可分為即時評價和課終評價;按評價的形式可分為課堂問答、課堂測驗、課堂觀察、課后練習和作業(yè),以及與學生的談話等。“學習”指在初中英語課堂環(huán)境中學生通過與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互動。
“反撥效應”通常指考試對教師和學生以及教和學產生的影響。課堂評價既不同于課堂教學評價也不同于單純的考試評價,它是動態(tài)的、發(fā)生在課堂上的,作用于師生之間的評價。它評價的對象是學生的學習情況,目的是為了收集學生學習情況的信息以改進教學和促進學習。課堂評價發(fā)揮作用的過程,就是一個收集學生學習情況的信息并在師生和生生之間進行相互作用促進或阻礙學生學習的進程。
筆者觀察了當地學校的初中英語課堂,進行了不定期的課堂達標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相似或相同的學生,相同的教學內容,因不同的教師采用了不同的課堂評價方式,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xiàn)和學習效果天壤之別。分析后發(fā)現(xiàn)目前初中英語課堂評價的主要問題有:“導學案”評價功能薄弱;作業(yè)評價過程簡單;評價標準既不明確也不統(tǒng)一;評價結果反饋不及時;評價結果反饋不及時;評價主體不豐富等等。
1.分析課堂評價失當的原因
(1)重視終結性評價 輕視形成性評價
學生學習過程是內隱的,有時難以用顯性的方法測量。很多教師所任教的班級數和班級規(guī)模較大,教師跟學生單獨交流,一對一反饋的機會很少,80%以上的學生很少主動當眾提問,這樣“以考代教”和“以考代學”模式,應運而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學習熱情、學習潛力、團隊精神等遠沒有像考試成績那樣被關注。
(2)考試多 交流評價方式不當
教育管理層面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考核教師的工作績效通常采取排名的方式,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僅期中、期末排名,甚至月考、周測也要排名??荚囯m然也是形成性評價手段之一,但這種按學生分數在班級、年級、地區(qū)等的排名位次向家長定期匯報的方式帶給學生心理上的壓力太大,也容易導致一些學生因過于看重分數而考試作弊行為的發(fā)生。師生間、生生間交流因為多了壓力而少了愉悅。
(3)擅長“集中反饋”
對于共性的問題,教師可以采用集體反饋的方式,條件允許當然是一對一的反饋更好。但是由于教師面臨的教學環(huán)境和客觀因素,如班級規(guī)模、來自管理層面測評手段、家長對分數和排名的重視以及教學內容和教學課時的限制,理性的知識教學占據了情感交流的上風,對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教師通常采用課堂講授和作業(yè)集中批改形式,而對學習背后的原因缺少分析,來不及思考也很難抽出時間跟學生進行個別交流。
課堂評價是形成性評價的一個部分,它既可以為教師提供改進教學的信息,也能夠改變學生的學習動機。評價的評估功能是附加的,它的主要功能是促學。形成性評價中的課堂評價并不是經常性考試,而是使用考試和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工具和策略(如口頭提問、課 堂作業(yè)、課后作業(yè)、課堂觀察、項目、反思性論文、小測驗)對學生學習進行準確的測量。
1.教師言語評價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反撥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使學生得到充分的自我肯定和心理上的滿足,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輕松、樂觀的良好情緒。例如,筆者在講評作文時經常會使用如:“Excelent!”“Fantastic!”“Your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good.”“You have a good—head for English!”“You work hard enough!”“Con—gratulations,you're good at English.keep it up!”“I'm glad you are making good progress!”等評價語。“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教師的夸獎常常能給學生極大的信心和鼓舞,學生也就樂意把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
2.評價標準對學習目標的反撥
教師在進行形成性評價時要有標準,要自然、得體、絕不能為了表揚與激勵隨意給成績。如果表揚和肯定來得太容易,學生就會對此習以為常,而且過多和過分的肯定往往會導致鼓勵貶值。
如“Good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Good!But I think it's much better to read it loudly!Try it again !”“Pay attention to this word!Please read after me!”等。教師貼切的評價用語客觀地指出了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會一步步達到朗讀的基本要求:快慢適度、富有節(jié)奏、態(tài)度大方、語言流暢等。
3.評價方法對解題能力的反撥
大多數閱讀理解試題一般要求學生閱讀一篇文章并回答若干問題。我們在選材和題目設計上有所突破和創(chuàng)新,它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框架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學生把握上下邏輯關系。教師首先通過框架引領學生尋找相關信息,對不同邏輯關系進行各個層次的語言加工。這一題型既有針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評價,也有針對學習習慣、情感態(tài)度和合作學習等方面的評價。由于該題型在平常作業(yè)和考試中錯誤率高,學生迫切希望能快速提高,經過這樣的評價和診斷,不但給學生課堂和考試高度吻合的感覺,更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際解題能力。
如,教學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5 Going shopping Integrated lsPart C Speakup部分,筆者請學生三人一組口頭練習談論買東西。主題為:Buying shoes and clothes。其中有一組學生上黑板前表演對話,有一個男生說。S:Hello,I'd like to buy a skirt.學生頓時哄堂大笑,但筆者并沒有立即打斷他們的對話,而是等他們對話完再進行評價。T:Would you like to buy a skirt for your mother? S:Yes.T:OK Mother's Day is coming.So you want to buy the skirt as a present,don't you? S:Yes,I do. T:I think you are a good boy and a good boy of your mother's. The other students should learn from you Every one of US should thank our mother(s) and everyone of you Can thank her in your own way.其他學生聽了教師的評價后若有所思,沒有誰再笑話這位男生的對話內容。
4.多元評價對學習策略的反撥
英語課程的評價要盡可能做到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多元評價指不僅教師可以評價學生的學習,學生自己,小組同伴和全班同學都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和具體教學內容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調整學習策略,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上教師要綜合運用學生自我評價、小組同伴評價和教師評價。
(1)教師課前布置學生課前預習,課堂檢查性朗讀。
(2)播放錄音、糾正發(fā)音、并用多媒體呈現(xiàn)詩歌節(jié)奏,接著進行小組朗讀比賽,同時讓班上其他學生做評委評價。在聽的過程中自我學習,自我修正。
(3)讓學生給自己的小組或者全班同學打拍子,通過這種方式既檢查學生 對詩歌節(jié)奏的理解,也鍛煉學生的領導才能。
課堂評價的重點是關注學習者、關注語言使用、關注學習過程,以人為本,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實施過程中要始終關注自身的言語行為,在和學生交流時充分發(fā)揮言語對學生情感、心理、學習動機的正向反撥作用,要制定明確的評價標準,發(fā)揮學生自評和同伴互評的多元主體評價功能。
參考文獻
[1] 陳傳光.初中英語課外作業(yè)設計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4(1):69-73.
[2] 陳琳,王薔,程曉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 辜偉節(jié).英文經典誦讀百篇 [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作者信息
裴榮民,???,二級教師。河北唐山市樂亭縣馬頭營鎮(zhèn)初級中學,06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