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
摘要:學生觀察了事物,也有話可說的,如何寫成思路清晰、內容清楚的作文?而習作前的習作提綱的編寫就顯得很重要。老舍先生說:“有了提綱心里就有了底,寫起來就順理成章;先麻煩點,后來可省事?!本帉懥曌魈峋V可以用課文的寫作提綱來給學生作參考。這既整合了本單元的內容,也較好地指導了學生如何編寫作文的提綱,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完成習作,從而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關鍵詞:習作提綱;編寫;整合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組習作是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并進行習作指導。教學目標有三個:①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興趣,指導學生學會觀察,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②能寫下觀察中新的發(fā)現,或是觀察中發(fā)生的事。③讓學生了解觀察日記的寫法,也試著寫觀察日記。上了這堂作文指導課后,感覺收獲很大,很有感觸。
這堂課以觀察實物桔子為例,從外到內指導學生觀察,教給了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生能用一定的觀察方法去觀察事物,而且能描述觀察的事物,可以說這堂課上得很成功。這堂課的成功不光在于對學生觀察和描述事物的指導上,還在于習作提綱的編寫指導上。
學生觀察了事物,也有話可說的,如何寫成思路清晰、內容清楚的作文?而習作前的習作提綱的編寫就顯得很重要。列作文提綱,就是制定作文計劃。它是構思、布置篇章的具體的外在表現形式?!熬V”原指網上的總繩;“提綱”,就是提住網上的總繩。古人認為:只有整張漁網都連在總繩上,漁網才會有條理而不零亂;善于撒網的人,一定是提拉網的總繩,而不是一個一個地去拉開那數不清的網眼兒。老舍先生說:“有了提綱心里就有了底,寫起來就順理成章;先麻煩點,后來可省事?!?/p>
怎樣編寫提綱呢?我想,有一個示范更有效。在指導學生觀察了桔子并交流觀察后,指導學生擬出了以下的提綱:
中心:主要寫“我”觀察的桔子從外部到內部的樣子,表達“我”對桔子的喜愛.
第一段:寫“我”觀察到的桔子的形狀和顏色。
第二段:寫桔子外部的果皮、氣味等。
第三段:寫桔子內部的汁和果核。
第四段:寫”我”把桔子給媽媽吃。
第五段:總寫”我”愛桔子。
運用的寫法:按從外到內的順序寫;比喻。
為了讓學生不拘泥于寫桔子這個事物,拓寬學生的寫作范圍,讓學生更好地編寫不同事物的寫作提綱,于是我把本單元課文的寫作提綱出示給學生學習。如下:
《爬山虎的腳》的寫作提綱:
中心:主要寫爬山虎的葉子、腳以及它是怎樣爬的,表現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第①自然段:寫爬山虎生長的地方。
第②自然段:寫爬山虎的葉子。
第③~⑤自然段:寫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以及它是怎樣向上爬的。
運用的寫法:作者細致、連續(xù)的觀察植物并抓住植物的各個部分來寫;運用比喻;用詞準確。
《蟋蟀的住宅》的寫作提綱:
中心:主要寫作者觀察到的蟋蟀的住宅,來表現蟋蟀住宅的特點。
第①自然段:總寫蟋蟀的住宅很出名。
第②~⑥自然段:寫蟋蟀的住宅的選址、外部和內部的樣子。
第⑦~⑨自然段:寫蟋蟀的住宅的建造。
運用的寫法:擬人。
《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的寫作提綱:
中心:主要寫魏格納觀察世界地圖而引出的發(fā)現的故事,表現科學家魏格納勇于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執(zhí)著的精神。
第①--②自然段:寫魏格納在病房的世界地圖上的發(fā)現。
第③--⑤自然段:寫魏格納對發(fā)現進行猜測。
第⑦--⑨自然段:寫魏格納為了證明自己的發(fā)現進行了大量的考證工作,最后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運用的寫法: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寫的。
這幾篇課文既有寫植物的,如《爬山虎的腳》,又有寫動物的,如《蟋蟀的住宅》,還有寫事情的,如《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這些都屬于寫事物的范疇。如果給學生講寫不同事物的作文怎樣去擬提綱,就會很空洞,學生也不知道如何下筆。而用才學習過的本單元的課文,學生就很熟悉,也很容易把握文章的思路。不同類型的文章寫作的思路和方法都有不同,本單元的這幾篇課文的寫作提綱正好可以直觀清楚地告訴學生寫植物、動物、事情的寫法和思路,給了學生有力的參考,讓老師的講解既輕松又有效。
指導學生編寫提綱后,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也擬出了自己的習作提綱。比如:
一學生的提綱:
中心:主要寫西瓜從外到里的樣子,還有味道.表現西瓜的形狀、顏色和味道等特點。
第一段:寫“我”和媽媽們去買西瓜,然后“我”觀察西瓜的外部。
第二段:寫“我”觀察西瓜的內部。
第三段:寫“我”把西瓜切了一瓣給媽媽吃。
運用寫法:比喻;按從外到內的順序寫西瓜。
另一個學生的提綱:
中心:主要寫黃豆生長的過程,表現“我”的勞動成果沒有白費。
第一段:寫“我”種黃豆的經過。
第二段:寫“我”起床后去觀察黃豆。
第三段:寫黃豆芽長出來了,“我”很興奮。
第四段:寫“我”的勞動成果沒有白費。
運用寫法:比喻;按觀察的先后順序。
再比如一學生寫觀察的動物的提綱:
中心:主要寫金魚的樣子、進食等來表現它的有趣,從而表達“我”對它的喜愛之情。
第一段:寫金魚的樣子。
第二段:寫金魚的進食。
第三段:寫金魚們很膽小。
第四段:寫金魚休息的時候是怎樣的。
第五段:突出金魚很有趣。
運用寫法:按局部到整體的順序來寫金魚的樣子;運用比喻。
本次習作,學生既寫出了自己親身觀察的事物,又做到了思路清晰,較好地達到了本次習作的要求。部分同學還能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里完成300字而且內容清楚達到要求的作文,我“采訪”他們快速完成好作文的原因,他們就講到:一是親身經歷并觀察,感受深;二是習作之前擬好提綱;三是寫時看著提綱寫;四是寫時專心認真.由此可見,指導學生作文,不光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還要指導學生寫好習作提綱。①“作文提綱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就像大型建筑建造前的‘藍圖一樣。‘藍圖設計得合理、科學、美觀,建筑就能巍巍壯觀。作文提綱就是作文的‘藍圖,提綱寫成功了,作文就可以立起來。因此,作文前要十分重視提綱的擬定?!倍帉懥曌魈峋V可以用本單元課文的寫作提綱來給學生作參考。這既整合了本單元的內容,也較好地指導了學生如何編寫作文的提綱,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完成習作,從而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祥.《如何引導學生編寫作文提綱》.《云南教育》,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