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和熱情都較強,對新知識極富嘗試熱情。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應用多元化教學方式來引導,能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益于他們今后的學習。多元化教學方法被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豐富了語文教學形式和內(nèi)容。就中學語文多元化教學的具體實施進行分析。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閱讀理解
多元化教學從學科思維和性質(zhì)等角度、教學方法方面,都有較大改進。多元化教學方法通過豐富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從學科思維和性質(zhì)等角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在傳授基本語文知識的同時,還應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就從這兩個角度對小學語文應用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一、設(shè)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先讓學生通讀課文,對于其中的生字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然后將課文大致的意思歸納一下,再分出段落及各段落表達的中心內(nèi)容。
例如:人教版二年級課文《我為你驕傲》,在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小組探討,向?qū)W生提問這篇課文說了一個什么故事?可分為幾段?
學生回答:“我”打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用攢了三個星期送報紙的錢賠給老奶奶,并附上道歉信,老奶奶回贈了“我”一袋餅干和“我為你驕傲”的便條。
還有同學回答:課文分三段:打破玻璃、攢錢賠老奶奶、老奶奶表揚“我”。
教師啟發(fā)式的提問:當同學們遇到類似事情,會采取怎樣的方法來彌補過失?在生活中遇到做錯了某事,你會怎樣處理?
通過教師在教學中從多角度引導學生,學生的思維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能夠從多角度去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二、多元化教學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高
結(jié)合具體實物直觀比較,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理解力的限制,對具象的表達更能夠理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shù)來幫助小學生理解課文,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選擇與課文內(nèi)容適配的視頻,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更清晰了。例如,人教版五年級語文《小橋流水人家》教學時,教師講解課文時,插播江南水鄉(xiāng)視頻,讓學生感受到江南水鄉(xiāng)美妙的情境更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理解。通過課文和視頻結(jié)合,學生想象力不再局限于眼前的文字,在古代和更廣闊的空間中發(fā)揮其想象力,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通過多元化教學,在傳授給小學階段學生基本語文知識的同時,還引導下學生思維能力拓展,這種教學方式也使得教學質(zhì)量得以提高,學生的潛能得到挖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朱紅梅.淺析小學語文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新課程導學,2014,12(08):2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