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澤瓊
摘 要:從知識層面來說,幼兒園的數學教育內容是最簡單和基本的,并不要求幼兒有多少數學知識的積累,但是對幼兒的數學教育仍然必不可少,需要教師重點關注。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幼兒園教師可以通過游戲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教育游戲化中提高幼兒對數學的學習和應用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序號;游戲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要充分考慮學生數學認知上的特點,要將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作為教學目標,要讓幼兒在生活中學,在游戲中學。將教育活動游戲化,可讓幼兒在游戲中激發(fā)認知興趣和探究欲望,在游戲中獲取和掌握數學知識。本文就以幼兒中班數學1~10的序號學習為例,談談幼兒數學教育游戲化的實踐探索。
一、教育游戲化對幼兒學習數學的作用
絕大部分幼兒在上學前沒有經過學校正規(guī)的數學教育,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也只是停留在能機械背出數字順序層面,他們對基礎數學知識的認知其實都是相當有限,若幼兒園老師只是單純對數學數字的書寫、排序,簡單加減運算等內容進行講解教學的話,很容易出現學生聽不懂或者根本聽不進去的現象,時間久了反而會引起對數學學習的反感,對幼兒以后系統(tǒng)接受小學、中學的數學教育造成影響,因此幼兒園的數學老師必須轉變教學方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幼兒對游戲的興趣是眾所周知的,若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融入生動有吸引力的游戲中的話,可以通過幼兒對游戲的關注,在潛移默化之中理解和掌握游戲中蘊含的數學知識。
二、幼兒數學1~10的序號教學中利用游戲促進幼兒學習的實踐分析
在幼兒園的數學教學中常存在這樣一個現象:學生可以很流利背出10以內的數字順序,也可以較熟練地將這些數字排成倒序,但是當老師要求學生按照倒數的順序進行排排站的時候,學生往往不知所措。因此,當幼兒中班在上1~10的序號數學課時,老師就可以為幼兒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游戲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字的內涵。
首先,要明確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幼兒認識10以內的序數,并會從不同的方向辨別數序,發(fā)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其次,做好充分的材料準備,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梢灾谱鲌D像幻燈片,沒有條件的話,教師也可以手繪或者打印一些圖片,畫出一個有六層,每層有十個房間且每個房間都住有不同小動物的一個動物之家。再分別在一張卡片上畫出動物之家里所有的小動物。在課程開始之后為幼兒營造一個幫小動物們回家的情境,并一一為幼兒展示動物之家和動物之家里所有的小動物們。這時,幼兒看到一個個色彩鮮艷的可愛小動物時就會表現得很激動,很感興趣,他們的注意力也都會集中在老師說的話中。這時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看一看、數一數,嘗試著說出每個小動物的家都在哪一層的哪一個房間里。游戲情境中的幼兒就都會積極地幫小動物回家,在一次次的幫助中加深對數字順序的理解和掌握。
除了做卡片讓幼兒幫小動物回家的游戲之外,老師可開展的游戲教學活動還有很多。例如,為幼兒再創(chuàng)設一個去小動物家里做客的游戲情境,老師說:“小朋友們,動物之家的小動物們要求我們去他們家里做客呢,你們想不想去???想去的話要先按老師要求的順序排好隊哦!”然后老師就要每一個幼兒安排特定的順序,有的是正數第三位,有的是倒數第五位,總之是從不同的方向安排小朋友們的順序,讓小朋友們自己進行排序站位。即便有的小朋友的站位會發(fā)生錯誤,老師需要對其進行鼓勵,并適當引導他找到自己的位置。讓幼兒不僅在游戲中體驗到數學游戲的快樂,也真真切切地學會了從不同方向準確辨別數序的技能。
從知識層面來說,幼兒園的數學教育內容是最簡單和基本的,并不要求幼兒可以有多少數學知識的積累,但是對幼兒園學生的數學教育仍然是必不可少,需要教師重點關注。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幼兒園教師可以通過游戲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教育游戲化中提高幼兒對數學的學習和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冰雪.數學游戲增強判斷力[J].獨生子女,2005(05).
[2]張峰.幼兒園數學游戲10則[J].山東教育:幼教刊,2005(18).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