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婷
摘 要: 小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差,對外界各種反應都很敏感,注意力缺乏長久性。良好習慣培養(yǎng)應注重扎實,以常規(guī)學習習慣培養(yǎng)為主,在培養(yǎng)方法上注重激發(fā)欲望,反復訓練養(yǎng)成習慣。
關鍵詞: 美術課堂 行為習慣 培養(yǎng)方法
“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有個好的習慣會使自己受益終生。美術老師本身對學生沒什么震懾力,因此,美術課是學生最容易表現自我、放縱散漫的課堂。但是,當我們在抱怨學生的時候,有想過學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嗎?作為副課老師,為改變這些孩子的作為,我們做過努力嗎?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很多孩子都是因為行為習慣不好,才影響他們的言行。而影響他們行為習慣的,就是細節(jié)。
一、關注學生行為細節(jié)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認真學習的基礎。在每一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我都要結合學校常規(guī),向學生提出有關行為習慣的要求。同時更注意從細節(jié)培養(yǎng)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可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默默觀察。當學生順序走進教室的時候,我就在一旁默默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言行。我把發(fā)現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作為范例講給學生聽:進教室時,哪位同學停下腳步,讓旁邊的同學先行;哪位同學順手撿起地上的紙扔進紙簍;哪位同學迅速、安靜地準備好自己的學習用具,然后坐好等老師上課,等等。這些看起來很不起眼的事件,聽起來也很小的細節(jié),因為是學生身邊發(fā)生的事例,因此,既能反映出一個孩子的行為習慣,又能對其他孩子行為習慣起到示范與引導作用。
2.及時糾正。在美術課上,堅持隨時對發(fā)生在學生身上的不良行為習慣進行糾正與指導。比如:我在上課時,經常會遇到某班學生遲到的現象,最常見的就是,來晚的學生突然推門而入,而且不管老師是不是已經在講課,沒有解釋,徑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拉椅子拿東西,稀里嘩啦的聲音不絕于耳。針對這一現象,針對這個班級,我準備用實際行動對他們進行不良行為習慣教育與糾正。
3.相互監(jiān)督。一次上課,我有意在學生安靜繪畫時,制造一些噪音。學生都抬頭莫名其妙地看著我的一舉一動。我平靜地問學生們:“怎么了?”靜止了幾十秒鐘,幾個學生怯怯地舉起手來,我叫起一名學生,他看著我,結結巴巴地說:“您剛才的推門聲很大,嚇了我一跳?!庇谑?,好幾個學生都跟著附和起來。我笑了,問他們:“那你們覺得我做得不對嗎?”學生面面相覷,齊聲說道:“不對!”我看到,那平時經常來晚、推門而入的幾個孩子,有的臉紅了。我特意叫起其中一個學生,問他:“你知道我該怎么做嗎?”他看看周圍的同學說:“應該悄悄地進來?!?/p>
4.自我糾正。個別學生習慣性地擺弄自己的用具,全然不顧教室里的安靜氛圍。很多同學皺起眉頭看著這名同學,不知不覺中,這名同學也意識到自己發(fā)出的聲響很大,立即停止了手里的動作,吐吐舌頭,坐好了。這樣,學生能夠通過自律,嚴格要求自己,并主動糾正行為習慣中的錯誤。
二、培養(yǎng)帶齊學習用品的習慣
1.課前準備要充分。學生的學具準備充分是課堂教學內容實施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學生每一節(jié)美術課都能準備好學具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如果教師督促到位學生就能養(yǎng)成做事嚴謹、細心的好習慣。相反如果有學生沒帶學具,不但其本人練習無法進行,還會影響對知識的掌握,而且對課堂秩序而言也是一個“不安定”因素,由于他們“無所事事”,很容易出現搶奪其他學生學具、互相聊天、打鬧等違紀現象,給課堂管理帶來嚴重影響。
2.按要求整齊、規(guī)范地擺放學習用品。由于美術教學內容種類很多,所需要的工具也很多,幾乎每節(jié)課都要帶2~3樣工具,其中部分課程甚至要帶6~7樣工具。例如:水粉畫課、國畫課我就會讓學生排好隊,拎著美術工具袋去美術室上課。要求學生按規(guī)定擺放學習用品,為避免弄臟課桌,桌上必須鋪報紙,課桌的左上角放美術書,右上角放一個筆洗罐子(考慮到安全和使用方便,規(guī)定學生不允許帶玻璃瓶、藥瓶、一次性杯子等作為水罐),水。罐的后面放上蓮花狀的調色盤,在調色盤的下面墊一塊干的小抹布(用它來舔筆或擦由于意外而弄濕的桌子)。顏料放在桌子的中上方,毛筆不用時放在顏料的后面,用時插在水罐里,學習用品放好后工具箱就靠在自己桌子的右下方,盛水倒水也是讓學生排好隊(排右面走左面,排隊不超過5個人)。上完色彩、國畫課后毛筆和調色盤用報紙包好回家清洗,離開書畫室前提醒學生放好椅子,不要遺忘學習用品。
三、培養(yǎng)認真聽講的習慣
為了培養(yǎng)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我在每學期伊始就對學生提出要求:課堂上老師講課時,必須集中注意力,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或交頭接耳;課堂上討論交流時,必須認真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并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在老師當堂示范的時候,必須仔細觀察,如有疑問及時提出,保證每個學生都看懂弄明白。
1.講課生動有趣。為了讓學生每堂課都能專心聽講,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和我一起沉浸在課堂中,課前我做好充分準備,講課時盡量做到精神飽滿,語言生動有趣,在導入方面采用多種方法,力求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每位同學都樂意聽講。
2.集體參與。讓學生有盡可能多的參與機會,促使他們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在課堂教學中,讓每一個學生有盡可能多的回答交流、互動參與的機會,以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3.動靜搭配?!皠印敝笇W生在課堂上多動腦、多動口、多動手。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多設計一些有利于學生動腦筋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做美術課堂的主體,教師只在其中起引導作用。“靜”指的是聆聽。教師在講授時,學生必須聆聽,在導入、新授、布置作業(yè)、評價等環(huán)節(jié)中,聆聽必不可少。當然,教學設計的多樣性和趣味性,能讓學生更好地沉浸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在我們講授時,學生討論中,不失時機地引導他們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聆聽別人的想法,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已融入課堂。
四、培養(yǎng)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根據每位教師的習慣,做好教室的整潔工作。如把廢紙放在罐子里,課后倒到廢紙簍里;廢紙揉成團扔在塑料袋中,課后倒;教師以身作則,課后和學生一起在教室里多留幾分鐘,整理美術用品,檢查教室環(huán)境衛(wèi)生。
行為習慣的細節(jié)培養(yǎng)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節(jié)課教完了事,而需要教師做很多工作,而且一定要堅持不懈,把細節(jié)教育貫徹滲透每一節(jié)美術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