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麗純
摘 要: 農(nóng)村中學很多學生怕上作文課,作文錯別字多,詞匯貧乏,語句不通順,沒有真情實感,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注重學生生活實踐和閱讀積累,才能切實提高作文水平。文章試著針對學生作文中的諸多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 農(nóng)村中學 生活實踐 作文積累
一
《新課標》明確指出:寫作教學要“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要求學生寫作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呢?這是很多語文老師一直發(fā)愁的問題,這一問題在農(nóng)村中學更嚴重。在農(nóng)村中學十幾年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怕上作文課,作文錯別字多,詞匯貧乏,語句不通順,沒有真情實感。我認為造成這種局面,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1.老師方面的原因。受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了追求升學率,教學中往往忽視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沒有真正重視作文教學,沒有對學生思維進行發(fā)散性啟迪和訓練,而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做應付考試的標準化試題上,為考試而寫作。等到學生真正提筆要寫的時候,不懂得說真話、訴真情了。
2.家長方面的原因。農(nóng)村很多父母文化水平低,對孩子學習不關注,許多家長把課外閱讀當做看閑書,嚴令禁止孩子看課外書。長久如此,孩子們就會這樣想:連父母都認為學習是不重要的,那我們何必花太多時間在上面呢?在我任教的班上,有一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平時跟爺爺奶奶生活,而爺爺奶奶大都不識字,更別說輔導他們作業(yè)了。
3.農(nóng)村條件的限制。農(nóng)村孩子見識少、生活較單一,平時為了應付各種各樣的考試,學生遠離課外讀物,受到文學熏陶的東西太少。久而久之,他們作文不會表達真實生活情感體驗。而且我校地處閩南方言區(qū),很多學生習慣用地方方言交流,普通話表達不順暢。在以普通話為語境的情況下,一遇上寫作,拿起筆來不知從何下筆,即使勉強寫出來的文章也不盡如人意,連最基本的語言表達都很不規(guī)范。
二
長時間積累造成學生怕寫作文,一上作文課就覺得很無聊,隨之開始討厭語文。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我從農(nóng)村實際出發(fā),結(jié)合作文教學新理念,就如何搞好作文教學這一問題談談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與做法。
1.把擴大閱讀作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寫作教學不是單純的技能訓練,而是與學生思想認識、心理成長、生活視野、閱讀積累等息息相關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力求實現(xiàn)寫作與生活實踐統(tǒng)一起來,寫作與閱讀結(jié)合起來。語文老師首先應讓學生了解向課外拓展的重要性,鼓勵和指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內(nèi)老師要放手讓學生自讀,培養(yǎng)自覺閱讀能力,讓他們學會學習。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老師再因勢利導、適當點撥,對學生進行美感熏陶、情感激發(fā)。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寫作時才不會有“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還可以通過開展豐富有趣的閱讀交流課,分享閱讀成果。
2.從培養(yǎng)寫作興趣入手,讓學生真正愛上寫作文。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睂懽魇且环N潛能,需要老師喚醒、挖掘。只有引導學生喜歡作文,把寫作文當做一件快樂的事。這樣,作文才會成為學生心靈的釋放,是對自己心境最好的詮釋。作文教學中,我經(jīng)常利用每周作文課讓學生寫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作文。還可以通過指導寫日記、辦手抄報、黑板報、向??托M馔陡宓刃问骄毩晫懽鳎囵B(yǎng)寫作興趣。有一位同學曾給我發(fā)來一個信息:“老師,當作文被您作為范文讀給全班同學聽,我心里很開心。有時您還會把我的作文貼在班級門口的展示板上,每次走過我都會在那里停留一段時間。為了寫好作文,我迷上看書,以積累更多寫作素材在寫作文時用上它們,努力讓作文成為范文。我特別感謝您,老師,是您讓我愛上了讀書。”事實證明,只要有興趣就有了寫作動力。
3.鼓勵學生多到廣闊社會生活中汲取寫作源泉?,F(xiàn)代寫作教學理念是:作文不單是考試內(nèi)容,不僅是生活反映,更是學生對生活的體驗感悟。讓學生把自己眼睛看到的、自己心靈感悟到的、自己頭腦思考到的東西寫下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見解,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顯現(xiàn)自己生活的情趣,這就是作文。其實農(nóng)村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課堂,盡管現(xiàn)在農(nóng)村學生學習負擔重,很少參加勞動,但星期天和寒暑假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時間可供自由支配的。到農(nóng)忙季節(jié),老師要建議家長讓他們的孩子體會田間勞動的甘苦。當然,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注意觀察事物,啟發(fā)學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鳥的角度思考問題,感受生活的真諦。這樣,學生的思維就開闊了,想象力就豐富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必定會增強,何愁寫不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呢?
4.與學生一起體驗寫作的快樂。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寫同題作文,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學生可以在教師同題示范下通過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盡快掌握寫作技巧,語文教師還要經(jīng)常同學生交流寫作方法和技巧。一段時間以來,我把愛好寫作的學生組織起來,建立校內(nèi)文學社。文學社里,我把平時寫作體會告訴學生,學生把寫作中遇到的困惑擺出來,互相討論和探索,從中總結(jié)出寫作方法和技巧。作文分析課上,我時常拿出自己寫的作文與學生一起切磋,讓學生面對自己的作文與老師的作文比較,讓學生尋找老師作文和自己作文的優(yōu)點和毛病,體會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為什么好,為什么不好。在學生與老師的面對面相互切磋中,學生體會最深刻,從中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寫作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相信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潛心研究,及時吸收新的教學理念,積極探索作文教學發(fā)展之路,勇于開拓、推陳出新,那么農(nóng)村中學作文教學必將闖出一番新天地。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2001.7.
[2]陳玉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5.
[3]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葉圣陶、呂叔湘、張志公語文教育論文選.開明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