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麗華
摘 要: 生物教師應該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滲透生命教育,通過引導學生從自身了解生命、敬畏生命的頑強、欣賞生命的美麗及感悟生命的價值等方面認識生命、珍愛生命。
關鍵詞: 生命教育 珍愛生命 高中生物教學
河北學生李一帆駕車在河北大學內將兩女生撞成一死一傷,在試圖逃離時公然叫囂:“有本事你們告去,我爸是李剛?!蔽靼矊W生藥家鑫開車撞人后再補8刀殺死傷者。近年來,我們經常能看到青少年打人、破壞環(huán)境等負面報道。扼腕之余,身為高中生物教師的我也經常反思:怎樣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讓學生認識生命、珍愛生命?以下是我在生物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的嘗試。
1.從自身了解生命之來之不易
作為教師,我經常和班里的學生接觸,發(fā)現班里總有一些學生比較自卑,還有少量學生遇到挫折就自暴自棄。為此,我在講解“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課時,總會想辦法借助多媒體課件給學生講解人體孕育的知識:正常女性在初情期到閉經前的30多年時間里,每月一般會排出一個成熟的卵子;而正常男性初情期后,一次能產生700萬到1億個精子。當進行受精作用時,近億個精子一般只有4萬個左右到達輸卵管,而到達卵子附近的只有約100個,能穿過透明帶的不超過10個,進入卵細胞的只有1個。換句話說,在這樣的受精過程中,每一個受精卵的形成就已經是“億里挑一”了。這樣一個受精卵再經過母親的十月懷胎、出生、成長,成為一個高中學生,是多么的值得引以為傲。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有一次疏忽或照顧不周,生命可能就此消失了,同學們今天能健康地坐在教室里,可見多么來之不易。因此偶爾考試不理想,或者被家長誤會,甚至感情受點小挫折等,這些都不是同學們脆弱的理由。每次講到這里,我都能感覺到學生被深深地觸動:生命孕育是多么神奇,父母養(yǎng)育是多么艱辛,一個新生命在這個世界上健康成長是多么了不起。一堂課下來,同學們熱愛生命之情油然而生。
2.從進化敬畏生命之頑強不息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很多同學對于地球上這么多美麗的生物是怎么來的非常好奇。于是我在講解“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時,借助視頻、圖片等,將進化的歷史長卷在同學們面前緩緩展開:46億年前,剛剛形成的地球還是一個沒有生命的世界,后來原始大氣中的各種成分不斷發(fā)生反應,形成了多種簡單的有機物。大約在39億年前,原始大氣中的簡單有機物隨著雨水進入原始海洋,這些簡單有機物繼續(xù)不斷進行反應,經過極其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了原始的生命。根據最早的古細菌化石,距今35億年前,單細胞生物出現,接下來的20億年中,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原核生物。直到距今15億年前,真核生物才出現,有性生殖方式和多細胞生物也慢慢出現。距今4億年前,植物開始走上陸地,陸生動物隨后出現,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越來越復雜。高智慧人類的出現更晚,直到125萬年前,早期智人才出現,經過100多萬年才進化成現代人。了解了地球生物的進化史后,我慢慢地引導同學們結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理解進化的殘酷和生命的頑強。試想:茫茫宇宙中,已知具有生命形式的星球只有地球一個,地球上有多少生物類型因為不適應環(huán)境被無情淘汰,而現在的生物類群包括我們人類都經過了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才以勝者的身份生存下來,這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這樣的教學方式深深喚醒了學生對生命的敬畏,也激活了學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生命意識。
3.從自然感受生命之和諧美麗
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大自然中最具審美價值的生命體,因此生物學教學是師生共同尋求美、欣賞美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和諧美麗,也是引導學生重視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有意識地把生命的和諧美帶入課堂。任何一個物種都不是單獨進化的,經過漫長的共同進化,地球上不僅出現了千姿百態(tài)的物種,而且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任何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都因為共同進化而彼此和諧,這種和諧體現在生命個體的各個組分之間,體現在生物與生物之間,也體現在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上。在講“細胞的亞顯微結”時,細胞內各種細胞器結構和功能上的完美聯(lián)系,給人以有序美;在講“人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時,通過介紹呼吸系統(tǒng)進行氣體交換、消化系統(tǒng)吸收營養(yǎng)物質、循環(huán)系統(tǒng)承擔運輸職責、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等,共同調節(jié)生命活動,讓人感覺協(xié)調美;在講解“種間關系”時,獵豹捕食斑馬時的矯健、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互利共生等,讓人體會和諧美;在講解“自然選擇”時,讓學生感受到適者的形體美和其與其他生物及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美等。
不僅如此,在課前課后,我也經常讓學生關注生物的美麗。在校園中,我會引導學生欣賞春天櫻花的絢爛、夏天綠葉的奪目、秋天桂花的清香及冬天臘梅的傲立。在多媒體課前,桌面上是精心挑選的精美生物圖片,有機會的話,我還給學生放一些精彩的自然科教視頻。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學生就會感覺到整個自然界雖然豐富多彩、千姿百態(tài),但各種生物是和諧共存的,這種和諧美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欣賞生命、熱愛生命的情感。
4.從價值感悟生命之不可或缺
生物無處不在,生命沒有貴賤之分,地球上,除了人類,還有其他眾多生物。每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我盡力讓學生感悟自己、他人及其他物種的價值,從而學會尊重生命、學會與他人、其他生物和平共處。
很多學生乃至成人往往看重自己的既得利益,忽視其他生物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上的巨大作用。殊不知,從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上看,如果沒有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釋放氧氣,人類怎么獲得營養(yǎng)物質、怎么進行有氧呼吸?如果沒有腐生細菌真菌的分解作用,地球上將堆滿殘枝落葉遺體遺骸。自然萬物是一個有機整體,誰也離不開誰。
然而,隨著人口的增加、工業(yè)的發(fā)展,人們對于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自然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和自然的和諧發(fā)展,我們必須重視生物的多樣性。因為生物多樣性具有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和潛在使用價值。生物可以為人類提供食物、工業(yè)原料、藥物、觀賞價值等,這些都屬于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是生態(tài)功能,無論哪一種生態(tài)系統(tǒng),野生生物之間都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它們共同維系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野生生物一旦減少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就要遭到破壞,其防風固沙、涵養(yǎng)水源或調節(jié)氣候等功能就會喪失,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就要受到影響。由此可見,間接使用價值遠遠超過了直接使用價值。那什么是潛在使用價值呢?目前已知的生物物種約有200萬種,還有很多生物人們還沒發(fā)現,人類對已知物種做過比較充分研究的只是極少數,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價值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但是可以肯定,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潛在使用價值。一種野生物一旦從地球上消失就無法再生,它的各種潛在使用價值也就不復存在了。因此,對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潛在使用價值的野生生物,同樣應該珍惜和保護。
眾生平等,每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權利和意義。課堂上通過對生命價值的探討,引導學生不僅學會珍惜自己的生命,還要珍惜眾多的其他生命。
美國學者杰·唐納·華特士說得好:“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教會青少年珍愛生命,更要啟發(fā)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義,積極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生命教育不僅只是告訴青少年關注自身生命,更要幫助青少年關注、尊重、熱愛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惠澤人類的教育,還應該讓青少年明白讓生命的其他物種和諧地同在一片藍天下;生命教育不僅只是關心今日生命之享用,還應該關懷明日生命之發(fā)展?!?/p>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是為了讓學生懂得生命的價值,從而尊重生命、關愛生命,這是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的需要。高中生物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學習和完善生命教育的知識,結合教學內容,將生命教育滲透到整個生物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徐國良.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生物學教學,2009,34(1):18-19.
[2]王寶增.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生命教育.生物學教學,2009,34(4):9-11.
[3]衛(wèi)紅云.人文教育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滲透.生物學教學,2004,29(1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