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麗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留白”,是英語教學的最高境界。小學是基礎教學階段,留白藝術應用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能有利于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開發(fā),讓學生在藝術的熏陶中學習英語,實現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從而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主體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留白;學生主體性
課堂教學需要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不能變成教師一個人的演講。教學是一項“留白”的藝術,教師與其不斷地、十分辛苦地講述,不如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和探求。課堂教學留白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思維訓練和操作活動,確保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落到實處。
一、導入時留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節(jié)新課的導入,都應當像一塊磁石,能夠緊緊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依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學習水平,實際生活背景來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通過精心設計,把留白巧妙地運用到導入中來,課堂起始就留給學生懸念。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時,我并沒有逐圖呈現新知,而是直接根據圖片說句子,并且先后向學生展示了很多圖片,學生可以根據時間來自主想象,用Hes/Shes ...句型說句子,看誰說得有趣,學生都能踴躍回答。如此的留白,縮短了學生同教材的距離,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為學習新知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大大體現了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當中。
二、重難點處留白,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經驗的教師往往只是微微打開一扇通向一望無際知識原野的窗子。”有些教師把某些知識有意識地留下不講,給學生暫時性的知識空白,會使學生迫不及待地到廣闊的知識海洋中去尋找、去探險。這種空白的設計并不是對知識的舍棄,而是為了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發(fā)現。比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重點句型是:When is the...?What do people do at the ...?What do people eat at the ...?及其回答。在教授時,并沒有采用精講語法知識的形式,而是以學生小組合作的形式,先了解對方喜歡的節(jié)日,之后我將組內成員未說到的節(jié)日板書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說出在這個節(jié)日里人們通常會做什么。這樣,就給學生留出了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去品味、去理解。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而且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三、結尾處留白,起到意猶未盡的效果
課堂結尾處如果能設置好留白,會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的心理。學生在學習每單元知識過程中并不是簡單地接受書中呈現的內容,而是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對所學知識的補充完善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中去。譯林版小學英語每個單元都有Cartoon time板塊,通過趣味的卡通故事,幫助學生強化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比如,我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五上Unit7 At weekends單元的Cartoon time板塊時,通過小組合作扮演Bobby,Sam和Billy,Bobby,Sam分別在四季邀請Billy外出活動,其中Billy likes eating and always eats a lot. At last,he cant get out. 故事的結尾要求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思維跳躍,想想Billy接下來會采取怎樣的行動以及作為他的好友Bobby和Sam會建議Billy怎么做。這樣,學生就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給人以課盡而意無窮的享受。
四、板書處留白,形成對知識的概括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需要,對板書的設計進行藝術處理,讓有的內容必須在板書中體現出來,而有的內容可以通過留空的方式使之隱身,形成板書上的留白,讓學生憑借教師的講解去領會。例如,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五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 單元的Grammar time知識時,需要學生掌握動詞的現在分詞形式,如doing,cleaning,eating等。在教授這部分時,黑板右邊一部分留下空白,這部分較為靈活,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學生通過小組活動總結現在分詞的構詞規(guī)律。學生掌握動詞現在分詞的規(guī)律之后,可以引導學生把學過的動詞如have,swim,help,play等詞變成現在分詞,將它們板書在黑板右邊,即課堂學習的機動區(qū),這樣在課堂中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體現學生主體性,并且留白比較機動。板書處留白,有利于學生動態(tài)思維的生成,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留白,不僅能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且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訓練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我們老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活動時,應學當畫家,“蜻蜓點水”。在教學過程中巧設留白,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構建一個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思維的空間,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留白的同時,要掌握好整節(jié)課的教學節(jié)奏,注意留白活動安排的動靜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師生才能共建一個和諧、快樂、發(fā)展的教學共同體。
參考文獻:
[1]胡英博.“留白”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2(11).
[2]林衛(wèi)民.重建“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人民教育,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