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紀明++張永峰
【關鍵詞】 高效課堂;導學案;編制;實施;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3—0082—01
所謂“學案導學”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教師的啟迪引領為主導,“傳道、授業(yè)、解惑”,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而“學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礎上的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而設置的一種學習方案。教師合理編制學案并在課堂中充分發(fā)揮它的作用,將會使教學更加高效。
“導學案”設計重點突出一個“導”字,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發(fā)現(xiàn)疑點,強化思維。它的模式是讓學生先學,然后帶著學習中的疑問進入課堂,最后教師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得以提高,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fā)揮。教師只有合理編寫導學案,并嚴格去實施才會達到教學的最優(yōu)化。因此,導學案的編寫以及實施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在導學案的編制與實施中,應牢牢把握以下幾個注意點,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導學案的設計質量,進而讓學生通過教師設計的導學案增長知識、形成能力。
一、“導學案”編制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學習目標”的表述語言要簡明淺顯,可操作性強。導學案的最終對象是學生,表述語言太模糊、深奧,學生不容易讀懂。譬如說:“通過……使學生掌握”;“通過……發(fā)展學生的……能力”;“通過……增強愛國主義熱情”,“通過……滲透學科素養(yǎng)或科學素養(yǎng)”等等。其實這些都是教師教的目標,要轉變?yōu)榭刹僮餍詮姷谋硎龇绞?。盡可能使用“記住”、“會運用”、“默寫”、“背誦”等有明確指向的學習要求。編制時要求教師語言簡練、開門見山、直擊要點。
2. 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導學案”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的,因而必須從有利于學生學習操作的角度思考創(chuàng)作,要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在導學案中,可根據(jù)學習過程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溫馨提示”、“友情鏈接”等補充說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導的欄目。作為教師,要清楚何時點撥、點撥什么內容(易錯知識點、易混知識點、解題方法、解題規(guī)律、知識結構、注意事項、知識拓展等)。
3.編寫思路要和教材的思路吻合。學生預習的主要資料是課本,這決定了導學案的編寫思路要與教材相吻合,問題設置做到層層深入,逐步引導學生去探究,體現(xiàn)出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的內容和重點,突出學科特點,形成學科能力。如,化學、物理、數(shù)學等學科,只有把課堂上相關的問題放在大背景下去啟發(fā)思考,使相關學科的學習真正與生產(chǎn)、生活、科學技術等密切聯(lián)系起來,才能使學生學好知識,用好知識。
4.“導學案”要體現(xiàn)“激勵性”、“靈活性”、“多樣性”。通過“導學案”要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性,激發(fā)他們參與課堂、自我展示的動力和活力。對于知識學習部分,有選擇地根據(jù)題目難度的不同鼓勵學生自己去完成知識的講授和解釋,在這期間教師一定要不惜贊美之辭,及時鼓勵表揚,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一步步接近和達到學習目標。另外,導學案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多樣性,不應是呆板僵化的,要經(jīng)常交換模塊名稱、版塊的設計格式,力求形式活潑、豐富新穎,使學生經(jīng)常感受到學案的新鮮感。
二、“導學案”運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師要做好“導學案”的使用與多媒體教學的整合。有效地運用多媒體及其他教具輔助教學,要適時、適度、高效,要很好地處理“學案”與“多媒體”的關系。如,導學案中出現(xiàn)的內容多媒體就沒有必要再展示了,否則就會出現(xiàn)資源的浪費,同時浪費太多的時間,除非是特別重要的、需要引起學生特別注意的內容,或是方法指導中的重點內容;取而代之是可以使用多媒體展示臺,多線程地展示學生的解題過程、解題思路,使課堂節(jié)奏變得緊湊,氣氛更加活躍。
2.注重課堂上對知識規(guī)律與方法的總結。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放有收,充分發(fā)揮課本的范例示范作用,重點、難點讓學生議論,規(guī)律讓學生尋找歸納等,最大限度地減少多余的講解和不必要的講解,確保學生有足夠的學習和訓練時間;但對于練習中的規(guī)范性、格式性要求要強調到位。
3. 注重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反饋。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的預習情況中了解到: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困惑,這樣上課就會有的放矢地去處理。
4.注重歸納與反思。在學完一節(jié)或一章后,教師要督促學生在“導學案”的空白處認真填寫“學習反思”,每周將“導學案”進行歸類整理,裝訂成復習資料。每周對于疑難問題要重現(xiàn)、回顧。另外,教師也要在“導學案”上填寫“學案記”,根據(jù)學生的反思及時修改調整,使導學案設計得更加合理完美。
(本文為蘭州市“十二五”2014年度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對高中‘分層導學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課題成果之一)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