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音樂欣賞課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這三方面作為音樂學習的基本理念。從聽覺意象這一心理活動分析,以便使學生更好地體驗音樂審美,發(fā)展個性,勇于創(chuàng)造。
關鍵詞:音樂感知;聽覺意象;音樂鑒賞
一、音樂欣賞中的音樂聽覺與意象
1.音樂聽覺
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音樂是最擅長于抒發(fā)情感、撥動人心弦的藝術形式,它借助聲音這個媒介來真實地傳達、表現(xiàn)和感受審美情感。高中音樂課程,通過鑒賞與表現(xiàn)音樂,及其他藝術形式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的美和蘊涵其中的豐富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和陶醉,進而產(chǎn)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
2.意象
意象指腦對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意象一詞,也可以表示其他感覺的心理“形象”,如聽覺意象、體覺意象、觸覺意象、嗅覺意象、味覺意象等。
3.音樂的聽覺意象
聽覺意象是音樂聽覺與音樂意象的結合。所謂“聽覺意象”,指的是欣賞者通過傾聽整個音樂作品,將作曲家所表現(xiàn)出的思想感情在內(nèi)心中呈現(xiàn)出意象或意境。
二、音樂聽覺意象的培養(yǎng)
針對高中學生,教師應采取多種教學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并對所聽音樂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幫助學生建立起音樂與人生的密切關系,進而為終身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由于音樂聽覺的不可視性,所以相對于繪畫、影視、文學藝術等更難以確切地把握和理解??梢越柚渌囆g形式,對聽覺意象產(chǎn)生促進和影響。
1.文字對聽覺意象的引導
如,以音樂欣賞《沃爾塔瓦河》為例。學生對外國的作品、作曲家、民族概況都不是很熟悉,需要從這些大的背景對學生呈現(xiàn),使學生了解作品的人文內(nèi)涵,作曲家在作品中的情感表達,作曲在何種歷史時期產(chǎn)生的等。可以通過捷克民族的圖片、生活環(huán)境、民俗、來了解這部音樂作品的民族性。接著通過對作曲家的生平描述,來體會創(chuàng)作內(nèi)容的含義與情感的表達。通過以上對音樂作品社會形態(tài)的分析,再從作品音樂形態(tài)上分析就更加容易一些。
2.繪畫作品對聽覺意象的引導
如,以音樂欣賞《里莫日的集市》為例。此曲選自交響組曲《圖畫展覽會》,是作曲家穆索爾斯基參觀亡友遺作展覽后有感而寫的?!秷D畫展覽會》共有10斷樂曲,每一段樂曲描繪一個特定的景物,也就是用音樂語言描述一幅畫作。
首先,呈現(xiàn)圖片。《里莫日的集市》的原畫描繪了兩個怒容滿面的婦女在市場上爭吵的情景。繪畫是凝固的空間藝術,通過繪畫語言要素,色彩、構圖、線條造型等給人以視覺直觀的形象。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通過旋律、和聲音色、曲式結構等音樂語言產(chǎn)生聽覺的印象。接著播放音樂,穆索爾斯基在這里用密集的節(jié)奏,級進和不斷重復的旋律表現(xiàn)市場中人們買賣、閑聊、爭吵以及喊叫的綜合場景。
3.影視作品對聽覺意象的引導
如,以音樂欣賞《辛特拉的名單》為例。該曲是同名電影的主題音樂。影視音樂與影視主體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主題音樂運用旋律,對影片內(nèi)容進行高度的概括,承載著影片的情感和結局,對影片中的戲劇性沖突、劇情發(fā)展及高潮的出現(xiàn)等發(fā)揮重要的作用。一部影片可以給予一首影視音樂無語言的情愫和人物全部的靈魂。所以要想深刻地了解影視音樂的內(nèi)容,就要回到影片本身尋求答案。
三、音樂聽覺意象可以引發(fā)創(chuàng)造性
音樂聽覺意象由記憶表象或現(xiàn)有知覺形象改造而成的音樂想象性表象,學生可以使用已有的音樂材料,進行內(nèi)心聽覺的設想,將作品的效果、情緒色彩、細節(jié)與整體的結構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音響效果,注入個人的情感經(jīng)驗、認識理解,表達自己的音樂意象。
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學習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國民族音樂,有助于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文化;學習豐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樂,拓展音樂文化視野,有益于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尊重。音樂鑒賞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具備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對于豐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yǎng),增進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個性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車文博.心理學原理[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簡介:于根,女,1985年4月11日出生,本科,就職于遼寧省本溪市第四高中,研究方向:高中音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