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榮
摘 要:小學語文新課標指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币虼?,教師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除了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育的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28-01
教書育人是我們教師肩負的重任,在教學中我們既要重視傳授知識,又要重視加強思想教育,把學生認知的學習過程與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起來。語文學科更是培養(yǎng)著學生崇高思想品質和塑造著學生健全的人格。同時覺得語文學科進行德育教育的條件也是得天獨厚的,因為語文教學實際上就是引導學生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走進偉大的心靈,古人云“與君子交如入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那么在教學中怎樣挖掘教材內容,充分揮語文學科的德育功能呢?
一、深入備課,挖掘德育素材
文章是思想的反映。小學語文大多數(shù)是思想性較強的文章。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鉆研,挖掘每篇課文的德育因素,確定每一課的教育點,即每篇課文可以運用文中哪些內容(字,詞,句,段)對學生進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胸有成竹,確保在教學中做好既教書又育人。例如在備第十一冊教材時,根據(jù)課文特點可以定出思想教育內容。《開國大典》《獄中聯(lián)歡》等課文,謳歌革命傳統(tǒng),表現(xiàn)革命前輩的獻身精神,可以使學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增強他們繼承革命傳統(tǒng),為建設祖國作貢獻的責任感?!秱ゴ蟮挠颜x》《一夜的工作》等課文,贊頌了偉人的高尚品質,為學生樹立了做人的榜樣?!堕L城》《林?!返日n文,描寫祖國河山壯美,文化燦爛,可以提高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并能使學生受到愛美情趣的陶冶。語文教師在自己廣泛閱讀的基礎上,篩選出感受深的部分,以這些人類優(yōu)秀的精神甘泉滋養(yǎng)我們的學生,從而把德育滲透到語文教育之中,緣文釋道,因道解文,使學生思想上受到教育,感情上受到熏陶。
二、辨證看待教參,切實解讀文本
對人物命運的同情,對個人發(fā)展的關注和對人生意義的終極關懷是大部分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共同特點,也是它們能感染讀者靈魂的原因。教參只是對教師視野的開拓,對教學結構的建議,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文之前,當努力融入角色,投入感情,以自己的人生閱歷,生命體驗與作者對話,上課時再以飽滿的語調將自己心弦的震顫,思想的啟迪傳遞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自己走進作品的世界,走進偉大的心靈,以寬厚的愛心滋潤孩子的心田。于漪說過:“語文教科書中的佳作是帶有生活露水的鮮花,越鉆研就越能領悟到思想的深邃,語言的魅力,從中受到教益。照搬教參,而沒有自己的思考見解,學生也只有味同嚼蠟?!彼枷胄枰枷氲膯⒌希星樾枰星榈腻?,照搬照抄教參怎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培植出美麗的花朵?如在學習《革命烈士詩兩首》時,讓學生了解革命先烈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了解他們?yōu)楣伯a主義信念甘愿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意志以及革命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jié),尤其從“今天,我們坐牢了,坐牢有什么稀罕”“我愿把牢底坐穿”等鏗鏘有力的詩句,學生們感動了。他們對先烈們肅然起敬,與此同時我又引導學生理解革命先烈為革命為祖國而獻身的事跡與今天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和今天幸福優(yōu)越的生活進行對比,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幸福不是從天而降,是無數(shù)烈士以生命為代價換來的,從而增強學生的意識;繼承革命的遺愿,發(fā)揚他們的精神,完成未竟的事業(yè)是我們少年兒童義不容辭的責任。學習與教育相結合深深地影響著學生,祖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刻在他們心中。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也得到了進一步升華,從而也激發(fā)了他們?yōu)樽鎳W習的信念。
三、加強課內外朗讀,鞏固思想做人
作者的寫作意圖,貫穿在全篇課文的字里行間,有明確的,有含蓄的。只有通過教師入情入境的朗讀指導,才能“悟”出“道”來,產生感情共鳴,受到教育。如學《凡卡》時,反復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對比朗讀信的內容和寫信時想的事兩部分,還指導學生朗讀重點句。其中學生朗讀:“……我沒爹沒娘,只有您一個親人了?……我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讀著讀著,學生為凡卡流下了同情的眼淚。接著又讓學生對“寄信后的事”進行想象,并討論“爺爺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和“如果爺爺收到信,會不會帶凡卡回家?”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課文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凡卡的悲慘命運是無法擺脫的,因為當時是黑暗的舊社會。從而激發(fā)全體學生痛恨舊社會,熱愛新社會,痛恨資本主義,熱愛社會主義,珍惜今天幸福生活。課后又要求學生朗讀課文并寫一篇《與凡卡比童年》的讀后感,以鞏固學習成果,使學生的思想覺悟進一步升華。在課內學習了文中優(yōu)秀人物的思想,在課外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開展了語文活動,加強學生思想素質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教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等,結合學生實際,在課外要求學生以《讀***有感》的文章。又如教了《將相和》一文,要求學生在課外讀一些關于歷史英雄人物的故事書。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既讓學生增長了不少知識開拓了視野,又讓學生受到了愛國教育,深化了思想,也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總之,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還可以通過文章的背景,作者的簡介,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等都是進行德育教育的好方法。作為個人,一名語文教師是微不足道的,語文教學工作是瑣碎平凡的,但作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者之一,每一天平凡的工作里以一顆真誠的愛心,用全人類的精神財富滋養(yǎng)學生的心靈,這是多么有意義而又令人神往的境界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