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紅
摘 要:初中語文教師所面臨的一大難題就是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而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與否,又關鍵在于語言方面的運用。怎樣才能在作文中準確、傳神地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成為初中生所要面對的難題所在。分析了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初中作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語言能力
語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穎的素材、精巧的構(gòu)思、深刻的立意,都要以語言為載體。因此,要想寫好作文,在語言運用規(guī)范、準確、連貫的基礎上,要認真錘煉自己的語言,使作文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由此可見,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在作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其可為提升學生作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語言能力培養(yǎng)在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1.作文的物質(zhì)基礎:語言
作文是客觀事物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也是表達思想與構(gòu)成文章的物質(zhì)手段。所以,對初中生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
作文的物質(zhì)基礎是語言,語言不單單是寫作中表達情感的工具,而且也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優(yōu)美、感人。一篇好的文章,往往都有非常優(yōu)美的語言。如果語言運用得不好,文章也會顯得很生澀難懂。所以,對初中生加強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且必
要的。
2.寫好作文的基礎:學好語言
語言是一篇文章的物質(zhì)手段,提升語言素養(yǎng)、學好語言是寫好作文的重要前提。馬克思曾說過,語言是思想最直接的體現(xiàn)。如果在思想不深且認識過于膚淺的情況下,語言表達一定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反之,如果心里非常明白而語言表達欠清晰也會影響思想表現(xiàn)的結(jié)果。意思是說,是否可以將所想的內(nèi)容用準確、清晰的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就要根據(jù)其語言的表達能力。
說、寫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說指的是口頭表達,而寫指的是書面表達。說與寫是不相同的。因為作文與口語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人們在說話的時候,往往會添加一些口語化的詞語,例如,這個、那個、哦、啊等,而且這些并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在寫作的時候,為了達到節(jié)約時間、表達意思簡單明了的目的,這些口語化的詞語一般情況下是要省去的。
作文的語言,實際上是人們在口語的基礎上經(jīng)過反復加工而形成的具有規(guī)范性的語言。這種語言的特點既保持、發(fā)揚了口語中生動、豐富的優(yōu)點,又消除了口語中粗俗、混亂的內(nèi)容。這種語言具有準確性和嚴謹性,同時也具有可讀性和表現(xiàn)力。
由此可見,學好語言是學好作文的基本,而初中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相應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很重要的。
二、當前初中生作文語言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1.作文缺少真實性
目前初中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沒有表達出真實的情感,表現(xiàn)得非常空洞??赵?、大話連篇,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作文的內(nèi)容和生活脫離,有些甚至是不按生活實際隨意編造。
2.詞匯量匱乏
許多學生文筆差,總是抓不住要表達的東西,常常詞不達意,根本的原因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詞匯貧乏。掌握的詞語少,語言的表達淺顯單一,很難寫出文采飛揚的文章。有一篇初中生的作文,短短的六百字竟然用了10多個“十分”,比如“今天的天氣十分好”“我的心情十分好”等,文章所用的詞語非常簡單,更談不上文采。
三、初中生作文教學中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1.改革當前考試制度
只有改革現(xiàn)有的考試制度,才能讓學生從過重的學業(yè)中解放出來,給學生更多的時間、空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讓他們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去表述思想與情感,大力拓展他們的思維想象力。
2.將作文教學融入語文教學全過程
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講解的時候,不要將一篇完整的文章拆得過于散亂,而是應該讓學生從整體上去掌握課文的內(nèi)容,有意識引導學生關注文章中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讀課文、背課文的習慣,豐富學生的語言,以達到有效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目的。
3.多體驗,重感悟
語文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由地寫作,把原有傳統(tǒng)教學中的造句、布局等框架全都丟掉,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體驗感悟把思想定格在作文中。
(1)創(chuàng)造條件,適當指導
作為語文教師,要積極地運用當前的教材教學,在課堂中,有計劃地選擇一些精美的文章,通過語言的優(yōu)美去感染并影響學生。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時候,讓學生進行配樂朗讀,讓學生可以在聽的環(huán)境中去真切地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2)角色扮演,情感體驗
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進入真正的文章情境中,真切地體會文章中人物語言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簡單來看,這只是單純地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實際分析,更主要的是訓練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只有在真正意義上讀懂了文章,才能“演”得逼真,悟得到位。
4.多角度進行詞匯的積累
(1)課堂中的積累
在課堂中,朗讀是語言教學的基本方法,也是語言積累的重要途徑。通過朗讀和背誦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矯正自己表達中不良的語言習慣,有助于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增強學生的語感,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課外積累
學生可以從課外吸收到更多的語言材料,例如,在班里開展圖書角,定期開展讀書心得交流;用班費訂閱多種雜志等來增加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鼓勵學生多做讀書筆記,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和交流,通過日常學習提升學生對詞匯的積累。
5.重視修改評價和交流展示
改變以往教師獨攬大權(quán)批改作文的做法為學生互改互評,是做好作文后的修改評價交流與展示工作的關鍵所在。因為采用學生互改互評的方法,不僅可以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作文全過程中去,還有助于養(yǎng)成多寫多改、相互交流的習慣。不僅讓學生找到了與同學的差距,還有助于提高語言鑒賞、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學生作文中所存在的語言問題是非常明顯的,同時也是非常嚴重的。因此,所有的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都應當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只要我們重視語言訓練,不斷優(yōu)化各種語言技巧,再假以時日,我想學生掃清語言障礙、提高寫作能力的那一天也就指日可待了。
參考文獻:
[1]付光欽,孔浩明,陳偉.指導學生作文必須重視語言的準確[J].自貢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16(55):54-55.
[2]康靖賢.中學生作文語言運用芻議[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09(05):142-143.
[3]齊青云.用古典詩文扮靚作文語言[J].學語文,2009(03):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