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瓊
摘要: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給我們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和機遇。課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識的教師來操作。 教師本身的素養(yǎng)能否跟得上課程改革的步伐,從根本上決定了課程改革的成敗。教師首先要認真解讀、領悟新課程思想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其次還應按新課程的要求,積極實踐、探索努力適應新課程教學。
關鍵詞:物理教學;課堂改革;教法探討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給我們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和機遇。課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識的教師來操作。 教師本身的素養(yǎng)能否跟得上課程改革的步伐,從根本上決定了課程改革的成敗。
一、更新教學觀念,明確培養(yǎng)目標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以人為本。它突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能力、獲取新知以及交流協(xié)作能力。因此,物理教學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科學態(tài)度等,定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而并非只培養(yǎng)少數(shù)的科學技術精英。因此,物理教學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讓學生理解基本的物理概念,并用其去解釋生活中簡單的物理現(xiàn)象。二是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物理探究技能,并用其解決實際問題;三是保持物理學習的興趣并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對待科學的品質。
二、改變教學方式,激發(fā)探究熱情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充分利用物理實驗的優(yōu)勢, 教師除了向學生演示課內的實驗,還應演示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新奇實驗,還可以對學生進行物理學史的教育,以此來提高其進行物理實驗的興趣。例如在講壓強時可以做這樣一個既簡單而又有趣味的實驗:將一本書放在桌面上,在書上放四個雞蛋,用這四個雞蛋支起另外一本書,輕輕地在書上放上兩到三塊磚,然后在磚上放一片瓦。用錘子敲擊瓦,發(fā)現(xiàn)瓦碎了,而雞蛋卻完好無損。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實驗裝置,做出的實驗可以讓學生回味無窮,興趣大增。
(二)注重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物理情境,讓學生的思考可以循著老師設計的方向一步步走向深入,將會給學生有被領入神奇的科學殿堂之感!這樣,學生就會因“驚奇”而產(chǎn)生“探奇”的念頭,學習過程自然也就變得積極主動了。 教師在講課時可以先設懸念,引導學生去積極自主思考,讓他們主動探索,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而獲得問題的答案,這樣在獲得答案時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對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要用安培右手定則來判斷。不少教師這樣講:大姆指就指線圈的N極。這樣做只是從形式上解決了特定情況下的判斷問題,而對于一般問題,或在高中階段所討論的許多情況下,判斷磁場時會得出錯誤的結論。原因在于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大姆指指向與磁場方向相同。因為在初中沒有建立起正確概念,在高中學到這一部分內容時學生會感到很吃力,不恰當?shù)恼J識很難糾正。諸如此類的問題還很多,這些問題給我們一個啟示,初中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給學生以正確的知識,注意開闊其思路,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其積極思考并提出問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另一方面要熟悉高中教材的內容,把自己的教學工作與高中的教學作為一個密切結合的有機的整體,更好地起到啟蒙作用。
(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行探究性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一個有效手段,它可以給學生充足的自主權。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驚奇→探索,以逐步提高探究能力。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的一條途徑,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還可在日常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組成探究小組,針對某一問題在小組長帶領下認真設計探究方案,并一起動手自己設計完成實驗,做好探究報告,然后小組之間進行交流,互相提出意見 。
(四)注重學科間知識的滲透。物理教學不應單純立足于物理知識的學習,而要把物理知識與化學、生物、地理等知識相互聯(lián)系,并可適當進行這方面綜合題的訓練,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解決學科綜合題的能力。例如,在講解“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時,可以與生物上的血液流動方向掛鉤,對于電磁感應,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力線運動時,電路中有電流產(chǎn)生,這個現(xiàn)象叫電磁感應。這只是電磁感應的諸多方式中的一種,不能在教學中將它作為電磁感應的全部。若電路不閉合怎樣?若全部導體切割磁力線又怎樣?是否不切割就不能產(chǎn)生感應電流?對于這樣一些問題可以在適當情況下向學生提出,但不必解答,具體內容待到高中再學。這樣可以給學生造成一種懸念,促使其產(chǎn)生求知的欲望。不能像有的老師那樣:如果不能產(chǎn)生感生電流就不是電磁感應,這樣就把學生的思路一下子堵死了。如果這樣不恰當?shù)財嗳环駴Q的現(xiàn)象重復多次,勢必對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之后的學習造成極大障礙。
三、改進評價方法,從評價模式的單一化轉向多元化
目前的評價理念是以人為出發(fā)點,促進個體的和諧發(fā)展,要更多地體現(xiàn)對人的價值的重視,促進個體價值的實現(xiàn),更多的關注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人的主題精神。因此,對學生的學習的評價應多元化。
對新課程下的初中物理教育要求的理解需要我們在實踐中細細地摸索,探尋。這里提出的幾點看法只是一家拙見,希望大家能加以補充和指正。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洮縣連灣初級中學,甘肅 臨洮 73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