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妍風 紀國華 馬超男
摘 要:探討了新課改后如何踐行高效課堂,即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運用積極對話的教學策略、注重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激發(fā)興趣等方法。
關鍵詞:歷史高效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合作探究
在注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實現(xiàn)高效課堂至關重要,這需要我們積極探求新的答案,靈活運用課堂教學的組織藝術,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努力讓課堂生動鮮活。在潛能教育和體驗教育的指導下,教學一線的實踐中,我探究了實現(xiàn)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途徑與方法,如,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運用積極對話的教學策略、注重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激發(fā)興趣的藝術、智慧處理課堂沖突等方法。
陶行知認為:“脫離生活的教育是鳥籠的教育?!边@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搭建課堂與生活對接的橋梁,使學生增加感知,突出體驗。在教學《原始的農耕生活》這一內容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模擬實物模型,然后進行年級評選。這一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拉近了學生與歷史的距離。
戴爾·卡耐基說:“一兩重的參與重于一噸重的說教?!边@就要求我們不斷運用積極對話的教學策略,采用靈活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在教學《三大改造》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體會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的優(yōu)越性,我們師生共同參與短劇“雞毛飛上天”的配音,演出結束后及時給每個學生恰當?shù)脑u價,及時有效的評價其實是高效課堂里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恰如其分的表揚或者批評對于學生來說所產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提倡賞識教育,要多表揚學生,使學生感覺被老師重視,于是更加認真地思考問題,更加努力地學習。因為贊揚是激勵人學習、奮進的最佳方法,同時還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每節(jié)課都讓學生民主選擇歷史課堂最佳發(fā)言者等,使歷史課堂鮮活而高效。
我國古典教育名著《學記》中有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注重學習過程中的合作,如,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開展交流合作,從而促進學生在認知、情感等方面的成長,教師要積極參與其中,不斷指導提高效率。在教學秦朝歷史中,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對秦始皇的評價更是眾說紛紜,看到學生在課堂上觀點不一致,我便將其分為兩組辯論,一組觀點是: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另一組觀點是:秦始皇是暴君。老師當評委,讓他們用充分的論據(jù)證明自己的觀點,激烈辯論后,學生掌握了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并收獲了合作的快樂。
作為施教者,我們深刻懂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的含義。激發(fā)興趣的藝術方法很多,主要有:巧設懸念、善于誘導、表揚鼓勵、多點肯定和啟發(fā)深思等主要方式。每個老師都可采取不同的方法點燃學生的學習愿望,激發(fā)其潛在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知識的魅力與價值。另外,課上的教學內容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選擇的材料非常重要,除了要貼近學生的生活以外還需激發(fā)興趣,既要具有討論的價值,也能夠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在教學原始農耕生活的基本情況時,我就當前的農業(yè)發(fā)展現(xiàn)象與學生展開討論:“國家為什么要注重農業(yè)的發(fā)展?為什么現(xiàn)在農民種地國家反而要給補貼呢?”通過比較,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國情,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這樣也符合我們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要求,增強了學習歷史的實效性。
在探索高效歷史課堂的道路上,我們應當保留那些行之有效的,拋棄那些不合時宜的——這正是我們教師應努力去做的。也正是本著這樣的一種精神,我才將自己的一點收獲與同仁們分享,希望它能有助于實現(xiàn)我們的歷史高效課堂。
(作者單位 吉林省第二實驗高新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