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萍
摘 要: 詞匯作為英語的核心部分,是承載語言信息的主體,在英語教學中占據(jù)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如何有效提高英語詞匯教學質量一直都是廣大英語教師關注的焦點。文章以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現(xiàn)狀作為切入點,探討如何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引進詞塊理論,并借此達到提升英語教學水平的目的,以提高高中生的英語能力。
關鍵詞: 高中英語教學 詞匯教學 詞塊理論
引言
過去,大多數(shù)英語詞匯教學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師在教授詞匯時往往將其與語法分開進行獨立教學,忽略了詞匯與語法間的緊密關系,致使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詞匯,不僅記憶效率低下,而且難以做到將詞匯靈活運用,教學效果不甚理想。近年來,隨著教學研究的深入,教育界逐漸形成一個全新的理論,即英語交際并非由單純的詞匯組成,而是由遵從語法規(guī)則的自由詞匯與不遵從語法規(guī)則的固定詞匯所實現(xiàn)[1],這一理論便是詞塊理論。接下來,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闡述詞塊理論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1.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現(xiàn)狀
1.1學生方面。
一些高中生為了提高英語成績,盲目背誦大量英語詞匯,殊不知,這種機械化的記憶方式不僅效率極低,而且由于脫離了詞匯背景,分離了詞匯與表達式之間的關系,導致學生記下的只是死板且缺乏生命力的詞匯。久而久之,學生在背誦結果與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的情況下,信心受到打擊,甚至于普通的英語交際都不能實現(xiàn),詞匯運用能力不升反降。
1.2教師方面。
高中作為學生積累英語詞匯的重要階段,由于部分高中英語教師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授課模式尚停留在先領讀詞匯,然后說明詞意,接著提供例句,最后介紹詞組的流程,因此其教學方式不但枯燥單調,而且僅僅涉及詞匯的表面認識,既忽視了不同詞義間的聯(lián)系,又忽略了不同情境下詞匯所對應的語法及語體特征,導致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局限于課堂及教材,難以將詞匯運用于實際,乏味的教學模式也逐漸降低他們的學習興趣,致使教學目的無法達到。
2.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應用
2.1布置針對性任務,強化學生詞塊使用技能。
作為一種國際性語言,英語的學習在高中生今后的發(fā)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當前的高中普遍存在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偏弱的現(xiàn)象,除掌握詞匯量較少、語法能力不過關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由于膽怯而不敢開口[2],這就導致部分學生在英語方面能讀能寫卻不能說的局面,顯然,這種情況對學生日后運用英語毫無益處。為此,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英語能力,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同時,根據(jù)學生對詞匯的掌握情況,安排不同程度的詞塊任務給學生。譬如,按照學生的英語能力,在設計任務時將難度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一級,適于不敢開口的學生;二級,能進行簡單口語交流的學生;三級,可流暢進行英語口語交流的學生。然后將同等級的學生以兩人或三人為單位分成小組,共同完成任務。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增加每個學生接觸與實踐英語口語的機會,消除其使用外語詞匯的隔閡感,而且依照學生水平制定的任務確保學生能夠將其解決,并在完成任務后產(chǎn)生成就感,進而樹立應用英語的信心,喚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
2.2進行滲透性英語教學,提高學生詞塊敏感度。
要將詞匯理論完全滲透到英語詞匯教學中,不僅需要教師徹底掌握詞塊理論的基本概念,還要將詞論理論靈活運用到不同的英語層面中[3],使學生逐漸形成詞塊意識,在看到詞匯的同時能立即聯(lián)想到詞塊,在看到詞塊的時候能立即聯(lián)想到相關詞匯,從而加強詞匯的運用能力,達到英語詞匯教學的目的。譬如,教師可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加強詞塊與實際的聯(lián)系,或是經(jīng)由角色扮演,使學生在積極籌備表演的過程中,將詞塊在不同語境中的應用方式植入到記憶當中,抑或是成立英語學習小組,讓學生針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與探究活動。總而言之,通過將詞塊理論全面滲透到英語教學中,既可改變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又有利于學生學習和鞏固知識,可謂一舉多得。
2.3利用英語活動,優(yōu)化詞塊理論的應用。
研究證明,大量的口語實踐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最佳方式,而要知道學生是否已充分掌握英語詞匯,就要通過其在英語交際中能否將詞匯運用得當來了解。然而,就當前我國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來看,要學生在任何環(huán)境下進行英語交流并不現(xiàn)實,為此,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各項教學資源,通過開展一系列英語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口語實踐氛圍。譬如,在課堂上,教師首先讓學生討論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詞塊有哪些,當結果出來后,再以四人為單位,將班級分成數(shù)個小組,讓各小組學生以:“I believe that...”“It would be a good idea if...”“I think that...”“What do you think?”“Would you like to...?”“I cant agree more...”“I agree/disagree because...”“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In a word,we...”等詞塊展開對話。由于是共同討論出的詞塊,因此活動一開始,學生都表現(xiàn)出極為高昂的興致,積極將現(xiàn)有詞匯應用到詞塊當中。通過該種教學方式,一方面改變了過往單調無趣的教學模式,另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表達英語口語能力的機會。此外,在互相交流中,有利于幫助學生及時糾正自己對詞匯的錯誤運用,達到教學目的。
除去課堂時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老師可利用課余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通過大力開展英語寫作、板報、演講等一系列比賽,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英語角活動,觀看國外優(yōu)秀英語電影,或是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收聽BBC等英國著名電臺節(jié)目,可使學生為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所環(huán)繞,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英語思維方式,進而提高英語表達與詞匯運用能力。
結語
通過將詞塊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不但明顯加快了學生對英語詞匯的掌握,而且記憶時間更長,更易于鞏固,有助于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相當理想。隨著詞塊理論的推廣,其必將在今后教學中幫助更多學生形成完善的英語思維模式。
參考文獻:
[1]王麗波.高中英語寫作中詞塊教學策略研究[J].英語教師,2013(12):8-12.
[2]張春霞.關于高中英語詞匯有效教學方法的思考——一節(jié)詞匯公開課的反思[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3(29):65.
[3]朱紅霞.關于高中英語單詞教學方法的探究[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3(2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