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秀
摘 要:在教學總體目標上小學英語即為注重成就感,注重興趣,注重建立學生自信心。而故事教學于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介紹關于小學英語故事教學課堂互動模式的研究方法,然后對英語故事教學進行了概述,并介紹了課堂互動模式的促進模型的主要內(nèi)容,最后得出結(jié)論。
關鍵詞:故事教學;課堂互動;教學情境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這一門課程任務的重點是激發(fā)及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并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有效的學習方法,發(fā)展主動學習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精神??偠灾?,在教學的總體目標上小學英語即為注重成就感、注重興趣、注重建立學生自信心。而故事教學于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研究方法
1.課堂進行觀察的方法和錄像進行回放分析的方法
實地進入課堂來進行研究,進行考察以及教學的觀摩,并且了解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以及教師的教學效果,并洞察課堂的教學問題,結(jié)合具體的課堂錄像進行課堂互動的情況分析,尤其是對于關鍵事件進行細致的分析。
2.文獻分析的方法
要充分利用圖書館的館藏、網(wǎng)絡資源,閱讀大量的有關小學生外語學習的心理特征、課堂互動、故事教學等文章,并分析清楚故事教學發(fā)展情況,要吸取以往的經(jīng)驗及教訓,爭取研究能處在更高起點之上。
3.訪談
課堂進行觀察不可避免地帶有主觀的色彩,因此,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以及得到的結(jié)論就會浮于表面,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為使研究趨于客觀和可靠,研究過程中又采用訪談法,希望掌握在觀察中無法得到的資料。
二、英語故事教學的概述
1.故事教學
它指的是用故事說以及通過故事來進行英語的教學。小學英語教學中,有兩種常見的故事教學方式:第一種方式就是把故事置于每一單元前面,開始單元教學時用圖文相互結(jié)合形式,課本主要的教學內(nèi)容就用故事來呈現(xiàn),然后所有學習內(nèi)容以及活動均圍繞這些故事開展;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把故事置于單元后面,作為復習和鞏固提高素材,然后通過鞏固以及補充幫助學生消化吸收新的知識點,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以及初步閱讀的
能力。
2.教學層次和基本環(huán)節(jié)
用講故事的方法進行教學對于學生要求有一定層次,如下表,實現(xiàn)低級到高級階段的漸進,應該倡導的是以低級階段為基礎的高級階段故事教學方法。故事教學中,小學教師普遍采取讓學生們朗誦故事和講故事以及表演故事的方法,具體方法教師應該靈活地進行把握。
3.分析Story Time板塊
這個板塊故事一般很短,且情節(jié)十分簡單,普遍以連環(huán)畫和對話相互結(jié)合形式來呈現(xiàn),且卡通的插圖不但色彩十分鮮艷,且生動活潑。這個板塊語言的內(nèi)容和教學的目標十分和諧地融合于故事當中。這些故事材料一般圍繞著單元的主題,把一整個單元學的句型和詞匯當作主要部分,且適當?shù)剡M行拓展,著重突出單元學習的重點,所以,故事可用在許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
三、課堂互動模式的促進模型
1.模型創(chuàng)建
該模型參照了博士楊南昌的關于有效課堂的參與結(jié)構(gòu)設計的原型,模型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
2.模型論述
(1)課堂行為的互動設計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之中,師生必須一同參加,相互之間進行配合。課堂是一系列的師生之間的教和學反復進行交際的活動的過程,也就是說英語教學實質(zhì)就是交際,沒有師生之間教學交際的活動,那么英語教學也就不復存在。
(2)教學過程情境化
整個的教學過程就是緊緊地圍繞故事來展開,教師充分地挖掘故事語境性、情節(jié)性、趣味性來促進課堂思維、情感、行動的互動,有效課堂的互動反過來又會增強故事教學的效果。
(3)課堂情感的互動設計
興趣是小學英語的主要任務,所以課堂互動的體驗就更要使學生體會到課堂學習的樂趣以及成功的喜悅。另外,美好體驗又對于激發(fā)學生的互動熱情和創(chuàng)造動力,還有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以及勇氣十分有利。
(4)課堂思維的互動設計
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思維空間,給學生充足的思維的時間,作為教師一定學會適時地等待。課堂提問的過程之中,問題設計應該力求巧且精。另外,教師要依據(jù)小學英語課程的特點,尋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巧妙地利用英語故事,有見地地設計問題,使學生充分地發(fā)揮學習的潛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
課堂的互動是群體之間的互動,所以,解決課堂互動問題根本就在于人這個主體。教師怎樣看待自己的學生,怎樣看待自己的職業(yè),有怎樣的價值取向;而學生如何看待教師,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學習這件事情,這都影響著課堂的互動。對于課堂的互動追求,課堂之中思維、情感的追求,課堂結(jié)構(gòu)的變革追求,這實際上就預示著課堂教學之中關系本質(zhì)的變化。因此,對于課堂互動模式的研究任重道遠,對于教育改革意義重大,本文的研究還只是初步的研究,進一步的探索還需要繼續(xù)進行。
參考文獻:
[1]江建.什么是真正的師生互動[J].人民教育,2003(24):29-30.
[2]柯建樺.小組合作進行創(chuàng)造性問題解決歷程之研究[D].臺中師范學院,2004.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望亭中心小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