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秋平
摘 要: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方法,雖然教師付出了很多辛苦和努力,學生也進行了不斷的學習,但是教學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這是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因為教師教學方法不得當,受到了一定的抑制和干擾。所以應該盡快對物理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學案教學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關鍵詞:優(yōu)點;應用;轉(zhuǎn)變角色
一、學案教學的優(yōu)點
1.學案教學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與傳統(tǒng)的為了將課上好而準備教案的教學方式不同,學案的編寫將學生作為中心,其主要意圖是為學生的自學提供引導。因此,學案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進行學案的編寫。這就要求教師深刻理解教材,能夠正確把握教材上的知識點,不僅如此,還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認知程度。只有將以上幾點完全做到,才能夠開始進行學案的編寫。過去知識點的教學,往往是在教案上將知識點進行簡單的羅列,然后在課堂上以填鴨式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學案教學同這種教學有著很大區(qū)別,它是將新的知識點問題化,即將新的知識點進行拆解,這些小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進行解決。這種教學方法的使用雖然使得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但實際上并非如此,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在課后進行更多努力。
2.將教材活用
過去的物理教學,教師往往是以照本宣科的方式進行教材的講解,同這種教學方式不同,“學案”教學以教材提供的知識為基礎,在實際生活中進行取材,其問題提出順序的依據(jù)是由易到難。這樣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學會獨立解決問題,另一方面還能夠了解到知識是源于生活的。教師可以在教案上落實具體的知識,同時將課件教學與之相結(jié)合,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加直觀了解到所學的內(nèi)容。以學習流體壓強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風車制作,從而對飛機機翼的原理進行了解;不僅如此,還可以在多媒體上播放汽車快速開過之后,圍繞在車子周圍的紙片以及樹葉的飄走方向,通過觀看這樣的視頻,讓他們解答為何在火車進站時,讓乘客站在線外。
二、學案教學的應用
1.使學生會學
“會學”即學生能夠進行自主獨立的學習。而學案教學的一大作用就是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若按照要求利用學案進行學習,那么學生就能夠初步了解新課的脈絡、了解新課中的定律、公式以及實驗等。這樣一來,在進行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就不會是盲目聽老師的講解,而是有目的地進行學習。這樣就能夠是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為深刻,不僅如此,也使學生在課堂上有事可做,避免了注意力分散的情況發(fā)生。另外,教師是根據(jù)自己的板書進行學案內(nèi)容的設計,那么就可以極大減輕學生課堂上記筆記的負擔,從而進一步將課堂的效率提高。
拿電磁感應定律的學案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內(nèi)容設計。在一堆平行光滑的金屬導軌的上端連接上一個固定電阻,其阻值是R,兩個導軌所決定的平面同水平面成為三十度角,將導體棒ab(質(zhì)量是m、長是L)垂直放在導軌上,讓其從靜止的狀體,逐漸進行下滑,已經(jīng)知道導體棒的電阻是r,而磁感應的強度是B,那么導體棒下降的速度是多少?電阻R的發(fā)熱功率是多少?我為他們提出三個提示:一是畫出測試圖,二是對ab棒的受力進行分析,三是對ab棒的運動過程進行分析。學生進行反饋后,教師會發(fā)現(xiàn),前面兩個問題學生都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而第三個問題則有很多困難,所以,在課堂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重點講解第三個問題。
2.教師轉(zhuǎn)變角色,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教師總是將自己作為教學的主體,而忽視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在遇到困難問題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能夠盡快學會,教師往往會進行滔滔不絕的分析講解,殊不知,這樣的講解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主動性,還會讓他們厭煩學習,教學效果不佳。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過于依賴教師,而不能進行自主思考。因此,在進行學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主體性這一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講練結(jié)合,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讓其通過自己的力量或是通過集體討論的方法獲得答案。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不斷的總結(jié)分析,物理學案教學也是如此。只有不斷總結(jié)才能夠提高其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寧成.物理學案導學的實踐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9).
[2]王愛香.有效物理學案導學模式的調(diào)查與思考[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教研版,2007(6).
[3]楊雯靜.初中物理學案教學的實踐研究[J].廣東教育:綜合版,2008(1).
[4]吳東俊.以學定教學案教學:新課程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改革的實驗與研究[J].時代文學:雙月版,2006(1).
[5]楊桂林,李香花.在中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變“教案”教學為“學案”教學[J].科技信息,2009(1).
指導老師:肖利
(作者單位 吉林師范大學)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