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
摘 要:在目前中國教育所倡導的素質教育大背景下,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形式、方法和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化學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實施,要提高化學教學內(nèi)容的趣味性,也要提升化學教學方式的藝術性,從而更好地保證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教學情境
在現(xiàn)今的新課改大背景下,不僅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加精細的要求,而且對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教師如何在初中化學課堂上高效地進行化學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領悟化學基礎概念的思想理論談談看法。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1.初中化學的學習,對教學素材的選用要求嚴格謹慎
因為從初中學生發(fā)展所需要的教學情境來看,嚴格謹慎的教學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正確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和教學方法實踐,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是有很大幫助的。
2.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要維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人翁”地位,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創(chuàng)設實際教學情境,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喚醒學生學習化學的欲望,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信心,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奧妙,主動滿足自己學習的需求。
二、組織化學實驗,構建化學知識體系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初中化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熟練地掌握課本知識,還要培養(yǎng)一定的化學實驗操作能力。我曾在一次化學課堂教學中,嘗試運用了組織化學實驗活動的方法,在此列舉實例,以供探討。
學習目標:二氧化碳的性質
指導觀察:桌面上有一個可樂瓶,裝的是事先收集好的二氧化碳。
教師(提出探究任務):1.請你先觀察它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
2.由此得出二氧化碳有什么物理性質。然后按操作規(guī)程(將試劑瓶中的蒸餾水全倒在瓶中振蕩,注意觀察現(xiàn)象)完成探究活動。
教師:哪個小組先匯報?為什么(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平時擰開可樂蓋時,會有大量氣體產(chǎn)生,這種氣體是什么?又體現(xiàn)其什么性質呢?
補充引導:我們呼出的氣體,絕大部分是燃料燃燒后產(chǎn)生的氣體,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讓學生意識到化學知識隨處可遇,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內(nèi)在動力。
(發(fā)散式思維的提問):“二氧化碳氣體能不能從集氣瓶中倒入燒杯中?”“你有沒有見過氣體能倒來倒去的?”
探究實驗:“如果我真的能把二氧化碳倒下去,你猜想會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兩支蠟燭同時熄滅,還是哪支蠟燭會先熄滅?”
部分學生有點疑惑,不能確定可不可以。
實驗結果:蠟燭熄滅。
現(xiàn)在的新課程改革,主要是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課堂上的注意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積極向上的課堂環(huán)境。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邱志偉.淺談初三化學教學中重視實驗的探索和認知[J].化學,2010(2):72.
[2]曹新.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1(11).
(作者單位 陜西省咸陽市實驗中學)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