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俠
[摘要]肢體語言主要包括手勢。眼神、動作及姿態(tài)等。在信息的傳遞中,一句話中的絕大部分信息內(nèi)容是由肢體語言來傳遞的。充分利用肢體語言,可向?qū)W生傳達一種精氣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能給學生以鼓勵,提示或是督促。它有時比有聲語言更具魅力。本文就肢體語言在數(shù)學課堂上的利用進行了詳細說明。
[關(guān)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 肢體語言運用 提升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a)-0182-01
所謂的“肢體語言”是指通過身體各部分能為人所見的活動來進行表達和交流,也可稱之體態(tài)語或無聲語言。它主要包括手勢、眼神、動作及姿態(tài)等。在信息的傳遞中,一句話中的絕大部分信息內(nèi)容是由肢體語言來傳遞的。充分利用肢體語言,可向?qū)W生傳達一種精氣神,吸引學生的聽課注意力,同時還能給學生以鼓勵、提示或是督促。它有時比有聲語言更具魅力。
肢體語言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具有較大的發(fā)展利用的空間,它在數(shù)學課堂上可以說是利用得極為廣泛的?,F(xiàn)以筆者的教學實踐詳談一下肢體語言在數(shù)學課堂上的運用。
第一,上課之始,肢體傳遞無聲信息
上課之始,教師走進講堂,她的姿態(tài)會傳遞給學生無窮的信息。如果教師是面帶微笑,挺胸抬頭,步伐輕快地走進教室的,她會帶給學生精神十足的感覺,學生會覺得教師很親切,對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便有了信心。這樣的姿態(tài)使師生的關(guān)系很融洽,讓學生感覺到正能量,為和諧的課堂氛圍作好了鋪墊。如果教師無精打采地走進教師,他的情緒會傳遞給學生,這將是一節(jié)枯燥的數(shù)學課,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會大打折扣。有的教師會手抱一疊打開的作業(yè)本,面露嚴肅之色地沖進教室,此時學生會接受到這樣的信息:上次作業(yè)做得不好,這么多老師不滿意的,上課老師要發(fā)火了,誰要倒霉呀,有我嗎……小學生特別會察顏觀色。教師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情態(tài)表情及肢體語言,從肢體語言中泄露的含義要謹慎對待,不要給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學習壓力。
第二,上課之中,肢體語言勝似有聲
在講課過程中,有聲語言要求簡潔明確,而肢體語言則需要生動具體,兩相配合,會使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更加生動而高效。例如,教師需要某同學發(fā)言而又想讓他提前有所準備時,教師通??梢赃呹愂鰡栴}邊手指向要提問的同學,同時眼睛關(guān)注于他,讓這學生心理上準備好;當同學發(fā)言結(jié)束后,教師的思緒在處理問題上,只須右手輕輕向下一拍學生便知道可以落坐了;當教師宣布小組討論開始時,可將兩臂伸開兩手張開微向上抬,伴隨有聲語言,意為讓大家都積極投入到探討論中去,全員參與;而討論需結(jié)束告一段落時,教師只須一拍掌學生們便心領(lǐng)神會地各就各位坐好了。又如,教師要提示學生們看黑板,只需要用板擦輕敲黑板的邊框?qū)W生即可理解接下來要做什么;有時,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的口型提示能讓學生感到教師是站在自己這邊,幫助自己完成答案的,心里感到很溫暖;有時教師會用手指提示得數(shù),當學生和教師的答案相同時,會報以會心的一笑。這種交流于無聲中傳遞了許多的信息。這些肢體語言是師生相處過程中慢慢找到的共同領(lǐng)悟的內(nèi)容,它省時省力有效,不言自明,使數(shù)學課堂呈現(xiàn)出高度的默契感和明朗的節(jié)奏感。
第三,鼓勵學生,肢體語言獨具魅力
肢體語言在教學中不僅可以輔助教學,更能給學生以鼓勵,且這種鼓勵比有聲語言更有魅力。當教師提問后,有的學生想回答又怕出錯,在猶豫不決之時,教師面帶微笑地注視于他,右手輕輕向上一抬,或簡單地抬幾下,含義很是豐富:請起立,大膽說出來,不要怕出錯,相信自己!你能行!當學生的回答很出色時,教師不必用多少語言去贊美,只要微笑著點頭,伸出大拇指,同學們馬上心領(lǐng)神會地報以熱烈的掌聲;當學生們因不同意見發(fā)生爭執(zhí)時,教師可走到弱者一方,力挺他說明自己的觀點,這一走至身邊,就給要發(fā)言的學生帶來了力量,帶來了繼續(xù)堅持己見的勇氣;如若學生有板演失誤,教師不必呵責,只輕撫背部,指示他察找錯誤之處,就會讓在眾目睽睽之中頗感緊張的學生放松下來認真查找錯因,而這種鼓勵比指責效果要好得多。
第四,警示學生,肢體語言意味無窮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學生聽課走神、小聲說話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我們不可能停下講課的節(jié)奏專門去處理這些事情,但對此不聞不問不僅影響到老師的授課,也會讓學生錯過了知識的學習。此時,大聲斥責會傷害學生自尊心,曲意表達也會占用課上時間,而肢體語言可以代為行之。首先,當大家在認真看書上的例題有走神的同學,教師可以指指這位同學再指指書本,意為進入到看書狀態(tài),同時將眼睛瞪大,警示他上課要專心聽課,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走;當這位同學不能察覺時,教師需慢慢走向他,輕輕地不要引起其它同學的注意,走到這位同學的身邊去指指書,指明要看哪項內(nèi)容,同時可以幫他拿起筆來,提示他邊看書邊作好標記。這一系列的動作要輕柔到不被其他同學注意到,無聲之中讓這位同學盡快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去。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也起到了警示作用: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要走神哦。
有時,有的同學不認真聽課,還有同學小聲說話,他們通常是看一眼老師說一句小話,這時,教師就要“以眼還眼”了,要把自己的不滿與警告寓含在眼神之中,如放電般將這情感信息傳達給學生,學生一旦接到,他們立即會認識到自己被關(guān)注了,然后低下頭,慢慢會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聽課上來。眼神的交流不僅省卻語言的費時,也能給學生留下“面子”,特別是性格比較內(nèi)向的孩子偶爾的一次出錯,這處用眼神提醒最好。
總之,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的肢體語言,含義豐富而魅力無窮,它需要師生間默契配合,達成共識。有效利用肢體語言,能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搭起情感溝通的橋梁,營造出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同時省時、高效,也能很好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在教學中多多運用肢體語言會讓我們的數(shù)學課更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