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的實施,各個老師對于教學的目標也正在改變,從以前的讓學生被動地接受問題與知識,到現(xiàn)在的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學習本門學科的知識。那么在物理教學中,怎么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如何讓學生在生活中自己感受到物理知識的無處不在,已變成老師的當前教學的目標,本文結(jié)合平時的教學水平,談一下如何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法。
關鍵詞:物理教學 培養(yǎng) 思維 興趣
一、引言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廣與實施,各學校已經(jīng)爭先恐后的建立自己的教學模式,那么在物理教學中又推行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呢?在新課標強調(diào)“物理課程應改變過分強調(diào)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庇绕涫且恍┪锢憩F(xiàn)象、概念以及一些規(guī)律,不是單單憑借老師的講述學生就可以真正的了解到這些知識,并能夠充分的理解并掌握。而學校教師可以采用真正的物理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學,結(jié)合生活中本就存在的一些現(xiàn)象,讓學生從生活中自己摸索,并能夠充分認識到所要學習內(nèi)的生活規(guī)律,啟發(fā)學生想象力,以及物理思維方式,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興趣。但是如何讓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呢,我們可以采取一下幾種方法。
二、從生活中認識物理
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處處存在物理,但是我們怎么學習物理知識,并能夠充分的利用到呢?
在物理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如何讓他學生從生活中學習物理,并能夠利用,這就需要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不斷的啟發(fā)學生的興趣,從生活中就那個舉例,并能夠讓學生真正的認識到這就是物理知識,比如汽化,就可以拿到生活中進行舉例,在夏日,水缸或者水盆中的水在烈日下會減少,這就是由于水變成水蒸汽造成的,這也就是平時的時候所說的液體汽化。就是拿著現(xiàn)實中存在的現(xiàn)象讓學生理解。而在定律方面,那牛頓定律來講,可以從汽車減速或者是加速行駛或者是剎車時,人突然向前傾,而出現(xiàn)的問題等,可以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生活中無處不存在物理,這樣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對于物理知識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時間久啦,每個學生就形成了自己思考物理問題的思維方式。
三、培養(yǎng)學生轉(zhuǎn)換的能力
物理知識中所謂的轉(zhuǎn)換,也就是將物理只是中存在的一些難以了理解或者是學生不能夠充分理解的東西進行轉(zhuǎn)換,轉(zhuǎn)換成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物理現(xiàn)象或者是知識,達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目的,是問題得以解決。就比如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那些摸不著看不見的東西,放到生活中,轉(zhuǎn)換華為我們平時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等,使我們充分的理解到這些知識。
比如,我們在物理教學中對于電熱能的存在,在物理知識中,我們通過對學生授課可以讓學生了解到電熱能可以是溫度升高,但是對于到底升高了多少我們不知道如何計算,但是我們又該如何對于這種問題解釋,讓學生充分的理解到,不至于感覺到枯燥乏味,電熱能可以通過沒有溫度的升高來進行計算。還有對于電磁場的問題,對于學生們來講磁場石摸不到看不見的,那么有該從哪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了解,我們可以利用小磁針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充分地了解到,可以根據(jù)小磁針的轉(zhuǎn)動,讓學生認識到磁場的存在。我們對于物理現(xiàn)象或者是某些東西進行測量時,經(jīng)常會提到水銀柱,汞柱等東西,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該讓學生了解到呢,可以將體溫計里面的成分進行說明就可以啦。
四、培養(yǎng)學生對于控制變量法的應用
通過物理知識,我們可以了解到,物理中各種現(xiàn)象并不是單獨存在,而是彼此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存在的,但是這有和控制變量法又有什么關系呢?
控制變量法是在研究問題變量時,某一種變量與其他幾種影響因素的關系,可以固定莫一種因素,觀察其他因素對于變量的影響。而我們經(jīng)常見到的就是摩擦力問題。摩擦力到地獄哪些因素有關系呢?根據(jù)公式f=uF,我們可以了解到摩擦力可以與壓力以及與地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系。因此我們可以固定一個木塊,一直就是用它,改變地面的摩擦力程度,這樣就確定了壓力的不變,那么只要確定物塊接受面的粗糙成都一直改變,那么就可以確定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關啦。同樣,我們也可以確定物體所接觸的面一直不變,而是可改變物塊的重量,就可以確定是否與壓力有關。這也就是控制變量法的使用,讓學生充分了解到。也可以進行生活中汽車剎車來進行解釋。
五、培養(yǎng)學生等效替代法的能力
在我們進行物理知識分析時,尤其是力學的學習,學生很不容易對力進行計算,那么如何讓學生更容易的對力學進行計算呢?
在教學中,可以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比如對于一個物體進行斜向右上的力進行分析時,可以將其分為一個向上的力和一個向右的力,而兩個力的合力又恰好等于那個斜向右上的力,因此學生在計算式可以采用這種將一個合理進行分解為不同的力時進行計算,同樣的也可將幾個分著的力合并為一個力進行計算,這就是物理計算中經(jīng)常所說的等效替代的方法。也許有些同學有時候仍就不理解,那么我們就可向他舉例,如“曹沖稱象”不就是采用的這種方法嗎?
六、總結(jié)
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一直是許多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很多同學面臨物理問題很難進行回答,或者是對于老師所講的內(nèi)容就如同在聽天書一樣,不能夠聽懂。這也導致了許多老師對于物理問題的解釋很困難,就拿對于力學的分析上來講,很多同學就是不知道怎么進行計算,不管教師怎么講授或者是苦口婆心的指導,物理成績就是上不去,這就是老師并沒有對學生的物理思維進行培養(yǎng)?,F(xiàn)在,我們可以采取上述幾種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充分地融入其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興趣。
參考文獻:
[1]《新課改物理教學中學生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曹軍
作者簡介:毛由應(1976.7-),男,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