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大綱明確規(guī)定:“思想政治課要幫助學生確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思想品德奠定基礎?!碑斍吧鐣r值的多元化,多維的思想軌跡滲透到中學校園,沖擊和影響著學生們的思維和思想,進而影響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心智和思想處于半成熟的高中生們,容易形成錯誤或扭曲的價值觀念。因此,致力于思想品德政治教育,把它滲入到學校教學和學生的生活中,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德育教育;滲透
思想政治課最根本的任務是立德樹人。但長期以來,由于受到高考影響和導向,思想政治課把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首要目標,單純片面追求分數(shù),而道德、倫理、思想、價值觀等則成了附屬的東西,使學生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方面出現(xiàn)了空白。本文將從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來探討如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塑造高中生完善的人格和正確的思想。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滲透的重要性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關注的考試分數(shù)帶來的升學率,學生對于知識和信息的接收體現(xiàn)在分數(shù)上而不是思想、行動上,只要死記硬背,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盡管在一些活動中表現(xiàn)得自私自利,心胸狹窄、缺乏團結互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毫無奉獻精神和廣闊的胸懷,也會成為學校重點關注的優(yōu)秀生。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獨生子,富足的生活使他們缺少學習的動力和研究探索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學生缺乏生活的方向,沒有理想,對未來沒有規(guī)劃。從而出現(xiàn)了一些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因此,在思想政治課中滲透德育教育工作,幫助高中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成為教師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入的對策和建議
(一)確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進行改革后,體現(xiàn)了“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原則,在注重傳授知識的同時,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它的價值不只是滿足學生眼前的考試需要,更是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健全的人格、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環(huán)境意識等,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培養(yǎng)學生自覺地創(chuàng)建未來的生活、建構未來生活的能力、激發(fā)他們自我關懷的熱忱。
(二)注重德育教育內容的內化過程
培根認為:“一切天性和語言都不如習慣更有力量?!彼缘掠逃臐B透,是指學生把一定社會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轉化為自身的思想、語言、行為中。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是思想品德培養(yǎng)的最終目的,是檢驗政治課德育實效性最客觀的標準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實踐,對自己進行自我教育,悄無聲息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從而達到德育功能的滲透作用。在講到“財政的作用”、“稅收”等內容時,順理成章地讓同學們從經濟角度理解國家富強對于每一個公民的重要意義,培養(yǎng)學生對國家盡義務等思想意識。也可以采取辯論會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如在講授《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可以把全班學生分為正反兩個辯論隊,就各種消費觀念進行辯論,在辯論過程中學生就不知不覺就領悟到各種消費觀念的優(yōu)點和不足,在消費過程中必須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三)結合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滲透德育教育
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辨別能力,“寓教育于活動之中”。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教材的內容,選取近期社會上的一些熱點問題,組織學生到社會上去訪問、參觀、調查。讓學生根據(jù)現(xiàn)實中所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理解對教學理論的知識點,并且學會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行動態(tài)教育。使學生覺得思想政治課是一種有意思的“活動”,這樣就能更好地發(fā)揮德育教育滲透的主渠道作用。還可以采用講座或演講的形式,讓學生自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比如一部電影、一本書、一個社會熱點問題,這些課型深受學生歡迎,經過學生的自我體驗,把自己的觀點和他人的觀點進行對照、比較、反省、重新選擇,從而讓道德理論變成了他們的一種需要。
(四)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形成教育合力
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者要保持一致。首先,家長和教師要明辨是非、公平公正,用自己的言行正確影響學生,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引導。如果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某種行為和思想,教師給予了否定,而家庭中家長卻不反對,在社會上又比較泛濫時,學校的教育就不會取得相應的效果。因此,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道德之風,對學生德育教育工作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教育中,每個政治教師都應抓住德育教育的特點,遵循德育教育滲透的原則,實行恰當?shù)牡掠凉B透模式,做好指揮者和領路人的角色;學生積極主動配合與參與,共同實踐德育教育教學模式的滲透,提高政治教學中的德育工作效果,對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男聲r代人才,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小青,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教育教學2009年第1期
[2]范欽珊,教育視野[J]光明日報第598期
[3]魏勝祥,如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華章2012年36期
[4]陸春燕,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文教資料2010年第29期
作者簡介:
項方選,男,(1981~ )浙江蒼南人,學歷:大學本科 ,專業(y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