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飛
【摘要】繪本作為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的新型工具,不僅具有較強的文字傳達作用,而且作為一個完成的文學作品,同樣具有其獨特的使用價值。本文對我國當前小學繪本閱讀教學的相關方面進行了分析、思考。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繪本閱讀;有效開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繪本閱讀的重要性
所謂“繪本”指的是通過簡單易懂的文字以及生動形象的畫面相互搭配而形成的一種兒童文學作品。繪本作為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的新型工具,不僅具有較強的文字傳達作用,而且作為一個完成的文學作品,同樣具有其獨特的使用價值。伴隨著當前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繪本教學過程中來,使繪本內容活起來、動起來,對于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有用的。對于學生思維水平的提升以及學習效率的提高也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對策措施
(一)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繪本閱讀所蘊含的內容
繪本是我們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物質載體,而現代信息技術則是傳遞繪本內容的重要平臺。我們應當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這個平臺,將繪本中所蘊含的內容加以延伸與豐富,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
首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增強學生們的思維能力。盡管繪本中的內容比較簡單、畫面也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其所蘊含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有的甚至還包含著非常深刻的思想,我們應當對此給予高度重視。所以,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時,應當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將那些抽象的道理與思想簡化為通俗易懂的具體觀點,使學生們能夠通過簡單的文字描述體會到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深刻思想,使其能夠從簡單的畫面與故事中感受到深層次的主題道理。
其次,應當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提升學生們善于觀察的能力。繪本閱讀過程中,通過一幅幅畫面的連續(xù)呈現,就好像給學生們展示一個簡短的電影片段,運用多媒體課件將這些畫面連續(xù)地放映出來,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小學生們通過觀看這一片段,不僅能夠感受到整個故事角色的經歷,而且還能夠發(fā)現隱藏其中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這些細節(jié)或許并不是作者有意設置的,有的甚至可能與作品本身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但是,學生們在觀看過程中更加善于發(fā)現作品中的這些細節(jié),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的觀察能力。
再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鍛煉學生們的色彩感。有的作者在其繪本作品中使用了豐富多樣的色彩。我們在使用多媒體進行繪本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這些色彩鮮明的畫面呈現給學生,這勢必會給學生們帶來視覺上的強烈沖擊。例如,我們在進行李歐·李奧尼創(chuàng)作的《小藍和小黃》這一繪本內容的教學過程中,盡管畫面所呈現的內容比較抽象,但是在學完之后學生們都明白了黃色與藍色混合之后會變成綠色這一色彩常識。通過這一繪本的學習,學生們了解了對比色以及中間色等色彩知識,在進行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也受到了色彩藝術的感染。
(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發(fā)揮繪本畫面的命脈作用
在繪本教學中,畫面并不是文字的附屬品,而是整個繪本內容的生命所在。繪本中的畫面就像是電影的情節(jié),不僅能夠為學生展現廣闊的視野,而且還有一定的細節(jié)描寫。這一獨特設計的有效展示就需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完成,使用彩色投影儀將精致的畫面展現給學生,能夠收到像觀看電影一樣的視覺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感受到繪畫大師的藝術力量。通過這樣的課堂氛圍,能夠有效地將學生們帶入到故事情境中去。在觀看之后,學生們再自行進行繪本內容的自我感受,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功能,完善繪本研究體系
筆者通過自身繪本教學實踐,逐漸摸索出一套比較系統(tǒng)的繪本研究體系。具體說來,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層面:
1.聽故事,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在小學生剛剛接觸語文教學開始,我們就進行了繪本的啟蒙閱讀教學。在這一階段,由于學生們所掌握的漢字量非常少,閱讀能力普遍較低,所以我們就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播放,使繪本內容化靜為動,化枯燥為有趣,化無聲為有聲,通過聽老師講故事,聽錄音講故事,聽動畫講故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喜歡上閱讀,并在此基礎上理解故事背后所蘊含的道理。
2.講故事,讓學生自行為故事配插圖。伴隨著繪本學習的逐漸深入開展,學生們的閱讀能力也不斷得到提升,在這一階段,可以試著讓學生看著繪本講故事;為了激發(fā)學生們的積極性,可以播放一些制作好的繪本動畫或課件,將圖片一幅幅地呈現在學生們面前,讓學生迅速在頭腦中想象建構出一個故事;還可以練習給動畫片配音,配解說詞,學生覺得興趣盎然。講好后,讓學生自己動筆給故事重新配插圖,將繪本的閱讀向生本的閱讀推進。
3.編故事,制繪本。學生進入較高年級之后,閱讀和說話能力都有了明顯提高,就可以在閱讀繪本的基礎上提高要求,讓學生學會續(xù)編故事,自配插圖。這就需要信息技術的巧妙應用。在學習一個新的繪本故事之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們展開豐富想象,接下來還會發(fā)生什么故事?然后再配上插圖,或利用電腦繪畫,自己再續(xù)編一個完整的故事,最后將文字和圖畫配在一起,變成自創(chuàng)的圖文并茂的繪本,最后利用多媒體呈現每個學生的作品,在班級交流。這無疑又將繪本的學習推向了一個更高的層次,讓學生不僅能走進繪本,更能走出繪本。
總之,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功能,不斷激發(fā)小學生們進行繪本閱讀的興趣與熱情,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思維發(fā)散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繆維娜.借助繪本閱讀提高低段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J].成才之路,2009(15).
[2]深圳市后海小學“繪本快樂閱讀課題組”.繪本閱讀課的基本原則和教學方式[J].小學語文教學,2007(02).
[3]徐雨燕.談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研究[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8(06).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