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偉
摘 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水平狀況,創(chuàng)設符合和適應學生學習的情境,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去獲取知識。那么,如何在課堂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在此淺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數學教學;積極性;有效策略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學生是自覺積極的參加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水平狀況,創(chuàng)設符合和適應學生學習的情境,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去獲取知識。那么,如何在課堂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在此,我淺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提出并說明課題內容的意義和重要性,還可以通過生活實例,指導學到的知識能解決什么實際問題,讓其體驗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激發(fā)和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動機。如,學習“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后,可以讓學生量出黑板的長和寬,然后求出黑板的面積。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實踐,體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從面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二、營造寬松、開放的課堂氣氛
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活躍、開放的數學課堂環(huán)境,營造輕松、民主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快樂、和諧的氣氛中,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自覺、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數學學習過程。如,教學“20以內的加法”時,出示8+4,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想出口算方法。學生的思維非?;钴S,想出了多種方法。學生1用點數法,學生2用接著數法,學生3用湊十法等,通過讓學生充分思考、討論和交流,使學生個性得到張揚,創(chuàng)造意識得到保護,讓學習成為一件充滿發(fā)現(xiàn)、想象和快樂的事情。
三、采取靈活多樣的課堂形式,增強學生的學習愛好
假如教師用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動手練”進行教學,激不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新奇,寓教于樂,增強學生學習的愛好。如教學“認識鐘表”,我設計了一首兒歌引入:“嘀嗒,嘀嗒,鐺,鐺,鐺;嘀嗒,嘀嗒,鐺,鐺,鐺,會說沒有嘴,會起沒有腿,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弊寣W生猜這是什么?學生猜謎語的興致很高,通過這樣的導入就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中來。
總之,在教學活動中,學生不是消極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覺的、積極的參加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就能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從而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