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敏
摘 要:小學高年級英語新授展示課教學模式流程:熱身復習,激趣導入;認讀學習目標,明確重難點;組內(nèi)合作、分工,梳理預習收獲;展示交流預習成果;達標反饋;學教反思;拓展延伸。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年級;展示課;模式流程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自主高效課堂倡導“先學后教,以學定教”。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的學科特點,我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新授展示課中嘗試如下教學模式流程:
一、熱身復習,激趣導入
教師根據(jù)本課的主題,合理設計情境,巧妙、快捷地導入新課。
二、認讀學習目標,明確重難點
根據(jù)英語學科的特點,學習目標為:
1.能聽、說、讀、寫本課的重點詞匯(詞組)(重點)
2.能聽、說、認、讀本課的重點句型,并能熟練朗讀對話(重點)
3.會對重點語句進行創(chuàng)新應用(難點)
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教學內(nèi)容把具體的單詞(詞組)、句型及語句功能寫出來。
如:能聽、說、讀、寫本課的重點單詞trumpet,ring,doorbell,loudly;能聽、說、認、讀本課的重點句型,如:Daming is having a birthday party.這類語句描述正在進行的事情,熟練朗讀對話;會用進行時態(tài)的句子描述正在發(fā)生的事情。
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再次明確本課的重難點,為知識的梳理和展示做好準備。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師可以靈活操作本環(huán)節(jié),由于預習在先,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默讀、出聲齊讀、單個讀等。
三、組內(nèi)合作、分工,梳理預習收獲
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發(fā)揮小組長的組織、協(xié)調(diào)作用。當各組的任務明確后組內(nèi)梳理預習收獲,小組長要給本組的成員分工,力爭做到組內(nèi)人人有任務,匯報時人人參與,讓每個人都有展示的機會。
1.組間分工,明確任務
英語學科需要展示匯報的教學任務基本有六個板塊:目標單詞、目標句型、與對話相關的問題、對話表演、拓展運用、達標反饋。如果班級有六個組,每組正好對應一個任務;如果班級有八個組,通常情況下會把對話表演和拓展運用分別分給兩個組展示,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激發(fā)其他組再展示,這樣就能做到每組都有展示的任務。
各組任務的分配,可以這樣做:
(1)輪換制
各組定期輪換展示的內(nèi)容,輪換順序由組長或者專人負責記錄。
(2)抽簽制
組長課前抽簽領取展示任務。
(3)選擇制
組長課前選擇本組喜歡匯報的任務。
2.組內(nèi)分工,細化任務
小組長要從單詞的讀音、拼寫、含義、用法、記法、操練;句型的認讀、含義、用法(功能)、結(jié)構(gòu)、運用、操練;文本對話、新編對話中的角色(可以一人一個角色,或多人一個角色)等方面進行分工,讓每個組員都有任務,參與展示。
四、展示交流預習成果
展示匯報的順序:目標單詞、目標句型、與對話相關的問題、對話表演、拓展運用、達標反饋。本著以小組為單位,遵循不重復、補充式匯報的原則,教師鼓勵學生學會傾聽、補充、糾正、質(zhì)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組織并調(diào)控學生有效展示,講解、追問或者補充學生不會的、未講到的、未糾錯的知識。
五、達標反饋
本部分是1~2組簡單的達標測試題。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巡視并批改組長的,而組長負責批改組員的。對于有爭議、有難度的問題,教師要做必要的講解。
六、學教反思(2分鐘)
課堂上主要是完成學的反思,學生既可以說出自己在知識、技能與方法上的收獲,又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
七、拓展延伸
本部分是一組有點難度的習題,供基礎好的學生課后完成,不做統(tǒng)一要求。
(作者單位 遼寧省阜新市太平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