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鴻程
摘 要: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語文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以及與其他課程融會貫通的能力,使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是新時代語文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體現(xiàn)。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主題活動
小學語文的綜合性教學以學生自主學習和直接體驗為基本方式,以學生的個性養(yǎng)成為基本目標。綜合性學習能對學生學習的科學知識、道德文化、人格養(yǎng)成進行有機整合,是素質(zhì)教育對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筆者認為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效率。
一、通過各種主題活動開展綜合性教學
老師首先要對活動主題進行選擇、設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生活經(jīng)驗進行討論和交流。這個過程,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發(fā)揮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主動參與進來,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意識,為綜合性學習確定方向。比如,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老師讓學生以“我的家鄉(xiāng)”為綜合性學習內(nèi)容,了解家鄉(xiāng)的歷史、風情人文。學生可以通過上網(wǎng)查資料的形式寫一篇研究性報告,也可以通過詢問長輩寫一篇有感而發(fā)的日記,還可以通過主題交流,學生之間相互談論,鼓勵學生敢想、敢說,以提高學生的語言邏輯能力和表達能力。總之,老師要把握主題,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鍛煉和學習,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目的。
二、提倡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
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在綜合性教學中,閱讀能夠幫助老師打破時間、空間的局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老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學習中的讀書與寫作方法,讓學生明白閱讀的意義,還可以將讀與寫、讀與感、讀與活動有機整合,使學生對閱讀充滿興趣。提倡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分小組進行讀后感的交流,還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分小組進行自編自演,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diào)和實施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達到綜合性學習的效果。
三、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引導學生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有效資源,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比如,開展辦小報、演講比賽的活動;提倡家長在節(jié)假日帶領學生接觸大自然,外出旅游,增加學生對于社會的體驗和認識,使學生能夠親身體驗生活,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自然而然地實現(xiàn)“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
綜合性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探索問題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開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趙亞娟.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探析[J].基礎教育,2013(4).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h八巨鎮(zhèn)大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