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琦
摘 要:在句型教學中,連動結構是漢語的一種特殊形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無形態(tài)標記。由于這種句型意義比較復雜,結構特殊并與漢語的基本特征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成為現(xiàn)代語法研究的重點之一。
眼下國內學術界對連動句的研究主要是從漢外對比分析和偏誤分析來總結和歸納外國留學生連動句習得的情況,仍處于初步階段,只有在少數(shù)不同類型的文獻和對外漢語教學刊物上,才能夠略見幾篇關于外國學生連動句習得的文章。
基于本體論的研究基礎之上,本文系統(tǒng)的分析和總結了外國留學生連動句習得的情況,根據(jù)外國留學生使用連動句的偏誤用例,總結出外國留學生在學習中的缺陷和偏誤原因,并依此提出有效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連動句結構 偏誤分析 連動句習得
誤的主要原因如下:
1.由于外國留學生受母語的影響,造成對連動句的結構的使用特征不夠了解。
2.對連動句動詞與賓語之間組成的關系模糊不清。
3.不太了解連動句的語義特征,對連動句的語用特點也缺乏認識。
4.沒有良好的漢語語感。
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應當從外國留學生實際交流的角度入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使外國留學生了解連動句結構與語義之間的相互關系,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學建議
1.由淺入深學習。
根據(jù)外國留學生實際交流的需求,句式I和句式II的句型結構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可以優(yōu)先引入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句式II的教學,強化連動句的界定和特征,為留學生學習其他連動句式打下良好地基礎。
2.重點學習連動句的語序排序。
通過對句式I、句式III、句式IV的強化學習,加深外國留學生對連動句語義的理解、使留學生能夠基本掌握連動句六類句式的結構,在實際交流中可以說出長度較長、語義豐富、結構完整的句子。
3.鞏固學習各類連動式。
在學習最后一類句型時,要繼續(xù)復習、鞏固前幾類連動句句式。因為句式VI和句式V的句型結構復雜,留學生對此類句式缺乏理解和認知,所以要強化這兩種句式的教學,同時引入否定式和其他混合句式的教學,使留學生更好的掌握連動式的使用。
4.語法與實際教學相結合。
為了能夠使外國留學生更好的掌握連動式的用法,我們在教材中應當增加連動式語法部分的內容。對連動句各種句式的特點和用法做詳細、系統(tǒng)地解釋。
5.強化連動句結構教學。
在鞏固連動句語序的教學基礎上來強化連動句結構教學,連動句語序排列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外國留學生學習連動句的難點和重點,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賓語前面和賓語后面動詞的排序以及動詞與賓語和狀語之間的排序問題。
參考文獻:
[1]謝希德.創(chuàng)新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2]常玉鐘.試析反問句的語用含義[J].漢語學習,1992年第5期.
[3]高景德,王祥珩.交流電機的多回路理論[J].清華大學學報,1987,27(1):1-8.
[4]陳延河.印尼語、漢語語序對比及印尼學生漢語學習中常見語序偏誤分析[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5] Chen S,Billing S A,Cowan C F,et al.Practical identification of MARMAX models[J].Int J Control,1990,52(6):1327-1350.
[6]張全福,王里青.“百家爭鳴”與理工科學報編輯工作[A].見:鄭福壽主編.學報編論叢:第2集[C].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1:1-4.
[7]岡田文助.連動式的教學處理[J].世界漢語教學,1989年第3期.
[8]戴浩一.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J].國外語言學,1988年第1期.
[9]高順全. 試論“被”字句的教學[J].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1(1):29-34.
[10]鄧守信. 從第二語言習得看被動句[A]. 漢語被動表述問題研究新拓展—漢語被動表述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華中師范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2003年.
[11]黃月圓,楊素英,張旺熹. 從句子的及物性看歐美學習者漢語“被”字句的偏誤[A]. 對外漢語研究與評論[C].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
[12]張寄洲. 漢語教程[M]. 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9.
[13]黃伯榮,廖序東. 現(xiàn)代漢語[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14]呂叔湘. 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15]岡田文之助(日). 連動式的教學處理[J].世界漢語教學,1989年第3期.
[16]孫紅娟.對初級水平韓國外國學生連動句教學的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05年第9期.
[17]孫俊.談談以“去”構成的連動句[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18]施家煒.外國外國學生22類現(xiàn)代漢語句式的習得順序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1998年第4期.
[19]劉殉.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 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1年.
[20]呂叔湘、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M]. 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