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仁芳
〔關鍵詞〕 數(shù)學教學;新課改;講評
課;信息;氣氛;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21—0058—01
講評課是一種重要的課型,是數(shù)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完成綜合練習或測試后,教師必須認真組織講評,分析問題,查漏補缺,總結與歸納不同類型數(shù)學題目的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完善其知識結構,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那么,怎樣才能優(yōu)化講評課教學,提高講評課的效率呢?
一、注意收集相關信息,力爭做到準確、及時、全面
講評的好壞依賴于反饋信息的準確。準確、及時地收集相關信息是上好講評課的基礎。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科學性的教學目標,教師應及時、準確、全面地了解學生對各類數(shù)學知識掌握的情況。其中,必須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求學生平時練習不抄襲,測試不作弊,以使練習或測試的結果能真實地反映出學生掌握知識和解題能力的情況。二是教師在綜合練習或測試后應及時公布參考答案。在講評中,學生往往最關心的是正確答案。及時公布答案,學生就能盡快獲得信息反饋,并主動接受講評,從而加深印象,掌握合理解題方法。三是力求全面了解各類學生對各類知識掌握的情況。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按照題目類型分別閱卷,把學生中不同類型題目的典型解法和各種錯題及其比例記錄下來,當做講評的依據(jù)和素材,以實現(xiàn)“因材施教”。
二、鼓勵學生參與講評,采用多種形式活躍課堂氣氛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fā)展為目的。讓學生參與課堂講評則是課程的核心和一種最為有效的教學手段。在講評課中,教師既要一改以往那種自己“唱主角”的教學模式,又要讓學生參與講評,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并且適時進行補充、總結和指導。一位德國教育家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睂τ谥v評課來說,學生的積極參與至關重要。為此,可采用以下五種形式。1.小組交流,選出代表板書典型題目的多種解法及綜合難題的創(chuàng)新簡便解法。2.搶答。將客觀題目的關鍵思路、運算技巧及易錯的“陷阱”進行設疑,讓學生舉手搶答。3.一題多解。對于選擇題,既要想到直接排除法,還要想到篩選法、驗證法、畫圖法等。4.對改。四人或同桌兩人互相進行批改與訂正。5.教師點撥。試卷講評之前,教師要對此次考試進行總的評價,而后根據(jù)題型請每組學生代表上臺講解試卷。學生代表講完之后,本組成員或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回答,并提出疑問,教師也可以追加提問,深入講解學生沒有講到位的知識點,并對學生的講解作出適當?shù)脑u價,表揚他們合作學習的精神。如果有必要,教師可對個別有難度的題目進行點撥,以使學生真正理解相關知識。
三、重視分析歸納與總結,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解數(shù)學題滲透著不同的思維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貫穿數(shù)學教學全過程的首要任務。其中,方法是關鍵,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是核心。講評的過程,不能只是教師在黑板上演算,而應充分體現(xiàn)數(shù)學學科自身的特點,要淡化非必要的一般性演算,突出數(shù)學方法,寓方法于具體講評之中,依據(jù)題目類型的不同,靈活巧妙地滲透科學的數(shù)學思想。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良好的運算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在講評中,教師必須重視綜合題目的思路分析及解題方法的歸納總結。1.講評時,師生通過對題目多種解法的探討,針對解題過程中遇到的阻礙,應當及時轉換思維角度。2.引導學生對多種解法進行比較,總結其不同的特點,從中找出最簡或最佳的解題方法。3.針對客觀題目解法多樣化的特點,在講評時還應當突出“揭”、“變”?!敖摇?,即揭示選擇的依據(jù),以便加深學生對相關概念的理解;“變”,即對題目有關參數(shù)給予必要改變,使一種類型變換出多個題目,以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4.引導學生重新再回憶一遍整個解題過程和思路,促使他們從數(shù)學思想和數(shù)學解題規(guī)律的高度進行認真總結。
編輯:孟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