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萍
[關鍵詞]語文教學;多媒體;學習興趣;教學情境:審美能力;想象力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0463(2012)02-0053-01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各科教學都在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運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已成了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多媒體它不受時空限制,能把圖、文、聲、像融為一體,直接、形象、逼真地向?qū)W生傳授知識,為語文教學增添了無窮魅力。教學實踐證明:在語文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讓課堂教學變得鮮活起來,對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重要作用。下面,我就在教學實踐中借助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談幾點體會。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會去探究。利用多媒體的豐富資源和綜合效應,創(chuàng)設集聲像、音效于一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如身臨其境,探究的興趣很快就會被激發(fā)起來。有了興趣,學生就能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如我在教授《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文時,上課伊始就用多媒體出示圖片。“同學們,你們熟悉中國地圖嗎?看一下在福建省和臺灣省,中間隔著臺灣海峽。由于歷史和政治的原因,臺灣至今還沒有回歸祖國,兩岸都是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卻不能隨意往來,而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擇文卻在兩岸之間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然后拖動鼠標,將大陸與臺灣用紅線連起來,“看到這,你有什么想法?”問題一提出,學生個個躍躍欲試:為什么會有生命橋?生命橋指的是什么?這節(jié)課上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走進一個真實的故事。通過展示圖片,進而設置疑問,創(chuàng)設懸念,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優(yōu)化教學情境
多媒體教學能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入境動情,在視、聽、思中豐富知識,形象地感知,理智地思考,動情地描繪,使學生的審美水平得到提高。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當學生了,解到雷利的父親為維護世界和平而壯烈犧牲時,用多媒體并配上哀婉的大提琴來再現(xiàn)雷利父親的靈柩緩緩到來時悲痛的感人情境,學生看著聽著,眼里噙著淚水?!按藭r此刻,假如你就是在場的某一個人,你會說些什么?”問題剛一提出,學生一個個相繼發(fā)言,一句句深情的話語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課堂上,作者的情感、教師的情感和學生的情感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學生的學習變得生動而富有激情。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陶冶學生情操
運用多媒體教學,能陶冶學生的情操,逐步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如《鄉(xiāng)下人家》一課,一位老師先引導學生通過反復品味,領悟鄉(xiāng)村獨特、迷人的風光,再讓學生隨著一曲《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的歌曲,有目的地欣賞一幅普通農(nóng)家生活的畫面。然后讓學生回憶畫面,發(fā)揮想象,選自己喜歡的一個場面寫一段話。這樣,學生通過感知、思索、描繪、再現(xiàn),由衷地贊美鄉(xiāng)下人家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的家園、裝點的生活,使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得到升華。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湊、說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但因為小學生見識少,效果不是很明顯。而多媒體教學則能以豐富的圖片、動畫和聲音為激趣點,來激發(fā)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例如,《黃山奇石》一課,最后一段雖然列舉了“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石頭,但是作者沒有寫出它們的樣子,連相應的插圖也沒有,讓學生憑空說出它們的樣子比較困難,教師也不好引導。上課前,我通過網(wǎng)絡找到了相應的圖,上課時將畫面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看著畫面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說說這些石頭是什么樣子的。由于畫面直觀、形象,學生描述起來異常生動。
隨著多媒體教學深入課堂,教師和學生都深切感受到了運用多媒體所帶來的好處。作為教師,我們應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不斷適應并促進教育教學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