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加明
摘要: 本文就導學案在《牛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作探析,闡述該種教學模式運用對優(yōu)化教學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推動作用。運用該種模式能夠將引導預習和輔助學習有機融合,幫助學生深入閱讀理解和綜合運用,以引導閱讀,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語言知識和文化素養(yǎng)的積累,提高其綜合閱讀學習能力。
關鍵詞: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牛津高中英語》導學案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強調閱讀教學應該在注重對學生閱讀策略、技巧和綜合表達運用前提下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學習習慣,增強閱讀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我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導學案運用于閱讀環(huán)節(jié)教學,能夠對閱讀教學過程和方法優(yōu)化起到促進作用,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目標任務化和學教生成化,實現(xiàn)先學后教,以學促教,以案導學,形成閱讀理解與表達運用的良性互動,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底蘊,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1.圍繞閱讀教學要點設計導學案例,幫助學生拓寬學習視野。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主要包括語篇詞匯、語篇表達主題、文化背景知識、相關語法表達運用等。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閱讀的文化背景知識及相關語法運用是教學重點,也是學生在閱讀理解學習中的難點。
針對上述問題,導學案的設計應該圍繞教學環(huán)節(jié)知識要點,從文化背景知識和語法運用規(guī)則等方面予以體現(xiàn)。在教學中,一方面,圍繞文章表達文化背景知識拓寬文本表達主題,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感悟,另一方面,呈現(xiàn)高頻率的練習,幫助學生更好掌握語言運用知識。在知識要點設計過程中,應該注意體現(xiàn)層次性,讓不同類型學生能夠靈活掌握運用。
對閱讀環(huán)節(jié)中的要點設計能夠有效發(fā)揮預習引導作用。在《牛津高中英語·Advance with English》(下同)模塊八Unit1 The written world的“Reading Appreciating literature”教學中,可運用導學案的形式進行教學。在導學案設計中,可圍繞“Whats the character about Charles Dickenss writing?”設計查理·狄更斯的作品價值、代表作品、作品特色。可建議學生從其作品寫作特色中了解英美文學中古典文學的特點。這樣的導學案例可更好地拓寬學生的閱讀學習知識視野。
2.突出閱讀導學互動探究表達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
導學案的運用不僅僅在“引導”作用發(fā)揮上,更重要的是突出“活學”價值。這種活學就是要求學生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行互動式的探究表達,以此增強學習認知體驗感悟,培養(yǎng)綜合理解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突出導學案中的拓展練習延伸作用。學生按照學案中的學習目標,可通過同桌討論、小組合作、角色表達等方法將個人獲得的知識信息在小組內交流整合,自主解決疑難問題。教師可針對學生的閱讀理解狀況引導其主動探究交流,更好地發(fā)揮學生語言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可針對自己的疑難問題通過反復訓練予以解決。
教師在引導學生互動探究過程中,可有目的性地選擇相關題目,要求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互相表達交流。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三Unit3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s”閱讀教學中,要求學生獨立完成“Reading A”中的習題,在到學案的設計中,建議學生依據自己的疑難,圍繞“Why was Loulan an important city about 2,000 years ago?What do you learn from Loulan disappeared?”建議學生進行互相交流??赏ㄟ^一定的練習題目要求學生思考探究,提高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
3.關注閱讀導學教學評價反思運用,滿足不同的學生發(fā)展需求。
導學案的運用效果需要借助一定的評價模式予以呈現(xiàn)。教師可依據學生的語言學習個體差異,設計一定的檢測練習題。這些檢測題目的設計應該呈現(xiàn)發(fā)展性,讓學生在導學評價過程中不斷加深理解體驗。這樣的評價反思,能夠讓學生的語言學習思維和過程變得更為清晰,增強認知體驗。
教師應該對學生在導學案學習運用中存在的典型問題進行點評,要求學生對練習的過程,以及解題思路進行總結反思,各小組之間派代表進行學習成果交流。以這樣的形式進行評價反思,可對學生的深入探究、方法概括、總結規(guī)律、重點回顧等方面起到引導促進作用。教師應該運用形成性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語言學習過程和表現(xiàn)進行激勵引導,以此增強其語言學習的自我效能感,滿足不同層次和類型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需要。這樣的導學運用反思,更能夠提高其運用有效性和發(fā)展生成性。
綜上所述,導學案在《牛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是通過發(fā)揮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在運用過程中,應該注意:(1)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重在預習中學會質疑;(2)引導閱讀學習過程應突出培養(yǎng)學生閱讀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究意識,讓學生的思維和語感得到充分激活;(3)教師應注意“導”“學”關系,以導引學,培養(yǎng)學生善思、會學、能用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第1版).
[2]王慶桃.淺談高中英語閱讀課型導學案的設計[J].大觀周刊,2011,(28).
[3]陳燕舞.新課改下高中英語導學案中啟發(fā)式導學之運用[J].中學英語之友(下旬),2011,(12).
[4]劉波.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的探究與嘗試[J].文理導航(上旬),2011,(03).
[5]鄭秋秋.高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活動課堂教學模式與案例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