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艷玲
【摘 要】分組教學,是新課程提倡的一種有利于學生終身發(fā)展的學習方式,它旨在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本文從4個方面闡述了分組學習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結合學生實際對分組學習進行實踐性探討,提高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分組學習 歷史教學 學習興趣 競爭意識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核心任務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隨著新課程的推廣,教師的觀念在不斷地轉變,教學方式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教師教學觀念、教學方式的轉變,最終都要落實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分組學習正好體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所謂的分組學習是指合作學習,即“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習小組為教學基本形式,教師與學生之間,彼此通過協(xié)調的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以小組總體表現為主要獎勵依據的一種教學策略”。分組學習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有利于學生終身學習的需要。在分組學習中,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將得到張揚和發(fā)展。
一、分組學習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到教學相長
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教代替了學,學生是被教會,而不是自己學會,更不用說會學了,學生只是一味的去“死記硬背”。學生認為,教師講的就是正確的,學生對知識缺乏質疑的勇氣和能力。久而久之,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教師與學生缺乏交流與溝通,師生之間情感冷漠,教學活動也失去了動力的源泉。而分組學習則不同,教師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分組討論中各抒己見,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教師起到引導的作用,并且參與到學生中間去,師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彼此分享經驗和知識,教與被教同時發(fā)生教師與學生的身上,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此交往中,它不僅是一種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意味著學生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chuàng)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與學生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共同提高的過程。在分組學習中,師生關系融洽、和諧,其樂融融,學生大膽質疑、挑戰(zhàn),教師也虛心傾聽學生的意見,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這種師生關系是師生創(chuàng)造性得以充分發(fā)揮的催化劑,是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性情和靈魂提升的沃土。
二、分組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創(chuàng)新能力
分組學習給學生搭建了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學生利用這個“平臺”,展示自己的風采,同時也實現了共同提高的目的,每個學生在分析問題時,都會主動地去探究問題,而不是等待教師告訴。這個探究問題的過程,也就是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的過程,每個學生都帶著自己的認知傾向、思考方式和價值觀念參與到小組學習中來。在共同探討過程中,彼此啟發(fā)、相互激勵,學生在互動中受益,獲得認知成長和人格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火花相互碰撞、相互激活,學生的觀點由此生成。在此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有可能經歷困難與挫折,但卻是學生不可缺少的過程,也是一個人的能力、智慧發(fā)展的內在要求,經歷此過程學生的獨立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將會得到很大提升。例如,在學到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人教版)《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一課,學生在分組學習大小和卓叛亂時,學生之間對新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進行討論,學生聯(lián)系到西漢、東漢、唐朝、清朝前期、后期對新疆的管轄,從而論證了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橫向、縱向的比較,這是比較可喜的一面。有的學生還聯(lián)系到3?14“藏獨”事件和“臺獨”事件,并且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學生認為他們這種分裂祖國的行為是違背歷史潮流的,注定要失敗。對學生們的見解覺得很了不起,學生不但能夠分析歷史事件,而且能夠運用歷史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體現。
三、分組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以往的歷史教學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如一潭死水,學生只是機械地接受,課堂效率低下。而實行分組教學以來,教師的教學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教師給學生的自由空間多了,學生的主動性強了,開始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學生由愿學到樂學??鬃诱f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痹诜纸M學習中,學生是平等的,大家的機會是均等的,學生逐漸喜歡上了這種學習方式,它可以不拘泥于一種形式,學生得到了自由發(fā)展,學生開始由“好之者”變?yōu)椤皹分摺?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越來越積極,學生在分組學習中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學會了合作與分享,收獲了成功的喜悅。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采、異彩紛呈,有時,學生在課堂上為一問題“爭”的不可開交,有時則風平浪靜,課堂成為學生向往的地方,成為學生展示才華的舞臺。
四、分組學習有利增強學生競爭意識,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在分組學習中,小組內部的同學經常就一問題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都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為了能夠證實自己觀點的正確性,需要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經?!皽毓识隆?還要查閱一些資料,閱讀有關歷史方面的刊物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在傳統(tǒng)式的教室里,那些沒有聽懂的學生只能縮在座位上希望老師別叫到自己。而在合作學習小組里,他們就不必躲了,因為這種環(huán)境是毫無威脅的幫助式的,學生可以在此盡情地表現自己的想法或者向別人尋求幫助。分組學習給學生們提供一種合作性的學習情境??,他們認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相互依賴,只有小組其他成員成功,自已才能成功,所謂“榮辱與共”。從而使他們互相幫助、互相促進,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這是一種利己利人的學習情境。分組學習是在突出合作的主導地位的同時,也不否認競爭。但在分組學習中兩者是辯證統(tǒng)一的,“競爭”與“合作”是和諧交融,相得益彰。學生們是為如何與他人合作,為趣味、快樂而競爭。善于合作,也可增強競爭實力,立于不敗之地,而且更能使人心境平和,輕松,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總之,分組學習是一種“多邊”的合作。其中,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又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它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從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實際上,分組學習的過程又是一個學會合作的過程,還表現在同社會方方面面的聯(lián)系中,社會調查、訪談、外出收集資料、向專家請教等,不僅需要合作伙伴的同心協(xié)力,而且要獨立地運用社會交往技能去爭取成功??梢哉J為,分組學習對于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的機會。分組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進一步研究和實踐,從而真正的服務于我們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