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富
摘要:語文課程應重視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麥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和諧發(fā)展。語文教學是一個龐大的體系,恰到好處的情境創(chuàng)設(shè)可以幫助教師引領(lǐng)學生走進文本,在文奉學習中感受美、理解美、習得美。并且創(chuàng)造美,指引學生離開自己搭建的錯誤“小世界”,走進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一片具備美學意義的“大天地”,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審美缺失;審美能力;情境創(chuàng)設(shè)
美感的獲得,首先在于對形象的感知。由于小學生現(xiàn)象存儲貧乏,所以單憑語文的敘述,很難樹立形象喚起美感。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shè)生動、形象、愉悅的情境,使學生置身其中,促進其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的過渡,激發(fā)學生愛美的情趣。
一、利用繽紛的圖片創(chuàng)設(shè)情境,捕捉學生離散的目光
語文課本里有很多精美的插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欣賞插圖所表現(xiàn)的意境,結(jié)合插圖學習課文,使插圖的安排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點睛作用。
《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中的插圖上畫的是邱少云趴在茅草烈火之中,目光炯炯,直視前方的情景。我讓學生們讀課文,仔細觀察圖片,想一想烈火中的邱少云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很安靜的一分鐘,孩子們沉浸在圖片與聯(lián)想之間。然后一只又一只手舉起來——有的說:“邱少云的眉頭緊緊鎖起來,因為實在太痛苦了?!庇械恼f:“他的額頭上汗水直淌下來,滿面通紅?!庇械恼f:“他的牙齒把嘴唇給咬破了,鮮血從唇間流出來?!庇械恼f:“因為疼痛,邱少云的雙腿繃緊了”我就勢問:“同學們,你注意邱少云的雙手了嗎?”
這一問題剛拋出,有的說:“他的一只手拽住了身邊的茅草,想把它們拔起來。”有的說:“因為實在太痛,他的手指深深嵌進泥土里,指甲甚至滲出了血?!庇械恼f:“雖然疼痛,雖然一只手嵌進泥土里,可他的另外一只手依然死死握著槍支,他還是隨時準備進攻,想好好打一仗?!?/p>
從孩子們的回答里我充分感受到了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和理解課文的能力,同時也逐漸感受到了課堂氛圍熱烈下面蘊藏的凝重。我繼續(xù)問道:“此時邱少云會想些什么呢?”因為有了對插圖的深入解讀,因為有了鄭重其事地域面聯(lián)想,學生們都充分體會到了邱少云在那一刻中的艱難與痛苦,更感受到了這個英雄的不平凡。
二、利用動態(tài)的影像創(chuàng)設(shè)情境,抹去學生情感的盲點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占據(jù)優(yōu)勢,語文教師要利用該特點,及時有效利用動態(tài)影像,在課堂中拓展、深化,消除學生的理解盲點,建立生動的立體成像,使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有更具體可感的認識。
在《飛奪瀘定橋》教學中,學生們對紅軍戰(zhàn)士奮不顧身搶渡天險顯得漠然,也許是戰(zhàn)爭年代離他們太遠導致精神麻木。我課下找來《飛奪瀘定橋》的錄像,雖然是黑白電影,雖然畫面模糊,雖然沒有對話,但是看著穿梭在槍林彈雨中的戰(zhàn)士,看著他們在搖搖欲墜的橋上艱難前行。看著他們強攻下敵人的重重堡壘,看著紅旗插上瀘定城,孩子們終于忍不住歡呼了,課堂上回響著屬于孩子們的勝利之聲??赐赇浵穸唐笤偃プx課文,孩子們的語氣中多了敬佩,臉上多了凝重,心里多了感恩。
三、利用動情的語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撩撥學生生銹的心弦
(一)導語創(chuàng)境,先發(fā)制人
魏書生老師說:“好的導語像磁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眱?yōu)秀的導語能夠在第一時間創(chuàng)設(shè)出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因?qū)W生對時代背景了解甚少。我在黑板上掛了周總理的畫像,并滿懷深情地講述:“1976年的1月8日,是一個令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難以忘懷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悲傷的人們自發(fā)地來到了長安街送別總理。天是那樣的陰冷,似乎也在為這位偉人的逝世而哭泣,人們的心情更是悲痛欲絕。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送行的隊伍中,再看一眼我們敬愛的總理吧!”這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將課堂氣氛調(diào)整到當時的悲痛肅穆之中,深深地打動了每一位學生,教室里寂靜異常,學生與課文的距離拉近了,對周總理無限的懷念在學生心中奔涌著,蔓延著。
(二)過程入境,厚積薄發(fā)
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復雜而富于變化的。教學語言也要富于變化,跌宕起伏,使學生沿著教師預設(shè)好的情感線路行進,
比如《橋》刻畫了一位老漢“山”的形象,為了讓學生體會“山”的形象。我設(shè)計如下:
文本: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師:這里邊有一個詞深深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相信,這個詞肯定也深深刺痛了你的眼睛。是哪個詞?(揪)
教師將加粗的字詞用重音表達,學生們很容易感受到其間充盈的責備、不忍和無奈。他們在教師藝術(shù)化的語言里,身臨其境,他們站在“兒子”的立場上,紛紛責問老漢的一揪,卻也默默感受老漢這一揪的生死抉擇下隱藏的血與淚?;卮饐栴}的孩子語速緩慢、沉穩(wěn),表情凝重。就好像他們就是那個兒子,他們就是那個老漢。課堂在這里達到了高潮。
(三)結(jié)尾立意,余音繞梁
與導入語相比,課堂教學的尾聲就是“壓臺戲”,也必須精彩。若能處理好,不但能起到深化課堂教學的作用,給學生留下深刻、鮮明的印象,還能再次激起學生感情的波瀾。
例如在教學《月光啟蒙》(選自《月光母親》)課文時,我這樣設(shè)計:
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母親年紀大了。他在《月光母親》里是這樣寫的(出示文字,師伴樂誦讀)
我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shù)刈谔僖卫?,依然那么慈祥。和藹,但卻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干什么,甚至不知道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歲月如塵。多少往事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母親早已忘記了許多年前的那些夏夜,忘記了月光,忘記了歌聲,忘記了我。
可我依然記得:
可我依然記得:
……依然記得。很多很多。
伴著教師的感情述說,孩子們仿佛看見自己母親老了的模樣,安詳而美好。此時無論是旁聽的教師,還是聽課的學生,都沉浸在屬于自己的靜謐世界里,有幸福的往事,有心酸的回憶,也有難忘的童年。正因為教師的結(jié)束語充滿自己對母親的愛,充滿自己的真情實感,營造出來的課堂氛圍才真實富有感染力,在這安靜之中,隱隱透著來自一些孩子的啜泣。我想是這些孩子已經(jīng)與文本融為一體,已經(jīng)走進了作者的心靈,已經(jīng)投入了自己母親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