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
- 北巴克特里亞地區(qū)早期佛寺布局初探
代印度-犍陀羅與西域兩地之間,是絲綢之路上佛教向北、向東傳播的重要中轉地,其早期佛教的發(fā)展對西域佛教的歷史文化面貌產(chǎn)生了直接影響。本文從佛寺建筑的角度出發(fā),對北巴克特里亞地區(qū)早期佛寺的布局進行梳理和類型學分析,將其歸納為“印度式”“犍陀羅式”“巴克特里亞式”三種典型布局類型。進一步考察西域地區(qū)早期佛寺中的文化元素的來源,可以發(fā)現(xiàn)西域地區(qū)古代佛塔形制及佛寺整體的配置均與北巴克特里亞地區(qū)早期佛寺布局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關鍵詞:北巴克特里亞;西域
敦煌研究 2023年6期2024-01-04
- 眷注博望
【關鍵詞】張騫;西域;漢代【中圖分類號】K234?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21-0071-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1.023一、張騫形象相關研究張騫作為西漢時期著名外交家,歷代均有文人關注,將張騫的歷史形象置于各個斷代之下,考察其形象或探尋其背后的文化心態(tài),這都對于理解張騫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近十年關于后世張騫形象的論
今古文創(chuàng) 2023年21期2023-06-15
- 邊塞詩中的西域風物初探
岑參一生兩次出使西域,在北庭都護府做過判官和支度副使。在他的西域旅途中,曾經(jīng)留下過諸多邊塞詩歌。本文通過分析岑參筆下邊塞詩的意象,以岑參來到西域的時間為順序,探尋邊塞詩人眼中的西域,解釋遠古以來的西域厚重的文化歷史,緣何在邊塞詩人中留下深刻印象?!娟P鍵詞】西域;邊塞;岑參;文化【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13-0033-03【DOI】10.20024/j.cn
今古文創(chuàng) 2023年13期2023-05-31
- 先秦至漢代中原與西域的文化交流
]先秦時期中原和西域就存在文化的聯(lián)系。西漢建立后,中原和西域的文化交往更加密切并且連綿不絕。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長期的互動交流,為公元前60年西漢統(tǒng)一西域,西域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多元一體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和社會基礎。[關鍵詞]先秦;兩漢;中原;西域;文化交流[中圖分類號]G122?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274(2022)03—0089—08[作者簡介]王聰延,女,兵團黨
兵團黨校學報 2022年3期2022-06-30
- 宋代筆記中西域書寫研究
鍵詞:宋代筆記 西域 書寫 交流北宋前期,回鶻等西北民族商賈通過河西走廊轉販新疆、中亞乃至印度、波斯諸地商品來宋貿易。西夏政權崛起后,河西走廊為其占據(jù),對來往商旅以重稅嚴加盤剝,致使大食諸國商人大都改由海路來送。而中亞、新疆諸地商隊改道于闐經(jīng)約昌城、大屯城,通過柴達木盆地,抵達青唐國,再入宋地貿易。此道一度成為北宋時期中西陸路交通的主要干線,于闐諸政權遣使來送朝貢也走此路??偟膩碚f,宋代中外文化交流在歷史上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宋代筆記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內容豐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2年10期2022-05-30
- 建安同題西域賦的政治解讀
培 摘要:建安西域題材的文學書寫呈現(xiàn)出一定的特殊性,其中以同題共作《迷迭賦》《瑪瑙勒賦》《車渠椀賦》表現(xiàn)尤甚。根據(jù)迷迭香、瑪瑙勒、車渠椀作為香料類、玉器類代表的特殊政治意涵,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鄴下文人集團在西域題材書寫中的政治外交信息。對建安同題《迷迭賦》《瑪瑙勒賦》《車渠椀賦》的時代特殊性、地域特殊性、主體特殊性、題材特殊性的多方位考察,有助于幫助我們了解魏晉時期中原與西域的文化交流狀況。 關鍵詞:建安;同題賦;西域;政治;外交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
江漢論壇 2022年5期2022-05-17
- 試論古代西域屯田治理對當代新疆屯墾戍邊的啟示
[摘要]自西域進入中國版圖兩千多年來,古代屯田被歷代中央政府視為治理邊疆的戰(zhàn)略措施,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周邊環(huán)境的變化,古代屯田治理逐漸發(fā)展為當代屯墾戍邊,對我國西北疆域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起到保障與促進作用。本文以新疆屯田治理的變遷為主線,對不同時期中央政府對屯田治理的成功經(jīng)驗為分析主體,以古鑒今,試圖分析對當代新疆屯墾事業(yè)發(fā)展的啟示。[關鍵詞]西域;屯田;新疆;屯墾戍邊[中圖分類號]K29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兵團黨校學報 2022年2期2022-05-13
- 先秦時期中原與西域的商品貿易及其特點
:先秦時期中原與西域之間存在廣泛的商品貿易,西域地區(qū)為中原提供各類寶石、毛織品等,中原為西域提供絲綢、漆器、竹制品、樂器、珍珠等。商周時期,在中原與西域的商品貿易過程中,西戎發(fā)揮著重要的中間人的作用。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國通過對西戎各族的征伐加強了對中原與西域貿易的重要通道—河西地區(qū)的控制。其他各國開辟了川滇地區(qū)—印度—西域和中原—河套—甘青地區(qū)—西域這兩條路線。技術層面上的特點則是,中原地區(qū)憑借自己深厚的技術實力可以對西域來的商品做本土化改進進行再生產(chǎn),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2年4期2022-04-20
- 論白居易們的文化矛盾心態(tài)
主張,在唐詩表現(xiàn)西域器樂悲絕激越的審美意味方面,這兩種態(tài)度形成明顯的文化矛盾。關鍵詞:白居易;唐詩;西域;器樂羅隱《聽琵琶》曾感嘆:“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處聞。大底曲中皆有恨,滿樓人自不知君?!雹佟按蟮智薪杂泻蕖笔菑浡谔拼?span id="0eak0um" class="hl">西域器樂題材詩歌中共同的情調。論琵琶,則有“摧藏千里態(tài),掩抑幾重悲”②“琵琶弦中苦調多,蕭蕭羌笛聲相和”③;論五弦,則有“第五弦聲最掩抑,隴水凍咽流不得。五弦并奏君試聽,凄凄切切復錚錚”④;論箜篌,則有“箜篌歷亂五六弦,羅袖掩面
漢語言文學研究 2022年1期2022-04-12
- 多民族共同開辟“絲綢之路”
娶的胡妻以及到達西域諸國后各族民眾的配合,共同形成合力,開辟了“絲綢之路”。關鍵詞:絲綢 匈奴 張騫 西域今天,“絲綢之路”這一名稱為人們所熟知,它是對一條古代東西交通路線的高度概括?;赝麣v史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早在這條絲路正式開通前就有各族民眾活躍在這條東西交通線上,并在其正式開通后對東西方交流產(chǎn)生重大影響。然而,對于“絲綢之路”的命名卻是由近代德國地理學家李?;舴姨岢鰜淼?,即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印度間開展絲綢貿易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
民族文匯 2022年8期2022-04-10
- 從西域對漢的納質看漢王朝與西域的關系
動中的重要角色。西域諸國先是歸附于匈奴,之后漢和匈奴爭奪西域,西域諸國才對漢稱臣納質,故漢和西域諸國之間的質子關系中也夾雜著匈奴。質子在民族關系中有著重要作用,故西域對漢的納質對雙方之間的關系也有重大影響。關鍵詞:西域;兩漢;質子;民族關系一、質子的起源和質子制度的形成在《說文解字》中“質”為“以物相贅?!薄百?,以物質錢,從敖貝。贅者,尤放貝當復取之也。”“質”在最早的釋義中即為在物品交換中抵押物品的行為,也有抵押品的含義?!百|子”中的“子”不僅有王室子弟
文學天地 2022年1期2022-03-03
- 宋云、惠生西行考論
。關鍵詞:北魏;西域;宋云;惠生;文化 中圖分類號:K8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21)05-0026-08Research on the Western Travels of Song Yun and Hui ShengLI Xiaobai LIU Zhiwei(School of Art,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The jour
敦煌研究 2021年5期2021-12-21
- 跟著古詩游中國
小贏古地名:西域國內范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甘肅、青海部分地區(qū)位置:中國西北部古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從軍行》《送元二使安西》關鍵詞:西域,陽關,玉門關踏上古絲綢之路,伴著陣陣駝鈴聲響,我們在祖國的西北邊陲,開啟了環(huán)游中國的旅程。提到西域,你的腦海里可能會浮現(xiàn)神秘消失的樓蘭古城,或者古代商隊走過留下的印跡。西域,漢代以后通常是指甘肅的玉門關以西,也就是現(xiàn)在新疆和中亞等地區(qū),中國西北方的游牧民族長期生活在這里。西域歷史悠久,漢代絲綢之路在這里開辟,東西
紅蜻蜓·高年級 2021年2期2021-09-10
- 漢朝與西域的貢賜貿易
容摘要:在張騫通西域之前,漢朝即以“饒財”的形象為西域所知。漢武帝以來,漢朝通過派遣使者開啟了與西域的官方交往,西域諸國隨之派出使者到漢朝奉獻畜物,漢朝依據(jù)獻物賜予錢財,貢賜貿易由此成為西域與漢朝交往的重要方式。漢朝為西域使者提供飲食車馬接待,派人迎送西域使者,確保其路途安全,以保障貢賜貿易的暢通。貢賜貿易與儒家“來遠人”的王道思想有關,政治上表明西域諸國歸順于漢,經(jīng)濟上促進了漢與西域的物資交流。貢賜貿易是西域與漢朝交流的動力支撐,也是漢代絲綢之路繁榮暢通
敦煌研究 2021年6期2021-09-03
- 漢代西域烽燧功能探析
。關鍵詞:漢代;西域;孔雀河烽燧烽燧也稱“烽火臺”“煙墩”“烽堠”“狼煙臺”“烽臺”等,是我國古代邊塞之地軍事防御體系中重要的設施之一,戰(zhàn)時有戰(zhàn)事報警和傳遞信息的重要作用。學術界目前對烽燧的定義仍有諸多討論:王國維主張“燧主晝,烽主夜”;陳夢家認為“烽主晝,燧主夜”①;賀昌群認為“烽燧非一名詞,亦非同一作用之二物,烽者烽火,燧者亭燧,凡亭燧所在,即有烽火,故史籍中有連稱烽燧”②。我國最早烽燧見于文獻《史記·周本紀》中幽王烽火戲諸侯,說明至少在西周幽王時期就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13期2021-08-23
- 從《鄉(xiāng)樂雜詠》看西域樂舞對新羅樂舞的影響
文獻后,則可發(fā)現(xiàn)西域樂舞經(jīng)由唐傳入新羅,在其音樂構成等其他方面給予了深刻的影響。關鍵詞:《鄉(xiāng)樂雜詠》 西域 新羅 樂舞“鄉(xiāng)樂”這個用語是用來區(qū)分外來樂舞的雅樂以及唐樂,代表著民族樂舞的意義,這個用語也是現(xiàn)存記錄中最早使用的。被崔致遠定義為鄉(xiāng)樂的新羅五伎是新羅本土固有的樂舞,而且在這里鄉(xiāng)樂的概念不僅包含樂,還包括了歌、舞、戲,且達到了高度的融合。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細究詩歌文本內容后,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唐代時期西域樂舞對新羅樂舞產(chǎn)生的一定影響。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對《
參花(上) 2021年8期2021-08-12
- 邊塞詩融入“新疆地方史”教學的路徑探索
【關鍵詞】詩詞;西域;新疆地方史;愛國主義【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04-122-03【本文著錄格式】周杭.邊塞詩融入“新疆地方史”教學的路徑探索[J].中國民族博覽,2021,02(04):122-124.基金項目:新疆理工學院2020年校級教改項目“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資料庫建設與課程優(yōu)化(項目編號:PT-2020021)?!靶陆胤绞贰闭n程是新疆地區(qū)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使用的教材是《簡明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4期2021-04-18
- 漢代西域都護研究的學術史考察
830002)西域都護創(chuàng)始于西漢漢宣帝時期,是漢中央政府在西域設置的最高軍事和行政長官,秩比兩千石,相當于內地的郡太守,終于東漢末年?!?span id="aiuea0a" class="hl">西域都護府”是西域都護的辦事機構,最初設置于烏壘城(今輪臺縣境內),鄭吉是在西域開府施政的第一位西域都護。在《漢書·鄭吉傳》中有記載:“(鄭)吉于是中西域而立莫府,治于烏壘城?!?span id="au00w0m" class="hl">西域都護的設置,標志著西域正式隸屬于漢中央王朝,開啟了中央政府治理西域的先河,不僅有效地維護了漢朝西北邊疆的穩(wěn)定,保障了絲綢之路的暢通,還促進了
喀什大學學報 2021年5期2021-01-02
- 西域問題專家班勇(上)
)的名字,總要和西域相聯(lián)系。西域對于東漢時期的中國究竟有多重要呢?西域的重要性西域進入中國統(tǒng)治者的視野,是從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始的。張騫出使西域的使命,是聯(lián)合大月氏共同抗擊匈奴。盡管此行因匈奴的阻撓擱淺數(shù)年,張騫沒有達到目的,但他最終還是回到了長安。這次外交的失敗,并沒有使?jié)h武帝灰心。當張騫向漢武帝詳細匯報他在西域的見聞時,漢武帝不僅大開眼界,而且對西域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更加重視,不斷派遣使者與西域各國聯(lián)系。漢武帝之后的漢朝皇帝開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動,并取
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中年級) 2020年9期2020-11-25
- 唐代西域重要的戰(zhàn)略價值
后,便開始著手對西域的經(jīng)略。此后經(jīng)過太宗、高宗兩朝人的努力,基本實現(xiàn)了對西域的全面控制,先后對西域統(tǒng)治長達百余年之久。雖有幾次短暫的失陷,但并不影響唐朝對西域的統(tǒng)治根基。直至唐德宗時期,唐朝才徹底結束對西域的控制。從唐朝對西域高度的重視和精心的經(jīng)略,可以看到西域其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而這種地位更是由其獨特的戰(zhàn)略價值所決定的?!絷P鍵詞:唐朝;羈縻;西域;西突厥一、唐對西域的經(jīng)營策略(一)唐朝對西域的經(jīng)略唐初,雖然要面對自北方東突厥汗國的威脅,但未影響唐朝對西域的
速讀·中旬 2020年7期2020-11-18
- 唐初對西域的開拓及經(jīng)營策略
。尤其是在西北的西域地區(qū),唐朝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實現(xiàn)了對西域的控制,并相繼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等統(tǒng)治機構。將西域正式納入到版圖中來,此后對西域的控制前后長達百余年,影響非常深遠。本文通過簡要分析唐初對西域的開拓以及統(tǒng)治方式,探求唐朝對西域獨特的經(jīng)營策略,為研究邊疆治理和地緣關系提供一些歷史性的借鑒。關鍵詞:唐朝;羈縻;西域;西突厥一、唐初對西域的開拓策略(一)遠交近攻,聯(lián)合西突厥制衡東突厥早在隋唐之際,西域地區(qū)[1]就已經(jīng)分布著許多大小不一的綠洲國家
文存閱刊 2020年17期2020-11-09
- 面具舞的發(fā)生學研究
汪琳【摘 要】西域這方神秘的地域,總是帶給人們無限的遐想。而西域面具舞的追根溯源,終究離不開西域先民遙遠的原始崇拜——薩滿教。面具從儀式中走來,進而衍生出面具舞。薩滿文化中面具的意蘊深刻,不僅是儀式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給予人們力量的源泉。面具舞的誕生以及對其進行的解構,是認識與解悟西域薩滿文化的必然途徑。當神圣從儀式中被剝離,世俗性便接踵而至。我們在歷史和現(xiàn)實中縱橫捭闔進行比較,從文化的深層結構去分析,就是為了探究它的奧義。【關鍵詞】西域;薩滿文化;儀式
戲劇之家 2020年29期2020-11-02
- 屈底波東侵與北庭都護府
波;北庭都護府;西域;中亞1.屈底波東侵屈底波,全名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Qutaybah ibn Muslim),又稱古太白,庫泰拔,是阿拉伯帝國重要的軍事統(tǒng)帥,在阿拉伯帝國對外征服的進程中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歷史作用。屈底波東侵,即阿拉伯帝國對中亞地區(qū)的侵略及征服,因其主要將領為屈底波而得名,又稱屈底波東征。公元705年,屈底波被哈里發(fā)任命為呼羅珊總督,負責征服中亞。次年,屈底波攻占了吐火羅及其首府巴里黑(今阿富汗北部的馬扎里歇里夫西)。隨后,屈底波多次
商業(yè)2.0-市場與監(jiān)管 2020年12期2020-09-10
- “西域”想象與吐魯番訪古
。小時候讀到有關西域的文字,總會對那個地方產(chǎn)生神秘而遙遠的印象:風沙駝鈴、大漠胡楊、跳胡璇舞的少女、梵音縈繞的佛像、遙遠古國傳來的硨磲瑪瑙與安息香。即便自小生在甘肅,也沒有去過更西的地方,所以記憶中,西域與新疆畫上了等號。等到開始學文學,新疆又演化為腦海中一個充滿異域風情和深厚歷史積淀的名字。這里曾有漢使鑿空,曾有絲路蜿蜒,有人寫下“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有人長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無數(shù)的戍卒商旅、文人墨客、僧侶使者,迎著戈壁的熱風,懷著千千心
美與時代·上 2020年4期2020-07-20
- 淺析中外文化交流與文化自信
人形象西傳至漢代西域屯田之所米蘭,在吸收了希臘神話中的小愛神厄洛斯和基督教天使形象的基礎上,塑造了“有翼天使”圖像,成為當時中外文化交流的具體體現(xiàn)。以中華文化為根本,兼容外來文化的宏大文化包容性,是文化自信的基石,也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關鍵詞]羽人;西域;有翼天使;外來文化;交流[中圖分類號]G125?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274(2020)03—0095—07[作者簡介]張程,女,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
兵團黨校學報 2020年3期2020-07-04
- 論西域龍馬圖騰的形成與發(fā)展
屈玉麗摘要:西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地點,也是文化融合的搖籃。西域最早出現(xiàn)的是馬圖騰崇拜,后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佛教傳入西域,帶來了印度的龍文化。在中原與西域文化交流過程中,中原龍文化也傳入西域,西域的馬圖騰借鑒、吸收、融合了印度的龍文化和中原的龍文化,最終形成了西域龍馬圖騰。中原龍文化對龍馬圖騰有一定的影響,本文將西域龍馬文化與中原龍馬文化進行對比,突出兩者之間的差異,表明龍馬圖騰的文化意蘊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相融的結果。關鍵詞:西域 龍馬圖騰 龍馬
參花(下) 2020年7期2020-06-29
- 漢代敦煌郡庫與西域戍卒兵物管理
映出敦煌郡庫兼管西域兵物的職能。究其原因,一方面敦煌是河西咽喉,設兩關而控西域,具有地理上的便捷性,另一方面漢代邊郡往往兼管邊外事務,敦煌郡正起著兼管西域的作用,因此敦煌郡庫可管理西域兵物。關鍵詞:敦煌;漢簡;郡庫;西域中圖分類號:K87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20)01-0123-05Abstract: The officials in charge of the armory of Dunhuang prefect
敦煌研究 2020年1期2020-05-09
- 王繼光先生關于陳誠西使系列研究芻議
資料;3.對研究西域乃至中亞地區(qū)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提供了寶貴的資料;4.《竹山文集》的整理研究,對明初特別是洪武朝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很多寶貴的原始史料。關鍵詞:西域 版本 生平 外交 明朝陳誠的《竹山文集》由王繼光先生于1985年在甘肅省圖書館西北文獻翻檢發(fā)現(xiàn),在此之前,陳誠西使最為著名的是《西域番國志》和《西域行程記》,20世紀初,向達、張星烺和謝國楨等前輩,對于二書的流布居功至偉。與此同時,國外學者特別是日本對陳誠西使以及明代中西文化交流作了詳細的考證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0年11期2020-02-04
- 中國古代文學中的漢唐宮廷樂舞考察研究
會背景下積極吸收西域歌舞之精華,最終形成了漢唐時代獨特的樂舞藝術。本文以漢唐時期的宮廷樂舞為研究對象,從漢唐樂舞職能與管理機構變革角度入手,探討漢唐樂舞與西域樂舞相互融合的深層因素。關鍵詞:宮廷樂舞 ?漢唐 ?西域 ?融合中圖分類號:J7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0)24-0169-05中國樂舞藝術的歷史由來已久,《禮記·樂記》闡述了由音至樂的衍化道理,表達了音樂即由和諧組合的樂音來表現(xiàn)的藝術類型。而舞蹈,是以人體動作形態(tài)為
藝術評鑒 2020年24期2020-02-04
- 淺議唐初名將郭孝恪
是都護安西,征伐西域。后來在攻打龜茲的戰(zhàn)爭中,父子二人為國捐軀,唐太宗不僅沒有為其舉哀,反而說他死不足惜,并將其罷官奪爵。此中緣由,一是郭孝恪品行不端,致使一將失誤,累及三軍;二是其戰(zhàn)死龜茲,損兵折將,影響了太宗征伐西域的部署計劃,更使大唐天威受損,有失天朝上國顏面;三是太宗與郭孝恪的君臣關系并不親密,君主對長期在外領兵的將領大都心存猜忌等。因此,為淡化其玉碎龜茲、大損國威的政治污點,太宗對其進行了冷處理。關鍵詞:唐初;唐太宗;郭孝恪;西域0 前言郭孝恪(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21期2020-01-28
- 8世紀末西北絲綢之路南道研究
的駐軍大部內調,西域防守日益空虛,吐蕃乘虛而入,統(tǒng)治河隴西域廣大地區(qū)長達百年之久。傳統(tǒng)上認為吐蕃的占領切斷了唐對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區(qū)的控制,導致西域絲路中斷并逐漸衰落。但隨著近年來在河隴西域陸續(xù)發(fā)現(xiàn)的吐蕃時期有關絲綢之路商貿往來的大量文獻和實物,提供了西域絲路在8世紀末繼續(xù)保持繁榮的諸多佐證。關鍵詞:西域;絲綢之路;南道唐代中期,受到安史之亂的影響,唐朝勢力逐漸衰弱,失去了對河隴西域的掌控。接替唐朝掌控這一地區(qū)的是吐蕃政權,在長達百年之久的統(tǒng)治時期里,吐蕃在
北方文學 2019年35期2019-12-24
- THE STONELIONS OF CHINA
Regions(西域). Their arrival invariab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Han capital. When the Mongolian khans ruled from Beijing (Yuan Dynasty, 1206 – 1368), they also enjoyed presents of lions sent to them from thei
漢語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16年1期201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