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義
- 有趣的數(shù)字
月巴陵日日風(陳與義)3.( ? ? ? ? ) 月殘花落更開(王令)4.( ? ? ? ? ) 月青和雨乍晴(司馬光)5.( ? ? ? ? ) 月榴花照眼明(韓愈)6.( ? ? ? ? ) ( ? ? ? ? ) 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7.( ? ? ? ? ) 年生死兩茫茫 (蘇軾)8.( ? ? ? ? ) 里鶯啼綠映紅 (杜牧)參考答案一、1.始終如一 2.八一(建軍節(jié)) 3.三七 4.舌頭 5.百里挑一6.以一當十 7.一五一十 8
小獼猴學習畫刊·下半月 2023年8期2023-07-24
- 兩宋之交陳與義詩歌的流變
510006)陳與義是兩宋之交杰出的詩人,他的一生與佛結緣,并被《續(xù)傳燈錄》等禪宗典籍列為臨濟宗大圓洪智禪師的入室弟子。但當前有關陳與義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學杜成就及其對江西詩風的變革等方面,對陳與義詩歌與佛禪關系的考察成果相對較少。據(jù)筆者所見,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寧智峰《簡論禪宗對陳與義的影響》(2008 年)、吳倩《陳與義詩歌論》第四章《禪宗對陳與義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2010 年)、張云《禪宗對陳與義思想及其詩文創(chuàng)作的影響》(2015 年)、沈童《佛禪思想
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22年2期2022-12-13
- 論方回對老杜派的詩歌批評
呂居仁、曾幾、陳與義為核心,往后乾淳年間則含括朱熹、尤袤、蕭德藻、陸游、范成大,至韓南澗父子、趙章泉而止。 方回所說的老杜派,包括了江西詩派中的一些優(yōu)秀詩人,同時也排除了江西詩派的末流。 可以說,老杜派既有江西詩派的成分,又不完全包含江西詩派。方回評陳與義?道中寒食二首?(其二)有云:“予平生持所見:以老杜為祖,老杜同時諸人皆可伯仲。 宋以后山谷一也,后山二也,簡齋為三,呂居仁為四,曾茶山為五,其他與茶山伯仲亦有之。此詩之正派也。”[5]591可見,方回把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2期2022-12-01
- 陳與義: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首》至南宋詩人陳與義的《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只淺淺地掠過兩遍,便能背得極順溜。因為上口順溜,因為簡單易解,它成了我最喜歡的《臨江仙》詞。然而,它究竟妙在何處?似水流年的往事,如風清,如月冷;兩鬢蕭蕭的感傷,恨國破,恨家遠。我自以為是懂他的——詞紅而人不紅的詞人陳與義。直到我自己開始寫詩后,才有了更深的感觸:凡是寫得很順的詩詞,大多來自心底;每一句都是必須說的,而不是勉強湊的。于是,我重新來掂量——這闋古往今來獲無數(shù)詞評家贊譽的小詞:憶昔午橋橋上飲
美育 2022年9期2022-05-30
- 《春雨》中的感傷與激勵
,一下子就遇見陳與義的《春雨》。花盡春猶冷,羈心只自驚。孤鶯啼永晝,細雨濕高城。擾擾成何事,悠悠送此生。蛛絲閃夕霽,隨處有詩情。雖然是花開荼蘼的日子,困居陋室,不知為什么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濕冷的感覺直入骨髓。這是陳與義的夫子自道,但又何嘗不是說我現(xiàn)在的處境呢?日日呆呆在陽臺看天看樹看鳥,一切靜寂,唯兩只斑鳩時來相親(這是我自作多情)而已。而陳與義的人生似乎較之我還要凄涼,因為連啼叫的黃鶯也是孤獨的?!坝罆儭闭娴氖呛芎玫脑~語,那長得過也過不完的白天??!花盡春冷
語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6期2022-05-30
- 楊萬里《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萬花川谷月下傳觴》漫說
的關鍵在于理解陳與義。盡管陳與義和楊萬里各有很不相同的詩學觀點,卻有著極其一致的藝術趨向。這種一致或許并非來自模擬,只是各自藝術天性的相近使然。陳與義少年從崔鶠學詩,崔鶠告訴他要“忌俗”,強調“慎不可有意于用事”。竟是直接反對江西派了。這讓陳與義有意識地回避了黃庭堅,從陳師道那里悟得詩法,他直言:“本朝詩人之詩……不可不讀者陳無己也?!保ㄐ於龋骸秴s掃編》)其實,陳師道不能像黃庭堅那樣嫻熟地驅遣古典,便從立意、格調上下功夫,這給了陳與義一條新路。尤其在經歷家
名作欣賞 2022年3期2022-03-11
- 杏花疏影二十年
止有岳飛,還有陳與義,且通過一闋他的詞,和他一起回憶,也陪伴他的安慰與救贖,分享他在波瀾中獲得的稍許平靜。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宋·陳與義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貞洀谋彼螠缤鲋伴_始。憶洛中舊游,回憶在洛陽一帶的交游,相與交游的人。在那個時候,他也是有承平歲月的。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還記得太平時,在午橋上喝酒,座上都是響當當?shù)?/div>
美文 2021年24期2021-12-17
- “黃巖縣里借舟遲”
松廬《陳與義集校箋》 白敦仁校箋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4年版“宴坐峰前沖雨急,黃巖縣里借舟遲。百年癡黠不相補,萬事悲歡豈可期。莽莽滄波兼宿霧,紛紛白鷺落山陂。只應江海凄涼地,欠我臨風一賦詩?!边@首題為《自黃巖縣舟行入臺州》的七律,相傳為當年陳與義陪駕宋高宗避海臺州時所作。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居士,洛陽人,是兩宋之交杰出的詩人。政和三年及第入仕,早年躑躅京洛,擔任低職官吏。宣和年間,以五首《墨梅》詩受到徽宗賞識而連續(xù)擢升,旋又卷入酷烈黨爭,謫貶陳留。靖康難書城 2021年12期2021-12-11
- 陳與義與江西詩派關系考辨
0119)關于陳與義和江西詩派的關系,從南宋到現(xiàn)在一直有不同的說法,宋代的嚴羽認為他是江西詩派,詩風又與江西詩派有一定的差異。宋末元初的方回也認為陳與義屬于江西詩派,并將其列入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南宋的楊萬里、劉克莊和明清的很多詩論家反對將陳與義劃入江西詩派。當代大多學者延續(xù)了嚴羽、方回等人的觀點,事實上陳與義并不屬于江西詩派。弄清陳與義是否屬于江西詩派,不僅關系到對陳與義詩歌風貌及其在宋詩史上地位的認識,亦有助于厘清兩宋之交乃至宋代詩歌發(fā)展的基本脈絡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1期2021-12-06
- 晚日楊柳媚春風 ——《清明》賞讀
英華原文清 明陳與義①卷地風拋市井聲,病夫危坐了清明②。一簾晚日看收盡,楊柳微風百媚生。注釋①陳與義(1090—1139),字去非,號簡齋,宋代詩人。②危坐:端坐。闡發(fā)詩題“清明”指的就是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的天氣往往如杜牧在《清明》中所寫,會有霏霏細雨;清明節(jié)的習俗之一是掃墓,所以,常常會看到“路上行人欲斷魂”。然而宋代詩人陳與義筆下的“清明”卻讓我們感受到了別樣的風景。這風景不用綿長的細雨渲染氣氛,而讓“卷地”的大風突兀開場。“呼——呼呼——”一陣風過,會卷作文中學版 2021年4期2021-11-22
- 清麗雄渾 奇趣橫生 ——陳與義《雨晴》賞析
級中學)雨 晴陳與義天缺西南江面清,纖云不動小灘橫。墻頭語鵲衣猶濕,樓外殘雷氣未平。盡取微涼供穩(wěn)睡,急搜奇句報新晴。今宵絕勝無人共,臥看星河盡意明。宣和五年(1123),陳與義擔任太學博士,受到皇帝的器重,也許覺得自己可以施展才學,因而心情略有變化,面對夏末秋初,天氣轉晴,驟雨方歇,寫下這首《雨晴》詩。這首七律描繪了酷暑雷雨過后的自然景象,抒發(fā)了詩人感受雨后新涼的舒暢喜悅的心情。首聯(lián)、頸聯(lián)都描繪雨晴的景象,首聯(lián)寫天空。“天缺西南江面清,纖云不動小灘橫”中“課外語文 2021年2期2021-03-04
- “深入”還是“轉向”? ——從陳與義生平解讀其佛禪作品
童內容提要:陳與義是南北宋之際的杰出詩人,在他的六百余首作品中,有近六分之一涉及佛禪元素。陳與義佛學造詣深厚,佛禪對其思想有重要影響;他有許多嫻熟運用佛語釋典、敘述游寺居寺、結交僧侶文人、記錄坐禪體驗的作品。陳與義佛禪作品的藝術價值隨著其佛教信仰的深化而提高,晚年達到“渾成”的境界。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河南洛陽人,有《簡齋集》行世,南北宋之際杰出詩人。陳與義詩作成就很高。從宋到清,他幾乎得到了一致的肯定,這在評價往往兩極分化的宋文學與文化 2020年3期2020-11-17
- 淡極始知花更艷 ——陳與義《題許道寧畫》賞析
、清時期。宋代陳與義的《題許道寧畫》被廣為稱道。東南大學教授、美學家孔壽山在《中國題畫詩大觀》中寫道:“詩人從大處著眼,略去細小景物,寫晚秋的高山危石、野水遠嵐,展示這幅名畫的氣勢和藝術境界。”《題許道寧畫》是這樣寫的:滿眼長江水,蒼然何郡山。向來萬里意,今在一窗間。眾木俱含晚,孤云遂不還。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人,宋詩代表詩人,江西詩派“三宗”之一。陳與義作詩注重意境,擅長白描,其詞作清婉秀麗,疏朗明快,有陶淵明、謝靈運、韋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0年5期2020-06-18
- 一枝喚起幽禪 ——陳與義《清平樂·木犀》寓意分析
210097)陳與義,字去非,自號簡齋居士,現(xiàn)存詞作十八首,即《無住詞》一卷?!俄毾u點簡齋詩集》注云:“無住者,湖州青墩鎮(zhèn)僧舍之庵名也,公紹興間奉祠寓居焉。卷中詩詞皆可考,而詞亦多其時所作,故以題集?!督饎偨洝罚骸畱獰o所住而生其心。 ’庵名本此。 ”[1](488)或因詩名太盛,或因詞作數(shù)量不多,陳與義終未在宋代詞壇留有姓名。然其詞“首首可傳”①(551),“語意超絕,識者謂其可摩坡仙也”②(1223),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后人詞話對《無住詞》的評價也較文教資料 2019年35期2019-12-27
- 胡穉箋《無住詞》的注釋模式及價值
。《無住詞》為陳與義作,雖僅18首,難以與東坡、清真抗行,但前人評價頗高。四庫館臣評其“吐言天拔,不作柳亸鶯嬌之態(tài),亦無蔬筍之氣。殆于首首可傳,不能以篇帙之少而廢之”[1](1813),更認為黃庭堅、陳師道詞非其敵手。 因此,胡穉箋《無住詞》作為《無住詞》最早的注本和“宋人注宋詞”的傳世之作理應得到更多的關注,分析其注釋模式并揭示其價值也很有必要。一、胡穉箋《無住詞》的注釋模式胡穉箋《無住詞》雖篇幅不長,但基本上對每首詞均有或長或短的注解,其注釋模式亦很全文教資料 2019年35期2019-12-27
- 山川佳處乘舟看 ——《題持約畫軸》賞讀
文題持約畫軸①陳與義②日落川更闊,煙生山欲浮。舟中有閑地,載我得同游。注釋①持約:陳與義的朋友,擅長書畫。②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闡發(fā)一抹淡淡的醉紅滑過遠遠的山頭,山頭那輪不舍得離開大地的紅紅的太陽,還是回到山下面的家里去了,卻把醉人的余紅涂在西邊的天空,讓人想象它曾經無限動人的麗影。或許是被思念拉扯,山旁無邊無際的河水顯得更加寬廣了。暮色里,寬廣的河流似乎在默默地思念著曾經歡快地灑落在河面上的陽光。煙作文中學版 2019年9期2019-11-27
- 陳與義衢州唱和活動考辨
200433)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兆谡腿?1113)登上舍甲第,授文林郎、開德府教授。靖康之難,宋室南渡,陳與義輾轉流離,于建炎四年(1130)被召,紹興元年(1131)夏,抵達紹興;次年,赴臨安;紹興七年,累官至參知政事,紹興八年冬,卒。陳與義晚年,宦海幾經浮沉,一方面仕宦逐步顯達,不可避免卷入黨爭,故而在紹興三年、四年、七年三年任官時期,沒有一首詩留存(1)據(jù)吳書蔭、金德厚點?!?span id="0qm0cyq" class="hl">陳與義集》和白敦仁校箋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9年11期2019-11-05
- 山川佳處乘舟看
文題持約畫軸①陳與義②日落川更闊,煙生山欲浮。舟中有閑地,載我得同游。注釋①持約:陳與義的朋友,擅長書畫。②陳與義(1 0 9 0—1 1 3 8),字去非,號簡齋,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闡發(fā)一抹淡淡的醉紅滑過遠遠的山頭,山頭那輪不舍得離開大地的紅紅的太陽,還是回到山下面的家里去了,卻把醉人的余紅涂在西邊的天空,讓人想象它曾經無限動人的麗影。或許是被思念拉扯,山旁無邊無際的河水顯得更加寬廣了。暮色里,寬廣的河流似乎在默默地思念著曾經歡快地灑落在河面作文·初中版 2019年9期2019-09-15
- 二十一世紀以前的陳與義詩歌研究綜述
李雋琪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是在宋詩及中國文學史研究中無法繞開的一位詩人,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面向陳與義詩歌展開的研究層出不窮,為更好地了解這些研究的成就水平以及學術源流,本文將針對二十一世紀以前的陳與義詩歌研究成果作一個回顧與歸納,以備考略。一陳與義在他還在世的時候,就曾獲得“詩俊”之名,葛勝仲說他“晚年賦詠尤工,搢紳士庶爭傳誦,而旗亭傳舍摘句,題寫殆遍,號稱‘新體’?!痹谒攀篮螅仁怯兴谋碇稄垗詾樗髂怪俱懻f“公詩體物寓興,清遂超特,紆余宏肆,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6期2019-09-10
- 20世紀80年代以來陳與義詩歌研究述評
341000)陳與義是兩宋之交詩壇上最杰出的詩人,其詩歌既有對蘇、黃等人的繼承,又呈現(xiàn)出了新變的特質,在兩宋詩壇影響甚巨,楊萬里稱其“師宗已上少陵壇”,方回將其與黃庭堅、陳師道一起并稱為江西詩派“三宗”。相比于蘇軾、黃庭堅,人們對陳與義詩歌的研究比較少。20世紀80年代之前,學界多注重對其詩歌及相關研究資料的匯編,如傅璇琮先生的《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黃庭堅和江西詩派卷》[1]一書就收集了歷代詩學家對陳與義詩歌的點評,資料較為詳實,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9年3期2019-03-15
- 運用背景,挖掘情感
因以詩迓之宋·陳與義十月高風客子悲,故人書到暫開眉。也知廊廟當推轂,無奈江山好賦詩。萬事莫倫兵動后,一杯當及菊殘時。喜心翻倒相迎地,不怕荒林十里陂。注:此詩寫于高宗建炎元年十月,上一年十一月,金人攻占汴京,徽、欽二帝被俘。作者幽居鄧州 ,好友席大光去郢州赴任,途經此處,特意來探望他。一般來說,高考古詩鑒賞所選的詩詞無論其作者是否為人所稱道,大多也是情感沉深、言之有物之作。這就需要我們在閱讀時,根據(jù)詩題、注釋、詩人言說的口吻等提示信息,挖掘文字背后所蘊蓄的情文苑·經典美文 2019年2期2019-02-14
- 陳與義詩風變異探賾
代之際代表詩人陳與義。陳與義,號簡齋,現(xiàn)存詩詞654 首。和其他詩人相比,陳與義氣力皆用于寫詩,文集及詩話等詩歌理論著述幾乎少傳于世。自宋以來,他的詩歌也被歷代學者所贊賞不已。如南宋羅大經曾在《鶴林玉露》中曰:“自黃陳之后,詩人無逾陳簡齋”;南宋末劉克莊《后村詩話》也曰:“第其品格,故當在諸家之上”;元代方回在《送羅壽可詩序》中也這樣曰:“陳簡齋、曾文清為渡江之巨擎”;今人錢鍾書先生也在《宋詩選注》中肯定了陳與義在文學史上的影響,曰:“在北宋南宋之交,也許名作欣賞 2019年26期2019-01-28
- 意足不求顏色似
摘 要:陳與義詩詞成就顯著,從其作品出發(fā),結合南宋筆記詩話中的相關資料,可以看出他在文學思想方面有自覺的創(chuàng)新意識。他調和蘇、黃二人的詩學思想并有所超越,上追杜甫及韋柳陶謝,形成了追求“韻格”、崇尚清淡自然的文學思想,并意識到從自然和情感經歷中尋求詩材和靈感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他的作品展現(xiàn)出不同于同時期江西詩派諸人的特點,為孝宗文壇詩詞新變奠定了基礎。關鍵詞:陳與義;詩詞;文學思想中圖分類號:I20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5099(2018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1期2018-10-21
- 意足不求顏色似
摘 要:陳與義詩詞成就顯著,從其作品出發(fā),結合南宋筆記詩話中的相關資料,可以看出他在文學思想方面有自覺的創(chuàng)新意識。他調和蘇、黃二人的詩學思想并有所超越,上追杜甫及韋柳陶謝,形成了追求“韻格”、崇尚清淡自然的文學思想,并意識到從自然和情感經歷中尋求詩材和靈感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他的作品展現(xiàn)出不同于同時期江西詩派諸人的特點,為孝宗文壇詩詞新變奠定了基礎。關鍵詞:陳與義;詩詞;文學思想中圖分類號:I207.2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5099(20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2期2018-09-10
- 陳與義南渡后詩歌的語言藝術
杭勇[摘要]陳與義后期的詩歌非常注重語言的錘煉,又盡量不露出雕鏤的痕跡,做到“在平淡中見功夫,自然中見工切”,表現(xiàn)出對語言藝術的自覺追求。這種藝術主要體現(xiàn)在典故的熔鑄、字詞的推敲和詩律的推敲等三個方面。陳與義后期的詩歌用典大大減少,幾乎不用抽象、生僻的詞語,句法簡潔,語調平和,絕少藻飾,自然而又富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不僅克服了其前期詩歌繁復生硬的缺點,還代表著南渡后宋詩發(fā)展的某些新趨向,具有重要的詩史意義。[關鍵詞]陳與義;南渡;詩歌;語言;藝術[中圖分類號]北方論叢 2018年5期2018-09-10
- 從“閉門覓句”到“推戶尋詩”:論陳與義創(chuàng)作論的轉變
《春日》表達了陳與義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看法,后兩句更是經常被引用。陳與義認為: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絢麗世界可以直接催生詩人的創(chuàng)作靈感,而靈感是轉瞬即逝的,只有脫口而出才能將它抓住,像以往那樣“安排句法”(在魏慶之看來便是“作意”)的話,最純真的詩情就會“溜走”,難以尋覓。他還有《題酒務壁》一詩,其中有四句與《春日》如出一轍:“鶯聲時節(jié)改,杏葉雨氣新。佳句忽墮前,追摹已難真?!雹谶@樣的觀點在陳與義的詩集中還可以找到很多。例如:新詩滿眼不能裁,鳥度云移落酒杯。(《對酒》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8年2期2018-05-22
- 明月曾照,杏花疏影
唱起三更?!?span id="ga0kgac" class="hl">陳與義《臨江仙》婆娑世界,偶遇的這場美,似丹青,落筆于古詩詞的素白宣紙上,雅致且嫻靜,恍若暈開的一簾水墨,于碧波瀲滟處散逸,縠紋起,繞指輕排。流月、柳梢、湖水、泊舟……明月落進的那些波光粼粼,似乎只有邈遠的漁唱,能將一切完美融合。江潮,高一聲,低一聲。配樂的,無論是二胡,還是古琴,都茫茫然帶著些蒼涼的韻。夜空七八顆星,風將如紗般的回憶輕挽,漁舟唱晚間,人的思緒會不自覺地淪陷。翻開陳與義的《臨江仙》,眼前是杏花如雪,春水橋頭,那些橫吹長笛的少年時代青年(上半月) 2017年10期2017-10-29
- 論陳與義詩的風雅精神
文學藝術研究論陳與義詩的風雅精神杭 勇(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中文系, 陜西西安 710100)風雅精神,是指《詩經》表現(xiàn)出來的關注現(xiàn)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優(yōu)秀傳統(tǒng)。陳與義南渡后的詩歌,在思想內容上表現(xiàn)出的積極關注國運、關注現(xiàn)實,和積極報國的人生態(tài)度,正是這種精神的體現(xiàn)。相對而言,其前期的詩歌這種精神就比較弱。因此,風雅精神是其南渡后詩歌思想內容上顯著的特點和亮點,也是陳與義南渡后詩風轉變最為突出的表現(xiàn)之一。陳與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3期2017-03-28
- 嚴羽“陳簡齋體”內涵考辨
簡齋體”指的是陳與義南渡后詩歌在內容、語言、體裁、審美風格等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整體風貌。陳與義南渡后的詩語言自然疏淡、簡潔工切,在意象營造審美風格等方面,具有比較鮮明、獨特的個性;取材和內容也大大突破了北宋末年主要吟詠個人失落情懷的狹小范圍,山水與現(xiàn)實政治題材的詩作成為他此時詩歌創(chuàng)作的兩大亮點;審美上形成了以雄渾悲壯為主導的多元化風格,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趨勢,代表了當時詩壇的最高成就,這就是簡齋體的基本特征。嚴羽;陳簡齋體;南渡“陳簡齋體”這一概念,是南宋末年詩論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1期2017-03-09
- 方回之前的陳與義“江西詩派化”進程 ——從胡穉《增廣箋注簡齋詩集》的語典詮釋談起
5)方回之前的陳與義“江西詩派化”進程 ——從胡穉《增廣箋注簡齋詩集》的語典詮釋談起朱新亮(四川大學 文學與新聞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學界一般認為,方回“一祖三宗”說的提出是陳與義與江西詩派關聯(lián)掛鉤的開始。其實,方回的觀點淵源有自來。若接著方回對江西詩派的定義、邏輯反溯詩史,可發(fā)現(xiàn)胡穉《增廣箋注簡齋詩集》已是陳與義“江西詩派化”之肇始。胡注陳詩是陳與義詩歌流傳史上最重要的注本,然其語典詮釋頗多漏注、誤注,且滿紙引用杜甫詩歌作為陳詩語典出處,胡注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年4期2017-02-23
- 陳與義的賀州之旅
陳繼任陳與義的賀州之旅陳繼任臨賀故城標志性建筑——魁星樓宋室南渡初期,繼著名江西派詩人呂本中之后,第二個踏上嶺南邊城賀州的著名詩人是“江西詩派”三宗之一的陳與義。陳與義,字去非,河南洛陽人,早著詩名,南渡后詩藝更臻精妙,被譽為一時之冠。建炎四年(1130年)五月,陳與義在湖南邵陽紫陽山養(yǎng)病,忽接到朝廷起用為尚書兵部員外郎的詔書,他以病推辭,但是朝廷不允。因此,到這年的秋天,陳與義病稍愈,遂由紫陽入邵州,經永州、道州逾萌渚嶺,準備由賀州泛賀江入西江,至廣州,西江月 2017年2期2017-02-10
- 靖康之難與陳與義詩學觀的轉變
6)靖康之難與陳與義詩學觀的轉變吳晟*(廣州大學人文學院, 廣東廣州510006)摘要作為江西詩派“三宗”之一,陳與義早期師法黃庭堅、陳師道,研習江西詩法,追求句法的新奇拔俗;靖康之變,國破家亡,顛沛流離,較為廣泛接觸了社會現(xiàn)實,詩學觀發(fā)生了明顯轉變,由過去專注于杜甫詩歌藝術轉向繼承杜甫憂國愛民的精神,反對刻意為詩,主張沖口直致。深刻認識到“華屋從來不關詩”的道理,倡導悲壯老蒼、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詩風。關鍵詞陳與義;詩學觀;句法;新奇拔俗;沖口直致;悲壯中國韻文學刊 2016年2期2016-11-26
- 總有一座城,是你心中的白月光
城,像洛陽之于陳與義、揚州之于杜牧,其間的故事或悲傷或喜悅,都給人留下深刻而溫暖的印象。哪座城曾是你心中的白月光?@夏夏夏芊西:陽朔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如詩如畫的山水,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青瓦白墻的小樓,時光仿佛停留在久遠而古樸的年代,西街如同守著一個千年的約定而不老。去過一次,就讓人想留在那里。@葉少的古風時代:周莊的橋大多是用石頭砌的,砌得高高的。早起的烏篷船從橋下輕巧地滑過,留下蕩漾的水波,跑遍所有的橋,也就能跑遍周莊了。以上所有,都是我聽別人說的,并傳奇故事(破繭成蝶) 2016年5期2016-11-25
- 對陳與義《巴丘書事》的多角度解讀
40071)對陳與義《巴丘書事》的多角度解讀唐瑞(西南大學文學院,重慶北碚40071)《巴丘書事》是陳與義南渡時期的代表作品。本文試圖從藝術性、典故運用和思想歷史性方面對從該詩內容的豐富性入手解讀。陳與義;巴丘書事;多重解讀;洞庭湖;岳陽樓靖康之難是陳與義個人經歷和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轉折點。和同時期眾多詩人一樣,存亡大事激起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操和民生關懷,打破了徽宗時期因新黨掌權而造成的詩、書、科禁和文諱僵局下疏離現(xiàn)實與埋頭書齋的漠然氛圍,親歷戰(zhàn)亂流離的去國者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0期2016-11-04
- 走近你的世界
都期盼向你——陳與義一坦心跡或請你指點迷津??删褪沁@個時候,一闋《臨江仙》橫空出世,像是流露著你對此時官宦生活的評價:“二十余年成一夢,此身雖在堪驚?!睘槿瞬毮康纳牟贿^是凡塵一夢,只是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梓宮高宗的一番言論,坦言無收復中原失地之心。彼時,殘忍地鞭笞著一顆赤子之心。淡然離京之后,陳與義留與世人的,就只有一句簡短的“時四十九歲而亡”了。無緣走進他的世界,只能期待以旁觀者的角度,走近一些去體味,去發(fā)掘。只能由衷感慨,他似是活得混沌,此生如高中時代 2016年9期2016-10-18
- 三千思念在洛陽
念在洛陽◎左岸陳與義出生時,大宋洛陽城的杏花飄零如雨,陳府后園里的池塘里落著厚厚一層碎白。他天資聰穎,幼時便有神童之名。雖極富文采,卻溫潤恭謙習文刻苦。24歲那年考中進士,此后仕途順風順水。只是年少多閑情,所擔的又是一個閑職,為官三年后他便瀟瀟灑灑地辭了官,邀幾個知己好友成日里吟詩賞畫,好不快意。那是陳與義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生活。北宋末年的洛陽城,不管城外時局如何動蕩不安,城內的杏花依然和著花影里的美嬌娘舞得恣意安然。笛聲婉轉纏綿,那時他筆下的詩詞字字都浸傳奇故事(破繭成蝶) 2016年5期2016-06-02
- 詩詞填數(shù)
日日風(〔宋〕陳與義《春寒》)3. 月殘花落更開(〔宋〕王令《送春》)4. 月清和雨乍晴(〔宋〕司馬光《客中初夏》)5. 月榴花照眼明(〔宋〕朱熹《題榴花》)6. 月天兵征腐惡(毛澤東《蝶戀花》)7. 百里驅十五日(毛澤東《漁家傲》)8. 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飛《滿江紅》)9. 雛鳴鳳亂啾啾(〔唐〕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10. 年生死兩茫茫(〔宋〕蘇軾《江城子》)11. 畝庭中半是苔(〔唐〕劉禹錫《再游玄都觀》)12. 里鶯啼綠映紅(〔唐〕杜牧《江南閱讀(高年級) 2016年9期2016-05-30
- 三千思念在洛陽
左岸陳與義出生時,大宋洛陽城的杏花飄零如雨,陳府后園里的池塘里落著厚厚一層碎白。他天資聰穎,幼時便有神童之名。雖極富文采,卻溫潤恭謙習文刻苦。24歲那年考中進士,此后仕途順風順水。只是年少多閑情,所擔的又是一個閑職,為官三年后他便瀟瀟灑灑地辭了官,邀幾個知己好友成日里吟詩賞畫,好不快意。那是陳與義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生活。北宋末年的洛陽城,不管城外時局如何動蕩不安,城內的杏花依然和著花影里的美嬌娘舞得恣意安然。笛聲婉轉纏綿,那時他筆下的詩詞字字都浸著笑意。他傳奇故事(上旬) 2016年5期2016-05-12
- 論陳與義對蘇軾詞的接受和推重
0100)?論陳與義對蘇軾詞的接受和推重張美麗(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中文系,西安 710100)陳與義是北宋、南宋之交的重要詞人。他在詞創(chuàng)作方面接受和推重蘇軾詞,其原因主要有家庭淵源、相同的文藝觀以及當時的詞壇風氣。陳與義主要是對蘇軾的“以詩為詞”進行接受和推重,包括題材內容、審美風格和表現(xiàn)手法等,這些也正是陳與義“以詩為詞”的具體體現(xiàn)。陳與義接受、推重蘇軾詞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陳與義詞所取得的成就上。陳與義詞的創(chuàng)作,處在由北宋詞向南宋詞過渡的關鍵時期,陳與義在學術交流 2016年8期2016-02-27
- 春日
曉枝。春 ?日陳與義朝來庭樹有鳴禽,紅綠扶春上遠林。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春 ?日晁沖之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汪藻的春日落在桃花上。桃花出籬,紅杏出墻,皆為農村中常見之景。汪藻卻以清麗之筆寫出宛如躍動著的青春脈搏的桃花。秦觀的春日開在雨后的芍藥、薔薇上,有動有靜,清新婉麗。陳與義寫的是春日之晨,先描景后抒情,虛實相生,給人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晁沖之的詩則是寓情于景的惜春詩,四句四景,以鵝鴨“趁桃花”寄詩人小學生作文選刊·中高年級版 2016年2期2016-02-26
- 中國與朝鮮的《法駕導引》
詞集的宋集,像陳與義的《須溪先生評點簡齋詩集》(卷十五《無住詞》)和朱熹的《朱子大全》(卷十《樂府》),其對朝鮮詞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陳與義的詞作只不過18首,朱熹的詞作也只有19首,然而追和他們兩人詞韻的朝鮮詞的總量遠遠超過朝鮮詞人對李白、白居易、韋莊、馮延巳、范仲淹、柳永、晏殊、歐陽修、孫浩然、魏夫人、蘇軾、趙令畤、秦觀、仲殊、賀鑄、周邦彥、葉夢得、李清照、岳飛、陸游、傅大詢、辛棄疾、李南金23人詞的追和韻作的合計。現(xiàn)存的2186首高麗朝鮮詞中有不少古典文學知識 2015年6期2015-12-04
- 宋代南渡時期詩學思想的一個轉變
南渡時期的詩人陳與義的絕句《春日》中的名句,常為詩論家們所引用,來說明作詩要自然流露,不可刻意的特點?!洞喝铡吩娬w現(xiàn)了陳與義的一種論詩觀點:詩人所看到的外部美麗的景色本身就是一首好詩,詩人的主觀表達,所謂“安排句法”,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并不重要?!稅廴正S叢鈔》亦云:陳去非云:“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靜中置心,真與見聞無毫膜隔礙,始得此妙。②更進一步抓住了陳與義詩歌中表現(xiàn)出的追求自然流露,擯棄刻意表達的訴求,認為陳詩所表達的觀點乃是追求一種完全拋卻表文藝評論 2015年2期2015-09-29
- 異時同調:杜甫、陳與義“亂后詩”創(chuàng)作風格論
時同調:杜甫、陳與義“亂后詩”創(chuàng)作風格論李巍“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①,文學作品因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杜甫經過安史之亂而前后詩歌迥異,無獨有偶,陳與義經過靖康之變后前后詩風也大相徑庭。相似的時代動亂,相同的經歷,使處在不同時代的詩人杜甫、陳與義在時代動亂后呈現(xiàn)出某種心靈的契合,其“亂后詩”②呈現(xiàn)出相同或相似的創(chuàng)作風貌:不僅題材取向相同,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藝術表現(xiàn)、風格特征也極為相似。一、題材取向之趨同性杜甫因安史之亂更加接近人民,不但憂國,更加憂民。文藝評論 2015年8期2015-09-29
-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更。詩詞包點評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號為“詩俊”,與“詞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同列洛中八俊?!杜R江仙》是陳與義晚年一首撫今追昔、傷時感世的詞作。通首詞中,字句平白自然,但又給人一種清新幽麗之感。上片“憶昔”領起,所展現(xiàn)的是當年英豪酣飲歡樂的生活畫面,照應了題目中的“憶洛中舊游”?!白卸嗍呛烙ⅰ保砻魍握吆罋飧稍?,為一時豪杰。歡飲之際,他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是何等意氣風發(fā)!“長溝流月”兩句刻畫這群“豪英”歡會的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 2015年6期2015-05-31
- 禪宗對陳與義思想及其詩文創(chuàng)作的影響
097)禪宗對陳與義思想及其詩文創(chuàng)作的影響張云(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蘇南京210097)佛教禪宗對兩宋時期的士大夫階層有著深刻的影響。一方面,禪宗的主要思想影響了該階層的思想發(fā)展;另一方面,禪宗的用詞釋典直接影響了該階層的詩文創(chuàng)作。本文將以詩人陳與義為主體,從詩與詩人的思想兩個角度,深入剖析禪宗對其產生的重要影響。禪宗陳與義影響詩文宋朝,禪宗對文人日常生活以及文化發(fā)展的影響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過了前代,“以禪喻詩、以禪入畫”即為宋時在士大夫階層盛行的一種風文教資料 2015年36期2015-03-21
- 試論陳與義詞對令詞的繼承和發(fā)展
3000)試論陳與義詞對令詞的繼承和發(fā)展董秋月(閩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福建漳州363000)陳與義是南北宋之交著名的詩人,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詞人。雖然其《無住詞》存詞僅十八首,且皆為令詞,但在北宋后期受到慢詞沖擊令詞式微的情況下,陳與義的令詞創(chuàng)作自有其獨特的價值。陳與義詞不僅繼承了唐五代以來令詞的含蓄委婉,并在令詞的題材、語言及運用“以詩為詞”手法作令詞等方面都有所發(fā)展?!稛o住詞》;令詞;含蓄蘊藉;以詩為詞陳與義詞數(shù)量雖不多,但古人對其詞的評價頗高,南宋胡仔黑龍江工業(yè)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5年10期2015-03-17
- 歸去杏花香,歸來素衣郎
三更?!巍?span id="ci0qcum" class="hl">陳與義《臨江仙》閑來信手拈過一段宋詞,細細臨摹,心緒漸入其境。時光驀地回到20年前,那時我仿佛與陳與義一同去觀望彼時的風月無限。讀陳與義的這闋詞,就像秋高氣爽的碧空里飛過幾只南歸雁,在心底掠過絲絲細碎的哀愁。這哀愁無法用言語表明,隱匿在褪色的時光里,凋零的花季里,年少的情懷里。陳與義的哀愁來自對經年往事的驀然回首。江山易色,半世飄零,昔年盛景的不復,流年似水的無奈,在詞人的筆尖噴涌而出。吟詠著昨日芳菲,和著三更漁唱,慢慢歸于寂滅。長溝流月,流傳奇故事(破繭成蝶) 2015年11期2015-01-08
- 陳與義閑適詩新探
315175)陳與義閑適詩新探傅紹磊(寧波大紅鷹學院 人文學院,浙江 寧波 315175)科舉入仕后因為沉淪下僚,陳與義頗為苦悶,詩中不乏牢騷之聲,終于在流連自然風光中逐漸獲得內心的寧靜。同時,保持強烈的入世精神。南渡之后,因為親身經歷在國家破敗滄桑巨變中的顛沛流離,人生無常的茫然感覺油然而生,同時,逐漸關注國事,隨著時間的推移,懷念故土和感慨年華老去的主題也出現(xiàn)在閑適詩中。陳與義 閑適詩 自由 南渡 入世作為兩宋之交最杰出的詩人,陳與義師法杜詩,卓然成家文教資料 2014年24期2014-12-18
- 怎一個“悲”字了得——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一)個性化賞讀
岳陽樓(其一)陳與義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的春天,金兵攻破開封,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難”的這一歷史事件,在使不少詩人陷入悲慘遭遇的同時,也在無意中使他們走向藝術創(chuàng)作的顛峰,比如李清照、陳與義。陳與義的人生經歷和文學創(chuàng)作以靖康之難為界線,分為兩個時期。在這之前,他和許多讀書人一樣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歲那年,即宋徽宗政和語文知識 2014年6期2014-03-11
- 陳與義《雨》詩之意境初探
224051)陳與義鐘情于寫雨,“就題目看,有《春雨》、《夏雨》、《秋雨》、《夜雨》、《細雨》、《風雨》,還有《觀雨》、《喜雨》。單是題作《雨》的詩,即有六首。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七‘晴雨類’,選錄陳與義關于‘雨’的五七言律詩,達到二十五首之多。若把古體、絕句都算進去,那就更多了。”其中的上乘之作必是那些寫“雨”又有所寄托的詩作,而同題的詩更容易比較出作者感情、寄托的演變和承襲,故本文選取了陳與義的七首同題《雨》詩,試圖分析其中“雨”之異同,以期更好地把握湖北開放大學學報 2013年11期2013-08-15
- 試論陳與義《牡丹》一詩的悲劇美
034000)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自號簡齋,洛陽人,是宋南渡詩壇上卓有成就的一代大家。他的“簡齋體”前期呈現(xiàn)出一種明快流暢的風格,在北宋后期享有盛譽。據(jù)其表侄張嵲的《陳公資政墓志銘》載:“居館下,辭章一出,名動京師,諸貴要爭客之”。[1]靖康之難后,國土淪喪,家園俱毀;南渡期間,陳與義目睹民生之艱,親歷離亂之苦,詩風一變而為慷慨沉郁,精神氣骨直逼老杜,此間其詩或寫時事人情,或詠自然風物,均流露出蒼涼感人的悲劇美。讀了讓人同情,傷神之余,又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學報 2013年1期2013-04-11
- 論陳與義與黃庭堅詩學淵源的差異
16622)論陳與義與黃庭堅詩學淵源的差異杭 勇(大連大學文學院,遼寧大連116622)從南宋晚期開始,不少論家認為陳與義與黃庭堅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詩學淵源,方回甚至認為陳與義是黃庭堅的法嗣,這也是他把陳與義納入江西詩派最重要的原因。其實兩人的詩學淵源有很大的差異。從總體上看,黃庭堅的詩學淵源要比陳與義廣泛;陳與義主要推重的是陶淵明以來的山水詩人,而黃庭堅推重的則大多是對宋詩發(fā)展有過重要貢獻的詩人;即使同是學陶和學杜,陳與義側重學習兩人的詩學精神,而黃庭堅側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1期2011-12-08
- 論陳與義在杜詩接受上的變革
“靖康之難”的陳與義在接受杜詩上進行極大變革。首先是接受杜詩之沉郁雄闊之風;其次是敢于以議論時政入詩;最后,關注社會現(xiàn)實,憂國忠君思想也與杜甫一脈相承。因此,呈現(xiàn)了一種新的詩風。[關鍵詞]陳與義;接受;杜詩;變革;江西詩派南宋葉適說:“慶歷,嘉祐以來,天下以杜甫為師,始黜唐人之學?!睉c歷詩人學杜,沒有江西詩派那樣大張旗鼓。黃庭堅為江西詩派開山祖師,一生推尊杜甫,且以學杜相號召。黃庭堅推重杜甫的“忠義”思想,他在《題韓忠獻詩杜正獻草書》上說:“杜子美一生窮餓電影文學 2009年15期2009-10-23
- 形勝之地 傷心之人
新增了宋代詩人陳與義的詩作《登岳陽樓(其一)》。岳陽樓,對于飽讀詩書的陳與義來說,應該是神往已久的了。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它吸引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為之賦詩作文,我們熟知的就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杜甫的《登岳陽樓》、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等,“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等鬼斧神工的俊句更是廣為人知,陳與義恐怕也曾從這些詩句里想望過岳陽樓的風姿。還不止于此,三國時候吳、蜀兩國爭奪荊州,吳軍即駐扎岳陽,當時風云際會,英雄輩出,陳與義閱讀三國中學語文教學 2008年10期2008-11-04
- 臨江仙
陳與義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馀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曾經的盛筵,滿座精英,觥籌交錯。如今歲月無聲流走,作者在稀疏的杏花月影中,吹著悠揚的笛曲,直到東方發(fā)白才翻然醒悟———二十年如夢,回首間人已老去。登閣臨望,天邊漸晴,古今多少風云變幻,如今已經淡去在漁歌里。這首詞在藝術上疏快明亮,渾成自然,不假雕飾。作者在抒發(fā)悲慨之情時,不直寫事實,而用空靈的筆法唱嘆,化實為虛,意林 2008年14期2008-05-14
- 登臨覽勝的時代悲歌
之交的杰出詩人陳與義,就是其中的一位。陳與義的祖籍為四川青神,他的曾祖陳希亮任鳳翔知府時,蘇軾是其僚屬。后來希亮遷居洛陽,后世即以洛陽為其籍,而籍貫長沙出生于洛陽的我,也有幸攀附陳與義為半個同鄉(xiāng)了。與義字去非,號簡齋,少年時在家鄉(xiāng)已有“詩俊”之名,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他以太學上舍生即優(yōu)等生的資格免試進士及第,時年23歲。本以為人生道路上會鋪滿陽光與鮮花,卻不料是陰霾與荊棘。他除了任過開德府(今河南濮陽)教授之類的冷官閑職之外。還時遭貶斥?;兆谛土?/div>中學生閱讀(初中版) 2008年1期2008-03-25
- “黃巖縣里借舟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