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瑾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指向高階思維的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的研究”(課題立項號:D/2021/02/598)的研究成果。
[摘 要]在以素養(yǎng)教育為主旨的課程改革背景下,高階思維集中體現(xiàn)了時代對人才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學生的閱讀能力發(fā)展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然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意識薄弱,且缺乏行之有效、操作性強的策略方法。因此,教師要注重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在讀前環(huán)節(jié)構建文本聯(lián)系,打破思維定式;在讀中環(huán)節(jié)提升思維層次,建立思維框架;在讀后環(huán)節(jié)開展研究性學習,提高思維水平,將語言教學與文化滲透緊密結合起來。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階思維;核心素養(yǎng);課外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15-0057-04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英語新課標”)更加強調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對小學英語課內外閱讀教學的實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階思維是指發(fā)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和認知能力。美國教育家布盧姆按照認知的復雜程度,把人的思維過程分成六個層次,即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造,其中前三項屬于低階思維,后三項屬于高階思維。
以英語新課標為依據(jù),筆者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方式、教師提問、學生課堂表現(xiàn)等維度,對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教學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不同的問題類型與回答人次及方式之間存在內在聯(lián)系。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主要取決于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否準確,閱讀文本的解讀是否深入和學習活動的設計是否合理。
另外,指向高階思維的英語閱讀課中的問題設計需面向全體學生,在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注意不同類型問題的設計比例及學生的參與情況。閱讀課上,教師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掌握正確、高效的思維方法。
一、教學內容
English Corner Level 1 Jul.-Aug.2022 A Stingy Merchant.
二、教學目標
(1)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能聽懂、會讀、會說stingy,rats,warehouse,judge,loss,argue with each other,belong to,pay for等核心詞匯和短語。
(2)在聽、說、讀、看的活動中,擴大學生接觸異國和中華文化的范圍,學生能理解文化內涵,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3)能借助思維導圖提煉語篇的框架結構,建立思維框架,提升思維能力。
(4)能自主閱讀語篇,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民事判決書,把所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三、教學重難點
(1)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能聽懂、會讀、會說stingy,rats,warehouse,judge,loss,argue with each other,belong to,pay for等核心詞匯和短語。
(2)能借助思維導圖提煉語篇的框架結構,建立思維框架,提升思維能力。
(3)能自主閱讀語篇,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民事判決書,把所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四、學生分析
該單元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學生,他們有較強的求知欲和表現(xiàn)欲。在獲取知識方面,學生的主動性較強,思維相比低年級更活躍。然而,四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開始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趨勢:學習習慣、態(tài)度良好的學生,在英語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學習習慣不佳、知識儲備匱乏、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雖然對英語學習不自信,聽、說、讀、寫能力不強,但內心極其渴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沒有積極情感伴隨的課堂,就不會有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為了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需求,在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要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布置不同梯度的學習任務,預設不同難度的問題,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
五、指向高階思維的英語課外閱讀課例
(一)讀前:構建文本聯(lián)系,打破思維定式
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對新穎的文本題材或陌生的話題會產生畏難情緒,不愿意進行閱讀。因此,在讀前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用各種方式減少學生對文本的疏離感,幫助學生構建與文本的聯(lián)系,促使學生發(fā)散思維,進行多角度思考。
教學伊始,教師先談論自己喜愛的動物——狗,再播放有關狗的短視頻,呈現(xiàn)一只兇惡的狗,形成強烈反差,并提問學生:“Look at this dog. Is it lovely?”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后,教師呈現(xiàn)圖片,介紹事情的經(jīng)過:“The dog, the cow and the horse argu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manger. The dog doesnt let them eat the hay.”學生通過閱讀狗、奶牛和馬之間的對話,了解它們的性格。教師追問“Do you like this dog? Why?”,引導學生說出關鍵詞stingy。最后,教師適時呈現(xiàn)這個故事的名字和出處:“A dog in the manger is from Aesops Fables. It means a person who is selfish and stingy.”由此引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印度民間故事A stingy merchant。
【分析】在閱讀前,教師要善于引入文本主題,幫助學生和即將閱讀的文本建立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癆 dog in the manger”出自伊索寓言,意思是一毛不拔、自私自利。教師通過這個英語俚語引出stingy這個生詞,同時通過圖片幫助學生理解argue with each other的意思,提前解決文本中的詞匯難點。英語俚語具有文化性,這樣導入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國家所傳承的文化價值觀,并在漢語中找到對應的目標語,搭建了理解的橋梁。
(二)讀中:提升思維層次,建立思維框架
高階思維按層次劃分,可分為理解信息、概括洞察和發(fā)現(xiàn)應用三個層次。在讀中環(huán)節(jié),教師不是僅向學生灌輸知識信息,而是引導學生參與構造一個思維不斷進階的動態(tài)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思維框架。
1.理解信息,發(fā)散性思考問題
在讀中環(huán)節(jié),教師播放故事視頻并設置引導和理解性問題:“Is the merchant really stingy? Who are in the story?”學生通過觀看完整的故事視頻,初步了解故事梗概及故事中的三個主要人物——商人、窮人和法官,學習生詞judge。
【分析】這一環(huán)節(jié)直接呈現(xiàn)文本,還原課外閱讀的原始樣態(tài)。教師抓住學生感興趣的點進行提問,讓學生通過閱讀整篇文本驗證故事中的商人是否真的吝嗇,同時關注故事中出現(xiàn)了哪些人物。這些都屬于低階思維中記憶、理解層面的問題,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直接提取信息。這樣教學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放飛思維,增強課外閱讀學習的自信心。
2.概括洞察,批判性分析問題
(1)Read and choose(Read to learn P1~3)
文中的貓是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制造矛盾沖突的關鍵。在學生了解故事大意之后,教師緊扣文本關鍵提出問題“Whose cat was this? Why did the merchant buy the cat? How much did the merchant pay for the cat?”,讓學生通過閱讀圖1~3查找關鍵信息。在此過程中,學生逐步了解貓原本的主人(即窮人),出價四個硬幣賣貓,而商人用一個滑稽的借口,僅花三個硬幣就買下了這只貓。教師提出問題:“How is the merchant?”問題提出后,學生初次嘗試評價及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分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一步步引導學生挖掘句子的含義,透過商人表面的行為嘗試了解他的內心和性格特征,真正理解和把握文本內容。這一文本對四年級學生來說,無論是時態(tài)還是內容都有難度,所以教師要更加注重閱讀策略的滲透,培養(yǎng)學生可遷移的閱讀能力。當學生能夠結合文本信息得出自己的見解,則表明他們已經(jīng)真正理解了這些信息。此環(huán)節(jié),在學生掌握主旨大意的基礎上,教師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推理和整合,使學生的高階思維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2)Read and find(Read to learn P4~6)
此環(huán)節(jié)設置的目的是以貓為線索將故事情節(jié)轉化成問題鏈,由淺入深,幫助學生深入探究問題。教師先通過問題鏈“What happened to the cat? How was the cats work? The cats leg hurt. Could it work?”推進教學,然后提出問題“The cat shouldnt work hard now. If your cat gets hurt,what should you do?”,讓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歷,談談如果貓受傷自己會如何處理,進而對商人對待受傷的貓的態(tài)度和方式進行大膽質疑。教師適時板書,呈現(xiàn)文本內容的思維導圖,并提問“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erchant?”,引導學生總結商人的性格特征。
【分析】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問題鏈營造有利于高階思維培養(yǎng)的氛圍,促使學生深度思考。教師圍繞故事情節(jié)和引導性問題設計活動,引導學生梳理課文梗概和大意,使學生通過與文本的互動和信息提取、概括,掌握文本要素和脈絡。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語境猜測和解釋生詞,培養(yǎng)學生獲取和理解信息的能力。逆向思維的滲透,進一步實現(xiàn)了學生對文本信息的探究,從而深入挖掘語篇信息,批判性地分析問題。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適時給予點撥,為之后學生知識的有效遷移奠定基礎。
3.發(fā)現(xiàn)應用,創(chuàng)新性解決問題
(1)Read and match (Read to learn P7~10)
“Who caused a fire? Who paid for the cat to see a doctor? Who urged the injured cat to work?”教師設計此連線任務,意在引導學生梳理故事脈絡。在學生通過閱讀圖7~9進一步了解人物性格特征后,教師鼓勵學生小組合作進行角色表演,再現(xiàn)商人和窮人之間的對話。學生表演如下:
M:Your cat burned my warehouse.
P:No. No. No. The cat belonged to you now.
M:Its your cat. You have to pay me for my loss.
P:But...I have no money.
M:I dont care! Lets go find the judge.
【分析】 閱讀的目的在于深化理解。學生在一次次的閱讀和思考中,不斷感知文本內涵和人物情感。任務情境的創(chuàng)設,把枯燥抽象的文字信息轉化為生動具體的生活語言。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人物的性格特點被充分地刻畫出來。讓學生合作完成角色扮演活動,既豐富了商人和窮人間的對話,又使學生在與同伴的交流中思維得到碰撞,真正實現(xiàn)了與文本的互動,激發(fā)了創(chuàng)新思維。
(2)Read and write (Read to learn P11~12)
“Who should pay for the loss?”在故事的最后,教師出示任務,幫助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推斷誰應該賠償損失。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總結法官的判決,完成民事判決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厘清原告和被告的概念,使學生將學習與社會生活、經(jīng)驗之間建立聯(lián)系。
【分析】 對四年級學生來說,完成Civil Judgement這一任務是個挑戰(zhàn),需要在理解民事判決書格式和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分析、遷移、創(chuàng)造等高階思維活動。教師先通過完成思維導圖中的What部分,幫助學生構建故事結構,快速梳理故事情節(jié);再適時放手,讓學生通過與同伴間的交流,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結合他人的建議,完善自己的分析和解答??鐚W科融合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所學知識,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高階思維。
(三)讀后:開展研究性學習,提高思維水平
研究性學習能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網(wǎng)絡,并在實踐中親身體驗,培養(yǎng)高階思維。在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平臺,讓學生在觀察比較、質疑批判、創(chuàng)新實踐中探究,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
在讀后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先開展學習活動Read and think,引導學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礎上,總結分析故事中三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實現(xiàn)思維的進階。然后,通過對世界名著中四大吝嗇鬼和我國古典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經(jīng)典的吝嗇人物嚴監(jiān)生的介紹,將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最后開展學習活動Lets discuss,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給吝嗇鬼提建議。這樣教學,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辯證地看待問題,形成對問題的深刻理解。
【分析】 Read and think和Lets discuss這兩個學習活動,屬于高階思維中的應用、分析、評價等。學生在Read and think環(huán)節(jié),通過對比和思考進一步突破重點內容,理解語篇。在Lets discuss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整合語言,表達思想和方法,形成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思維導圖How和Why部分中的內容。學生自己提煉文章框架,有效提升了自身的概括與分析能力,使閱讀思維更加形象和立體,也為課后作業(yè)中自主設計思維導圖的任務奠定了基礎。
Homework:
① Share the story with your parents.
② Draw the mind map for the story.
③ Read more folk tales.
六、板書設計
Life cant be too selfish.
You should think of others.
...][Why?][How?]
七、反思
對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并不是某一節(jié)課或某一天就可以實現(xiàn)的。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將語言、文化和思維融為一體,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思維碰撞、探究創(chuàng)造的主陣地?;谟⒄Z新課標和教學案例研究,指向高階思維的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教學應具備以下特點。
(一)運用促進高階思維形成的多元化評價
在指向高階思維的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實施多元化評價能促使學生形成高階思維,實現(xiàn)閱讀過程中語言、文化和思維的融合。
本節(jié)課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理念,充分利用課外閱讀學習評價與反思記錄表,將檢查評價落到實處,幫助教師適時調整課堂評價,把握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和學習效果。如課堂上,學生在記錄表上完成Read and match和Read and write兩項活動后,直觀的即時評價能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思維層次,關注思維差異并調整教學節(jié)奏。課后,學生自主完成記錄表上的作業(yè)及評價,形成完整的思維檔案,便于教師檢查和反饋,關注學生思維形成的過程。同時,通過記錄表提前將作業(yè)任務告知學生,使教師能真正做到從學生發(fā)展出發(fā),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導向作用。
另外,本課板書中How這一部分的評價也呈現(xiàn)了學生思維進階的過程。學生先通讀文本,驗證商人是否真的吝嗇;再細讀挖掘文本內涵,深入了解商人的內心和性格特征;最后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嘗試概括商人和法官的人物形象,形成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課后設計思維導圖的作業(yè),使學生的反思性、創(chuàng)造性等高階思維得到有效提升。除了采用師生互動和自我評估、同伴評估的作業(yè)評價方式,還讓學生嘗試從教師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學習過程,以獲得更深刻的學習體驗。
(二)設計促進高階思維發(fā)展的問題與任務
指向高階思維的英語課外閱讀課,教師要在備課過程中潛心研讀文本,從搜尋信息、訓練思維、體悟情感等角度來解讀文本,按照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原則,設計閱讀理解的問題與任務,以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培養(yǎng)高階思維的學習活動具有靈活性、回應性和挑戰(zhàn)性。如通過觀察圖片,預測故事中的人物及相關情節(jié);通過略讀、尋讀等方式,掌握文本主旨要義及提煉文本細節(jié);通過完成思維導圖,梳理文本內容和主題意義,等等。同時,學習活動中的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問題的難度、深度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并注意問題的內在關聯(lián),以及表層問題任務和深層問題探究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對文本內涵的深層理解。
板書作為語言和思維之間的一座橋梁,不僅是課堂最直觀的知識來源,更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抓手。本課按故事要素、故事情節(jié)、關鍵信息等維度設計板書,幫助學生了解故事梗概和內涵。通過What,How,Why三個動態(tài)的思維演示過程,將思維可視化,使學生“看”到自己的思維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同時,親身參與板書的設計,于無形中將學生的思維引向縱深,實現(xiàn)了知識的遷移,促進了學生的思維從低階向高階發(fā)展。
(三)探究促進高階思維生長的閱讀策略
在指向高階思維的小學英語課外閱讀課上,教師必須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關注學生個體不同的閱讀理解,幫助學生運用遷移學到的方法深度理解文本,因為培養(yǎng)可遷移的閱讀能力比學會某一篇文本更重要。
如Pre-reading環(huán)節(jié)主要引導學生構建文本之間的聯(lián)系,打破思維定式;While-reading環(huán)節(jié)主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建立思維框架;Post-reading環(huán)節(jié)主要開展研究性學習,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教師可通過隱性和顯性閱讀策略的結合,讓學生在閱讀文本過程中自然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深入探究中實現(xiàn)高階思維的發(fā)展。
在這節(jié)課上,教師注重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在讀前、讀中、讀后環(huán)節(jié),將語言教學與文化滲透緊密結合起來。如英語俚語“A dog in the manger”、世界名著四大吝嗇鬼夏洛克、阿巴貢、葛朗臺、潑留希金與高年級語文課本《儒林外史》中的吝嗇鬼嚴監(jiān)生進行比較,擴大了學生接觸中華文化和異國文化的范圍,提高了學生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度和鑒別能力,促進了學生深入理解文化內涵,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在指向高階思維的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還需智慧應對課堂上的不確定性,及時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狞c撥,有效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形成、發(fā)展,實現(xiàn)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 沈國鋒.小學英語5C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M].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9.
[2] 秦娟.高階思維教學的核心指向[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責編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