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品質(zhì)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學生的必備品質(zhì),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必要條件。小學英語對話課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巧用插圖,啟發(fā)邏輯思維;深度提問,訓練辯證思維;創(chuàng)編對話,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將思維訓練充分融入英語教學中。
關鍵詞:對話課;思維品質(zhì);小學英語
作者簡介:平思慧(1995.08-),女,江西上饒人,廈門市海滄區(qū)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學校,二級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學科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理念第一條提出,英語課程應圍繞核心素養(yǎng)確定課程目標,選擇課程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改進考試評價,指導教程建設,開展教師培訓。這一理念明確了核心素養(yǎng)的統(tǒng)領地位。思維品質(zhì)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既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品質(zhì),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必要條件。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尤其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jīng)具備思考、分析和解決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問題的能力。如果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能夠?qū)⒄n堂活動與學生思維品質(zhì)結合,將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筆者發(fā)現(xiàn),教師對如何將核心素養(yǎng)與教學有機結合認識還不深,在實踐中還是以知識講解為主,哪怕有教師試圖將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與課堂活動相結合,但是很多活動容易浮于形式,為了提問而提問,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壓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對話課作為小學英語教學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課型之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對話能力為目標,旨在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本文以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5 “There is a big bed”Part B Let's talk& Let's learn板塊教學為例,探討在小學英語對話課中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本單元的主題是描述家居陳設及位置,教學內(nèi)容主要是圍繞參觀Zhang Peng的家而展開。本課時為第二課時,通過Mike和Sarah參觀Zhang Peng家客廳,幫助學生了解核心句型“There is/are...”的語義和語用情境,因此筆者將本單元的課時目標設計為:
1. 學生能夠借助圖片,運用核心句型“There is/ are...”描述Zhang Peng家的客廳;
2. 學生能夠正確朗讀并運用家居類的單詞、詞組和表示相對位置關系的介詞和介詞詞組;
3. 學生能夠通過聽讀、聽說、問答、觀察與分析等活動,逐步提高英語表達能力、分析觀察能力、語言運用能力。
4. 學生能夠正確使用有關家居物品和表示相對位置關系的單詞和句型,簡單介紹自己的房間。
一、對話前:巧用插圖,啟發(fā)邏輯思維
小學英語教材中配有大量生動有趣、色彩豐富的插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明晰地理解教材內(nèi)容。因此在對話教學前,教師可以巧用插圖,即將上一課時的插圖進行二次利用,運用插圖的關鍵信息引導學生復習舊知,讓學生能夠直觀地回憶上節(jié)課的知識點;又可以通過呈現(xiàn)本課時的插圖,以where、who、when為觀察點,讓學生對故事發(fā)生的地點、人物、時間進一步思考,這樣做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圖能力和觀察能力,啟發(fā)學生的邏輯思維。
本節(jié)課,筆者在對話前分別呈現(xiàn)了上一課時Part A部分的情景圖(見圖一)和本課時Part B部分的情景圖(見圖二)。對話前,先借助Part A 中Sarah和Mike參觀Zhang Peng臥室的插圖,引導學生操練上一課時的核心句型“There is...”,并通過Sharp eyes引導學生運用“There is...”句型和所學詞匯描述Zhang Peng臥室物品的陳列位置。班上90%的學生都能互動舉手發(fā)言,這樣既喚醒了學生的舊知,活躍了課堂氛圍,也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熱身完畢后,通過課件動畫,學生跟著Mike和Sarah從Zhang Peng家臥室移步到Zhang Peng家客廳,并呈現(xiàn)圖二。由于這是一個新的情境,教師同樣應該先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對圖片中的地點、人物、地點進行描述。在本堂課中教師分別借助兩幅教材中的插圖與學生展開以下對話:
對話一:
T:Boys and girls, yesterday Mike and Sarah visited Zhang Peng's house. Look, where are they?
Ss: They're in the bedroom.
T:Great! There is a big bed. We can also say they are in...
S: They are in Zhang Peng's bedroom.
T: Do you remember what's in Zhang Peng's bedroom? Let's play the sharp eyes. Let's use “There is...” to talk about the things.
S1: There is a photo on the wall.
S2: There is a bike near the door.
S3: There is a clock near the photo.
...
對話二:
T: After visiting Zhang Peng's bedroom, Mike and Sarah went to another room. Now, look! Where are they?
S1: They're near the TV.
T: Great! So, can you guess where are they?
Ss: They are in the living room.
T: You are clever! They're in the living room. Now, follow me.
Ss: Living room.
T: Let's look at this living room. What can you see?
S2: I can see many pictures.
T: Yes. Please tell me where are the pictures?
S2: They're on the wall.
T: Wonderful! Anyone else?
S3: I see some fish, a dog and a cat.
T: Wow! There are many animals. What's the living room like?
Ss: Big!? Beautiful! Clean!
T: I agree! Now, boys and girl, let's visit this beautiful living room together.
通過兩段師生對話可以發(fā)現(xiàn),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始終圍繞著課文情境開展思考。通過觀察課文插圖,訓練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也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而學生在與教師的對話過程中思維也逐漸活躍起來。
二、對話中:深度提問,訓練辯證思維
隨著教育的發(fā)展,深度學習開始受到越來越多學校和教師的關注。深度學習是指以教師為引導,帶領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有意義的學習中,獲得自身能力的發(fā)展。深度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學科知識,更能讓學生享受學習,實現(xiàn)思維的提升。
提問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使用的教學策略,教師提問的內(nèi)容和深度決定著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方向。如果教師在每一次提問中都能夠抓住問題的連接點,把握追問的時機,就能有層次地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本內(nèi)容和掌握語言知識的基礎上剖析隱藏于表層信息下的深層內(nèi)涵,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所以,在對話課教學中,筆者始終圍繞課文主線設計提問,以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質(zhì)疑和自主探索,從而訓練學生的辯證思維,使他們的學習在“深度提問”中發(fā)生。教師與學生交流如下:
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se pictures on the wall. Do you know what they are? Are they cartoons?
Ss: No, they aren't.
T: What are they?
S1: Chinese pictures.
T: Wow, good idea! Let me tell you: they are Chinese ink paintings. Let's think in Zhang Peng's living room, there are many Chinese ink paintings, Why?
S2: Because Zhang Peng's father can draw it very well.
T: Yes, but Why Zhang Peng's father draw it well?
S3: Because Zhang Peng is from China.
T: Actually yes. Zhang Peng is from China. His father can draw many beautiful Chinese ink paintings. Right?
在以上師生對話中,教師提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讓學生判斷墻上的畫是不是卡通畫?學生都可以輕松回答出來。第二個問題是讓學生思考這是什么畫?這時已經(jīng)有學生將圖畫與“China”“Chinese”進行聯(lián)系。第三問題則是需要學生進行思考:為什么在Zhang Peng的客廳里會出現(xiàn)這么多的水墨畫呢?有的學生通過閱讀文本,認為這些畫是爸爸畫的,有的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認為水墨畫與Zhang Peng一家的國籍有關。從這三個問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在恰當?shù)臅r機由淺入深地進行提問,關注問題設置的整體性、梯度性和延續(xù)性,能夠在引導學生分析文本的同時,讓學生對文本內(nèi)涵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
三、對話后:創(chuàng)編對話,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
書本中很多對話的結尾處都有留白,教師可利用文末留白,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特點與語言能力水平,讓學生展開想象,續(xù)編或創(chuàng)編對話和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其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
本課時以“Describe the things in the living room”為話題展開教學。從參觀Zhang Peng家的客廳過渡到參觀Sarah家的客廳,學生在兩個情境下能夠借助圖片,逐步運用核心句型“There is/ are...”描述家居物品和相對位置關系。在對話后,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開展小組交流、展示分享等活動描述自己或朋友家的客廳。教師在此環(huán)節(jié)提供了兩個任務,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能力選擇一項完成。
Task1: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to talk about our friend's living room.
Task2:Draw a picture about your living room and talk about it with your partner.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將對話后的大任務進行分層設計,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要。Task1的難度較低,學生主要通過教師提供的圖片和框架描述客廳物品的擺放。Task2的難度偏高,首先學生需要構思自己家的客廳并進行繪畫,其次教師提供的框架中大部分是開放性的問答,學生需要根據(jù)自己家客廳的實際情況在小組內(nèi)進行對話創(chuàng)編。兩個任務的設計既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也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通過組內(nèi)合作與創(chuàng)編對話,有效地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語言學習融為一體,讓學生在互動交際的過程中既獲得了語音知識,提升了語言技能,也發(fā)揮出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英語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活動既是語言學習活動,也是思維訓練活動。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的文本并不難,作為教師除了精心備課,保證學生都能扎實地學習語言知識、掌握語言技能外,更應該圍繞主題意義、深挖文本內(nèi)涵、設置問題情境、將思維訓練融入英語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英語學習對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J].課程·教材·教法,2015(6):73-79,127.
[2]陳則航,王薔,錢小芳.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思維品質(zhì)及其發(fā)展途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9(1):91-98.
[3]袁輝.“思維品質(zhì)”核心素養(yǎng)引領的英語教學活動設計[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29):47-49.
[4]呂慧.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有效方法[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2(7):38-42.
[5]許曼.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2(6):46-52.
[6]周敏.在對話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1(4):31-38.
[7]趙芳.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設問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0(8):54-60.
[8]龔靜.淺析如何有效地開展課堂上的“深度提問”[J].考試周刊,2021(88):7-9.
[9]趙尚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J].全球教育展望,2022(6):34-46.
[10]袁丹.優(yōu)化課堂提問 提升思維品質(zhì)[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1(12):51-56.
[11]張春艷.巧用教材插圖提升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8(11):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