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玲
摘 要:為促進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教學評價改革,提升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效果,本研究將過程性教學評價方式應用于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中,并采取實驗法對其應用效果進行檢驗。研究選取某高職院校學生作為實驗對象, 開展為期32 周的教學實驗,其中實驗組采取過程性教學評價,對照組采取終結性教學評價。研究發(fā)現(xiàn):健美操教學能顯著提升高職學生的健美操專項身體素質。相比終結性教學評價,過程性評價更能提升高職學生健美操專項身體素質、體育學習興趣、情意表現(xiàn)與合作精神,健美操技術的表現(xiàn)更佳。相比終結性教學評價,高職學生對過程性評價的滿意度更高。
關鍵詞: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教學評價;改革
1 問題的提出
教育改革是一項不斷更新的社會性課題。在普通高校中,體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它既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也是增強大學生體質的一種手段。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動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完善新一輪體育教學評估體系。在新一輪的體育教學改革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評估是非常重要的。隨著“三自主” 課程改革的深入,健美操逐漸成為學校體育中的熱門運動。健美操不僅是一項有氧運動,更是體現(xiàn)健康美的體育項目,其不僅重視外在美的鍛煉,還重視對美的鑒賞力和審美情操的培育。在訓練中,它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姿、節(jié)奏感,還可以提高協(xié)調性、美感,更可以增強身體素質。與其他一些運動項目不同,這種外表美和內心美是無法用儀器準確地測量出來的。因此,高校體育教師對健美操的評價往往是以一定的等級評價標準為依據(jù),來對其進行評判評價。由于主觀因素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在考試中所獲得的成績并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實際水平,這就對高校健美操教學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借鑒過程性評價和健美操評價的相關理論,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中采用過程性評價進行實驗研究。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從某高職院校2022 級健美操選修課中隨機抽取2 個班,共70 名學生(每班35 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利用中國知網(wǎng)等數(shù)據(jù)庫檢索、查閱相關文獻資料, 深入了解健美操教學有關理論以及研究現(xiàn)狀,并研讀教育學、教育評價學和心理學等有關書籍,為本研究做好鋪墊。
2.2.2 教學實驗法
實驗過程:組織開展為期16 周,每周2 個學時的健美操教學,將70 名學生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為實驗組, 一組為對照組。在教學實驗前一周對被試的健美操專項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指標進行測試,在實驗結束后對實驗對象的健美操專項身體素質、心理指標、健美操技術、對教學評價的滿意度進行測試。
實驗測試:健美操專項身體素質測試中,被試腰部力量采用仰臥起坐方法測試,平衡能力采用閉眼單腳站立方法測試。心理指標測試分別測試被試的體育學習興趣以及情意表現(xiàn)與合作精神,分別采用《大學生學習動力調節(jié)系統(tǒng)調查問卷》《情意表現(xiàn)與合作精神問卷》進行測試。被試健美操技能評價由任課教師制定評價標準, 并進行評價。教學評價滿意度采取調查法,要求所有被試對教學評價的滿意程度按照“很滿意”“較滿意”“不太滿意”“不滿意”四個維度進行。
實驗控制:實驗組采取過程性評價方式進行教學評價,對照組采取終結性評價方式進行教學評價。
2.2.3 專家訪談法
就當前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有關問題擬定訪談提綱,與體育教學評價研究領域專家以及一線教師訪談, 了解他們對當前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的看法和意見,聽取他們對改進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評價的建議。
2.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研究獲得的數(shù)據(jù)采取SPSS22.0 統(tǒng)計分析,統(tǒng)計平均數(shù)、標準差、百分比等描述性指標,以及采用T 檢驗、卡方檢驗等方法檢驗差異顯著性,a 系數(shù)定為0.05。
3 研究結果統(tǒng)計與分析
3.1 實驗組和對照組健美操專項身體素質測試結果統(tǒng)計分析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腰部力量、平衡能力測試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見表1。
結果表明,實驗前兩組被試的仰臥起坐測試成績差異顯著性檢驗P =0.476 > 0.05,說明差異不顯著,即兩組被試實驗前的仰臥起坐能力一致。實驗后實驗組的仰臥起坐成績大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P < 0.05),說明實驗后實驗組的仰臥起坐能力顯著超過對照組。進一步對兩組被試實驗前后的仰臥起坐成績變化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實驗組、對照組實驗前后仰臥起坐成績分別增加12.03 次/ 分、7.18 次/ 分,T 檢驗發(fā)現(xiàn)其P < 0.01, 即差異極顯著,說明實驗組仰臥起坐測試成績增長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上述結果證明,實驗前兩組被試的腰部力量具有一致性,實驗后實驗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增長幅度大于對照組。
對兩組被試實驗前后閉眼單腳站立測試成績進行統(tǒng)計,結果如表2 所示。
結果表明,實驗前兩組被試的閉眼單腳站立成績沒有顯著差異;實驗后雖然實驗組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 但同樣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對兩組被試實驗前后的變化值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實驗組的變動情況與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其P < 0.05。因此,上述結果證明,實驗前兩組被試的平衡能力不存在顯著差異,采取兩種不同教學評價方法的教學實驗后,兩組被試的平衡能力照樣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實驗組平衡能力的提升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實驗前兩組被試的腰部力量和身體平衡能力均不存在顯著差異。實驗后兩組被試的腰部力量和平衡能力均得到了提升,且實驗后實驗組的腰部力量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但實驗后兩組被試的平衡能力不存在顯著差異。對變動情況進行統(tǒng)計檢驗發(fā)現(xiàn),實驗組腰部力量與身體平衡能力提升情況都優(yōu)于對照組。因此,結果表明,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過程性評價相比終結性評價,更能提高學生的健美操專項身體素質。
3.2 實驗組和對照組心理指標測試結果統(tǒng)計分析
對所有被試的心理指標測試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被試實驗前后心理指標測試結果變化。其中,實驗組和對照組體育學習興趣測試結果為:實驗前實驗組、對照組的體育學習興趣測試分數(shù)平均值分別為33.19、34.20,標準差分別為1.987、1.765,P =0.287>0.05,說明實驗前兩組被試的體育學習興趣不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對實驗后兩組被試的體育學習興趣測試結果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實驗組、對照組被試的測試分數(shù)均值分別為38.19、33.53,實驗組高于對照組,且P =0.027<0.05, 差異顯著,說明實驗后實驗組被試的體育學習興趣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實驗組和對照組情意表現(xiàn)與合作精神測試結果表明,實驗前兩組被試的情意表現(xiàn)與合作精神不存在顯著差異,而實驗后差異極顯著,且實驗組均值大于對照組,說明實驗組被試的情意表現(xiàn)與合作精神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3.3 實驗組與對照組健美操技術測試結果統(tǒng)計分析
實驗后對兩組被試的健美操技術進行測試,發(fā)現(xiàn)實驗組被試實驗后健美操測試成績在70 分以下、70— 80 分、80—85 分、85—90 分、90 分以上的比例分別為0.00%、5.71%、11.43%、45.71%、37.15%, 對照組被試實驗后健美操技術測試成績相應等級比例為5.71%、17.14%、28.57%、25.71%、22.87%??梢钥闯?,實驗組健美操技術測試成績高分的比例多于對照組,采用卡方檢驗進行檢驗,其卡方值為12.987,P = 0.000 < 0.01, 說明差異極顯著,即實驗組健美操技術測試結果在高分以上的比例顯著多于對照組,實驗后實驗組的健美操技術測試結果更優(yōu)。
3.4 實驗組與對照組教學評價與方式學生滿意度調查結果統(tǒng)計分析
對教學實驗結束后兩組被試對教學評價的滿意度調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實驗組對教學評價的滿意度為“很滿意”“較滿意”“不太滿意”“不滿意”的比例分別為34.29%、45.71%、14.29%、5.71%,而對照組相應比例分別為14.29%、22.86%、45.71%、17.14%。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組被試對教學評價持“很滿意”“較滿意”的比例更高,而持“不太滿意”“不滿意”的比例較低。采取卡方檢驗發(fā)現(xiàn)差異顯著,因此結果表明實驗組對教學評價的滿意度更高。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為期32 個學時的健美操教學能顯著提升高職學生的健美操專項身體素質。相比終結性教學評價,過程性評價更能提升高職學生健美操專項身體素質、體育學習興趣、情意表現(xiàn)與合作精神,健美操技術也表現(xiàn)更佳。相比終結性教學評價,高職學生對過程性評價的滿意度更高。
4.2 建議
首先,健美操可以塑造高職學生的形體美,促進他們體質及心理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在高職院??梢赃M一步推廣健美操運動項目,讓更多的學生加入健美操運動項目中來,提高高職教育質量。
其次, 教學評價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是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強學校體育教學評價改革,以教學評價突出教學目標,引領教學過程, 評價教學結果,實現(xiàn)對教學的引導,進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再次,過程性評價被證明是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方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要積極采用過程性評價方式, 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還能幫助他們高效地掌握運動技能,并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精神。
最后,高職院校要結合高職教育教學實際,根據(jù)人才培養(yǎng)要求,建立與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相適應、與學校總體教學評價體系相契合的體育教學過程性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 李競媛. 創(chuàng)新教育在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中的實踐路徑[J]. 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34(11):61- 62,64.
[2] 劉燕. 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學習的評價體系的構建及應用[J]. 長江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14,11(19):98-101.
[3] 劉燕. 高職院校健美操課學生學習評價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 西昌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14,28(2):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