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藝泓
摘? 要:現(xiàn)階段,跨學科融合已經成為當代基礎教育實踐的主流趨勢,對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學英語教學應將英語學習與其他學科教學進行有目的、有方法的融合,增強學生跨學科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探尋新知的方法,訓練學生敏捷的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體驗多彩的英語課堂、形成尋求自我發(fā)展的動機,奠定學生長遠發(fā)展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跨學科融合;教學模式
一、圍繞學習主題,融合相關的素材內容
(一)整合教材內容
教材作為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藍本,也是教師提煉跨學科教學主題的根本。進行小學英語跨學科教學,教師需要深入解讀教材內容,聯(lián)系小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提煉學習主題,并適當整合教材內容,打破原來的內容版塊,為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練習語言技能提供更加綜合的學習內容,建立學習內容間的密切聯(lián)系,構建知識框架。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5A的Unit 5 “What do they do?”時,依據(jù)這個單元的“職業(yè)”主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跨學科學習。具體而言,教師需要整合英語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 do?He is a doctor.”“What does your mother do?She is a teacher.”融入與職業(yè)道德教育有關的內容,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eachers and doctors?”“These two kinds of occupations are important and great for our society.”不僅使學生學習了英語知識,而且使學生受到了職業(yè)道德教育。
教師要在全面解讀和整體把握小學英語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凝練出適合小學生的學習主題,再圍繞主題整合跨學科的學習內容,使學習內容更加綜合、系統(tǒng)、完整,助力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融入有關素材
學習素材的搜集與整合,是跨學科教學的重要體現(xiàn),而確定學習主題是查閱與整合學習素材資源的前提。教師應按照特定的學習主題,利用便捷的網絡平臺和技術手段,多方面搜集學習素材資源,使學習主題更加凸顯,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高效;按照跨學科教學的要求,圍繞課堂學習主題,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融入優(yōu)質的課外英語素材,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助力學生理解主題。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4A的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時,依據(jù)這個單元主題,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進行跨學科學習,整合相關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學生熱情?!癆s we all know,a fruit salad is made by fruits. So we should know more about fruits. 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fruits,such as apples,oranges,pears,grapes. Now read more materials about special fruits.”學生通過閱讀英語材料豐富了知識,為學習這一單元做好了準備。
教師聯(lián)系具體的課堂學習主題,借助多種便捷的渠道搜集與主題相關的素材,進行必要的篩選,運用適當?shù)姆绞綄⒂⒄Z素材融合到課堂內容中,從而為學生提供最佳的學習資源,輔助學生高效學習。
二、依據(jù)學科特點,融合重要的知識技能
完善的知識結構是學生進行高效學習的基礎,全面的技能也是學生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教師在英語課堂中引入跨學科教學,有利于學生進行知識的融合學習和技能的整合訓練;依據(jù)不同學科自身的特點,有效整合各學科的重要知識和基本技能,可以訓練學生的多種技能,提升學生的英語技能水平,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綜合基礎知識
英語基礎知識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重點,既影響小學生的英語成績和語言能力,又影響其人文素養(yǎng)和未來發(fā)展。在跨學科教學理念的引領下,教師應打破現(xiàn)有的英語知識呈現(xiàn)方式,遵循英語教育的特殊規(guī)律,兼顧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整合基礎知識,為學生提供更加系統(tǒng)、全面的英語知識,引導學生建立英語學習與現(xiàn)實社會發(fā)展之間的聯(lián)系,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5A的Unit 3 “Our animals friends”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英語與生物學習的特點,組織學生學習綜合基礎知識:“Some of you have animal friends. Lets know your animal friend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passages.”接著,教師呈現(xiàn)介紹動物的文本:“Goldfishes have big eyes and big tails. They have no legs or arms,but can swim well.”這使學生習得了多種書本外的動物知識,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教師依托英語學科的本質特點,根據(jù)小學生現(xiàn)有的英語基礎整合語言知識,彰顯了跨學科教學的特質,也讓小學生直接接觸到綜合性的英語知識,輔助學生擴充了詞匯、高效完成語言知識的積累。
(二)訓練多種技能
語言技能的訓練,始終是英語課程教學的核心任務,也是學生語言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徑,對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和信心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按照跨學科教學對學生多種技能的要求,教師要依據(jù)不同學科的學習特點,著眼于提升學生的整體技能水平,設計多樣且適當?shù)恼n堂訓練活動,為學生形成多種技能搭建平臺,奠定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6A的Unit 7 “Protect the Earth”時,教師要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技能和培養(yǎng)學生借助網絡平臺搜集信息的計算機學科技能,開展跨學科教學。“Its our duty to protect the earth. We can look up for the information about how to protect the earth on the Internet.”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提示,一邊搜集相關信息,一邊思考表達:“Make a poster to spread how to protect the earth.”從而達到訓練學生多種技能的目的。
教師依據(jù)跨學科教學的特點,按照不同學科之間的差異設計綜合性的學習活動,促成學生之間的密切交流與良性互動,并對學生的多種技能進行整合訓練,使小學生得到多樣、全面的發(fā)展。
三、參照學生基礎,融合關鍵的方法、能力
高效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能力,是學生實現(xiàn)自身長遠發(fā)展的必備基礎,也是學生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關鍵因素。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進行跨學科融合教學時,教師需要特別注意指導小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不僅可以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可以提升綜合能力,從而增強學生自我發(fā)展的動力。
(一)全面指導方法
跨學科學習對小學生的學習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全面、科學地指導小學生學習,提高學生跨學科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技能方法的協(xié)同發(fā)展,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突破口。教師在落實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要立足小學英語學習的特點,根據(jù)小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基礎,明確不同學科學習方法的差異,引導學生增強跨學科學習的意識。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6A的Unit 5 “ Signs”時,教師需要根據(jù)小學生掌握的簡單的英語表達,兼顧其喜歡畫畫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跨美術學科教學:“Try you best to draw the signs and explain the meanings.”針對學生不懂得英文注釋的情況,教師給予指導:“Look up for the colours of signs on the Internet.”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借助網絡查詢知識點,設計并美化標志,在繪畫的過程中,關注各種標志的顏色分類,從而更深入地學會各種標志的表達,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根據(jù)小學生的英語基礎,針對小學生在跨學科學習方法上存在的難題針對性地設計學習任務,為學生搭建平臺,能夠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升思維。
(二)訓練整體能力
訓練學生的整體能力是跨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也是這種教學模式教育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基礎是進行能力訓練的起點,決定了能力訓練的形式。教師在實施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要全面細致地分析小學生的基礎,根據(jù)其能力基礎判斷小學生綜合能力方面的不足,給予學生針對性的訓練。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6A的Unit 8 “Chinese New Year”時,教師應根據(jù)六年級學生的英語基礎和知識儲備,實施跨學科教學:“As we all know,there are some celebrating ways about Chinese New Year,which show the traditional cultures.”教師說:“Try to learn this part and know more about cultures of Chinese New Year.”這樣學生便可以自主學習、查詢信息,提升綜合能力。
教師應參照小學生的英語基礎和能力水平,根據(jù)課標設定的能力水平標準,聯(lián)系跨學科教學的實施情況,針對學生存在的能力短板,從學生整體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指導跨學科的學習過程,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整體發(fā)展。
四、注重長遠發(fā)展,融合必備的素養(yǎng)品格
素養(yǎng)品格的形成,不僅是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前提條件,而且是學生不斷提升的過程。教師要想促進學生長遠、深入的發(fā)展,就需要加強對學生素養(yǎng)品格的整合培養(yǎng),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全面、扎實的素養(yǎng)和良好的思想品格。面對小學英語的跨學科教學,教師應該始終以小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為目標,有策略、有方法地培養(yǎng)學生的素養(yǎng)品格,最大限度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一)提升必備素養(yǎng)
綜合素養(yǎng)不僅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還是關系學生終生發(fā)展的關鍵問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是跨學科教學的優(yōu)勢所在,也是學生追求自身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在小學英語教學的實踐中,教師要積極推進跨學科教學,聚焦學生長遠發(fā)展所必備的素養(yǎng),以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為核心目標,開展跨學科學習活動,從而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打好學生長遠發(fā)展的基石。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6B的Unit 3 “A healthy diet”時,針對“健康飲食”這個主題,教師要聯(lián)系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組織學生進行跨學科學習:“There are some junk food you all like to eat. But we know junk food are harm for our health. Can you give us some examples?”學生給出例子:“The fried food are not good for us.”“Fried food is very indigestible.”教師對學生的表達給予肯定,并引導學生不吃垃圾食品,保持健康飲食,這為學生的健康生活奠定了基礎。
教師從小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出發(fā),立足學生當前素養(yǎng)結構方面存在的不足,聯(lián)系小學英語教學的特殊性,關注小學生在跨學科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科學評價,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二)培養(yǎng)優(yōu)秀品格
優(yōu)秀品格作為構成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不可或缺的方面,對學生終身發(fā)展素質的影響不容忽視。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關注學生優(yōu)秀品格的形成,喚醒學生內在發(fā)展的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積極意義。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開展跨學科教學,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言行舉止判斷品格的形成情況,結合學生長遠發(fā)展所需要的內在動機、良好習慣,給予學生有益的引領,促進學生形成優(yōu)秀品格。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6B的Unit 2 “Good habits”時,教師要結合小學生學習生活中的行為習慣,組織跨學科教學:“As we all know,good habits can help us. Lets know what good habits are.”學生則列舉良好的習慣:“Get up early to read.”“Make learning plans to do.”教師給予學生高度的肯定:“Well done. We should persist these good habits to achieve our goals.”這強化了學生對習慣的認識,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打好了基礎。
教師特別關注小學生優(yōu)秀品格的培養(yǎng),聯(lián)系小學英語跨學科教學實踐中學生的表現(xiàn),了解學生品格形成的現(xiàn)狀,按照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促使學生進行改進,從而完善學生的品格,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奠基。
總之,發(fā)揮小學英語教育的整合優(yōu)勢,有目的、有方法地進行跨學科融合教學,引入適宜的多學科知識,豐富英語課堂的學習內容,不僅可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而且能夠發(fā)展小學生的思維智力、素養(yǎng)能力、品格思維等。教師作為信息時代小學英語教育的實施者,需要具備跨學科融合的意識,不斷提升自身跨學科融合的素養(yǎng),積極開辟適合小學英語跨學科教學的路徑,突破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有利的自我發(fā)展環(huán)境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使學生構建完善的能力素養(yǎng)結構,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羅俊曉. 跨學科意識:小學英語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金鑰匙”[J]. 小學生:下旬刊,2018(09):31.
[2]鄭萍萍.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要求,探索小學英語跨學科學習活動策略[J]. 校園英語,2022(34):139-141.
[3]鄒秀娟.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跨學科教學策略探究[J]. 小學教學設計,2022(27):70-71.
[4]顧明珠. 小學英語課堂跨學科文化滲透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分析[J]. 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35):20.
[5]范海霞. 巧設主題活動,提升核心素養(yǎng):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探究[J]. 智力,2021(08):139-140.
(責任編輯:廖? 藝)